天天看点

都是谁干的?俄本土一石油基地被炸,还有一架战斗机“机毁人亡”

作者:环球调查局

这个世界,多的是始料未及和意想不到,谁也无法准确预测,局势的下一步走向。

尤其是眼前这场持续了119天的俄乌冲突,更是复杂多变,充满风险与动荡。

然而,令普京没有想到的是,俄乌战场上的较量尚未分出胜负,俄罗斯本土却在不断传来坏消息。

都是谁干的?俄本土一石油基地被炸,还有一架战斗机“机毁人亡”

22日,俄紧急情况部表示,与乌克兰相接壤的罗斯托夫州一座石油加工厂,突然发生了火灾,并引发了剧烈爆炸,火灾面积大约为50平方米,目前火势已得到控制。

目前,尚不清楚火灾原因,俄方正展开调查。

不过,据俄官方辟谣网站“与假消息作战”披露,是一架身份不明的无人机坠落石油基地,而后引发的火灾和爆炸。

也就是说,俄石油基地被炸背后,不排除有人为因素导致的可能。

至于是谁干的,结合当前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以及罗斯托夫州与乌克兰相邻,且日前乌军突袭俄在黑海的3个油气钻井平台等情况来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乌克兰干的”。

毕竟,俄乌冲突发生以来,乌克兰跨境突袭俄本土的石油基地,也不是第一次了。并且,乌克兰目前拥有的“弹簧刀”和“凤凰”等无人机,都是威力较大的进攻型无人机,对俄石油基地发起打击,确实难度不大。

都是谁干的?俄本土一石油基地被炸,还有一架战斗机“机毁人亡”

当然了,也不排除是某些西方国家或“极端势力”所为,目的就是进一步加剧俄乌关系恶化,加深战况的激烈程度,从而延长整场战争,方便其进一步攫取利益。

此外,与“谁干的”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俄罗斯在防御系统方面存在的巨大漏洞和不足。

一来,如果真是“无人机突袭”导致的火灾,那么俄防空系统前后居然都“陷入沉默”,这显然是很不应该,也很不合乎常理的。

二来,类似的突袭,已经不是第一次在俄罗斯境内发生了,如今又一个石油基地被炸,显然凸显了俄方在安全防御方面“屡教未改”的情况,若还不加强防御,不排除类似突袭和事故会再度重演的可能。

三来,如果此次突袭是人为导致且“有备而来”,那么背后的目的,绝不只是给俄造成打击和损失或在俄境内制造恐慌,更多的,将是切断俄军的补给线,继而影响俄军在乌克兰的战斗表现。

毕竟,目前俄乌双方的对战主要还是以重武器为主,若一旦失去石油补给,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等重武器的行军速度都将被拖缓,从而影响整个战局。

都是谁干的?俄本土一石油基地被炸,还有一架战斗机“机毁人亡”

此外,相比这场已被控制的火灾,更令俄罗斯感到担忧和损失的,还是2架战机的同时“出事”。

22日,俄南部军区证实,俄军一架苏-25战斗机在罗斯托夫州进行例行飞行训练时,突然发生坠毁,机上飞行员遇难。但事发时,飞机没有挂载武器,并且是在无人区域坠毁,所以没有造成别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请注意,坠毁地点是在罗斯托夫州。同一地区,同一天,发生2起重大事故,这可能不是巧合。

并且,与罗斯托夫州石油工厂发生火灾一样,这架战机的坠毁原因,同样不得而知。

还是在22日,俄紧急情况部表示,日前一架装载了1吨货物的安-2运输机在雅库特地区上空飞行时,突然在雷达上“失踪”,机上有7名人员,至今下落不明。

目前,俄方已派出一架安-26巡逻机和一架米-8直升机前往事发地,展开搜救行动。

不得不说,近期俄罗斯内部出的乱子确实不少,普京的压力也的确很重。

对此,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都是谁干的?俄本土一石油基地被炸,还有一架战斗机“机毁人亡”

第1,战争确实是反复无常,变数不断。

尽管战火在乌克兰升腾了近4个月,但外界都心知肚明,战火已蔓延至舆论、外交、情报等领域,甚至也蔓延到了俄罗斯,近段时间,俄边境村庄遭到炮击,石油基地、军火库以及火车设施被炸等等都是例子。

谁也无法确定,战火持续升腾背后,会不会演变成一个地区或波及世界的大混战。

第2,战场形势复杂多变,背后或有“推手”推波助澜。

尽管,拥护和平是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共同主张,但不可否认,仍有部分西方国家在“不怀好意”地推动俄乌冲突长期化,例如美英等国。

一方面,煽动俄乌冲突“长期化”,渲染紧张氛围,有利于美国军火商对外兜售武器,实现自己的军事扩张。

别忘了,俄乌冲突期间,美国通过对外兜售军火赚了个盆满钵满,还悄悄向欧洲部署了超10万士兵。

另一方面,一个时刻处在“不安或战乱”下的欧洲,对美英等国来说是有利的,既能让美国显得更加被需要,也给了英国处理“脱欧”后遗症的时间,尤其是近期北爱尔兰风波爆发,搞得欧英关系剑拔弩张,英国就更巴不得欧洲陷入长期动荡、自顾不暇了。

都是谁干的?俄本土一石油基地被炸,还有一架战斗机“机毁人亡”

因此,在某些西方国家为了谋取私利、不择手段的情况下,俄乌冲突要想走向和平停火,仍在诸多阻碍与变数。

或许,俄乌真正停火之前,俄与西方免不了打多次交道。

第3,也是让人比较担忧的一点,忍气吞声不是俄罗斯的性格,“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更不是普京的风格,不论是美英等国不断对俄乌局势“煽风点火”,还是俄境内频繁发生的“不明袭击”,都在一点点消磨俄罗斯的耐心。

谁也不知道,当俄罗斯被逼入墙角,或者到了“已经没什么可以再失去”的时候,俄罗斯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世界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动荡和混乱。

总之,永远不要低估将一个拥核大国逼入绝境的后果,更何况它还是俄罗斯。

还是希望各方保持理智与克制,早日通过和平方式平息战火,缓和局势吧。这场持续近4个月的战争,从春天打到了夏天,是时候该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