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都是誰幹的?俄本土一石油基地被炸,還有一架戰鬥機“機毀人亡”

作者:環球調查局

這個世界,多的是始料未及和意想不到,誰也無法準确預測,局勢的下一步走向。

尤其是眼前這場持續了119天的俄烏沖突,更是複雜多變,充滿風險與動蕩。

然而,令普京沒有想到的是,俄烏戰場上的較量尚未分出勝負,俄羅斯本土卻在不斷傳來壞消息。

都是誰幹的?俄本土一石油基地被炸,還有一架戰鬥機“機毀人亡”

22日,俄緊急情況部表示,與烏克蘭相接壤的羅斯托夫州一座石油加工廠,突然發生了火災,并引發了劇烈爆炸,火災面積大約為50平方米,目前火勢已得到控制。

目前,尚不清楚火災原因,俄方正展開調查。

不過,據俄官方辟謠網站“與假消息作戰”披露,是一架身份不明的無人機墜落石油基地,而後引發的火災和爆炸。

也就是說,俄石油基地被炸背後,不排除有人為因素導緻的可能。

至于是誰幹的,結合目前俄烏沖突的大背景,以及羅斯托夫州與烏克蘭相鄰,且日前烏軍突襲俄在黑海的3個油氣鑽井平台等情況來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烏克蘭幹的”。

畢竟,俄烏沖突發生以來,烏克蘭跨境突襲俄本土的石油基地,也不是第一次了。并且,烏克蘭目前擁有的“彈簧刀”和“鳳凰”等無人機,都是威力較大的進攻型無人機,對俄石油基地發起打擊,确實難度不大。

都是誰幹的?俄本土一石油基地被炸,還有一架戰鬥機“機毀人亡”

當然了,也不排除是某些西方國家或“極端勢力”所為,目的就是進一步加劇俄烏關系惡化,加深戰況的激烈程度,進而延長整場戰争,友善其進一步攫取利益。

此外,與“誰幹的”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俄羅斯在防禦系統方面存在的巨大漏洞和不足。

一來,如果真是“無人機突襲”導緻的火災,那麼俄防空系統前後居然都“陷入沉默”,這顯然是很不應該,也很不合乎常理的。

二來,類似的突襲,已經不是第一次在俄羅斯境内發生了,如今又一個石油基地被炸,顯然凸顯了俄方在安全防禦方面“屢教未改”的情況,若還不加強防禦,不排除類似突襲和事故會再度重演的可能。

三來,如果此次突襲是人為導緻且“有備而來”,那麼背後的目的,絕不隻是給俄造成打擊和損失或在俄境内制造恐慌,更多的,将是切斷俄軍的補給線,繼而影響俄軍在烏克蘭的戰鬥表現。

畢竟,目前俄烏雙方的對戰主要還是以重武器為主,若一旦失去石油補給,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等重武器的行軍速度都将被拖緩,進而影響整個戰局。

都是誰幹的?俄本土一石油基地被炸,還有一架戰鬥機“機毀人亡”

此外,相比這場已被控制的火災,更令俄羅斯感到擔憂和損失的,還是2架戰機的同時“出事”。

22日,俄南部軍區證明,俄軍一架蘇-25戰鬥機在羅斯托夫州進行例行飛行訓練時,突然發生墜毀,機上飛行員遇難。但事發時,飛機沒有挂載武器,并且是在無人區域墜毀,是以沒有造成别的傷亡和财産損失。

請注意,墜毀地點是在羅斯托夫州。同一地區,同一天,發生2起重大事故,這可能不是巧合。

并且,與羅斯托夫州石油工廠發生火災一樣,這架戰機的墜毀原因,同樣不得而知。

還是在22日,俄緊急情況部表示,日前一架裝載了1噸貨物的安-2運輸機在雅庫特地區上空飛行時,突然在雷達上“失蹤”,機上有7名人員,至今下落不明。

目前,俄方已派出一架安-26巡邏機和一架米-8直升機前往事發地,展開搜救行動。

不得不說,近期俄羅斯内部出的亂子确實不少,普京的壓力也的确很重。

對此,且談3點粗淺看法吧。

都是誰幹的?俄本土一石油基地被炸,還有一架戰鬥機“機毀人亡”

第1,戰争确實是反複無常,變數不斷。

盡管戰火在烏克蘭升騰了近4個月,但外界都心知肚明,戰火已蔓延至輿論、外交、情報等領域,甚至也蔓延到了俄羅斯,近段時間,俄邊境村莊遭到炮擊,石油基地、軍火庫以及火車設施被炸等等都是例子。

誰也無法确定,戰火持續升騰背後,會不會演變成一個地區或波及世界的大混戰。

第2,戰場形勢複雜多變,背後或有“推手”推波助瀾。

盡管,擁護和平是全球大多數國家的共同主張,但不可否認,仍有部分西方國家在“不懷好意”地推動俄烏沖突長期化,例如美英等國。

一方面,煽動俄烏沖突“長期化”,渲染緊張氛圍,有利于美國軍火商對外兜售武器,實作自己的軍事擴張。

别忘了,俄烏沖突期間,美國通過對外兜售軍火賺了個盆滿缽滿,還悄悄向歐洲部署了超10萬士兵。

另一方面,一個時刻處在“不安或戰亂”下的歐洲,對美英等國來說是有利的,既能讓美國顯得更加被需要,也給了英國處理“脫歐”後遺症的時間,尤其是近期北愛爾蘭風波爆發,搞得歐英關系劍拔弩張,英國就更巴不得歐洲陷入長期動蕩、自顧不暇了。

都是誰幹的?俄本土一石油基地被炸,還有一架戰鬥機“機毀人亡”

是以,在某些西方國家為了謀取私利、不擇手段的情況下,俄烏沖突要想走向和平停火,仍在諸多阻礙與變數。

或許,俄烏真正停火之前,俄與西方免不了打多次交道。

第3,也是讓人比較擔憂的一點,忍氣吞聲不是俄羅斯的性格,“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更不是普京的風格,不論是美英等國不斷對俄烏局勢“煽風點火”,還是俄境内頻繁發生的“不明襲擊”,都在一點點消磨俄羅斯的耐心。

誰也不知道,當俄羅斯被逼入牆角,或者到了“已經沒什麼可以再失去”的時候,俄羅斯會做出什麼樣的舉動,世界又會面臨什麼樣的動蕩和混亂。

總之,永遠不要低估将一個擁核大國逼入絕境的後果,更何況它還是俄羅斯。

還是希望各方保持理智與克制,早日通過和平方式平息戰火,緩和局勢吧。這場持續近4個月的戰争,從春天打到了夏天,是時候該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