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傅作义之女,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结局如何?

作者:百年档案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上,超越国民党,并解放了东北全境。

战役结束后,具有国民党华北“剿总”一称的傅作义,及其集团弃甲曳兵,已作抱头鼠窜之势。面对士气高涨的华北、东北解放军的联合夹击,傅作义集团已成惊弓之鸟。

此时,“三大战役”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平津战役一触即发。在众人都以为傅作义集团会进行殊死抵抗之际,1949年1月22日,傅作义正式发布了《关于和平解放北平问题协议》公告,并带领数十万国军将士出城受降。

傅作义之女,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结局如何?

图丨大获全胜

公告一出,一座皆惊。最让众人惊诧的便是:为何这位国民党最高级军官在短短时日内便能扭转心意,心甘情愿地和平解放北平呢?

这一切都与一人的功劳密不可分,她便是傅作义的长女——傅冬菊。

傅作义之女,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结局如何?

图丨傅冬菊

进步青年,与国民党进行地下斗争

傅冬菊,1924年冬出生于山西太原,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傅作义的长女。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傅作义,将妻女带至革命的大后方重庆。1941年,傅冬菊在重庆南开中学读书期间,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新潮思想与革命人士,并且加入了中共领导的进步青年组织号角社。

自此,她便与共产党和革命军结下了缘分。在号角社里,傅冬菊因其父傅作义是国民党高级军官的缘故,她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把了解到的一些有关国民党的重要信息,和机密情报及时转送给中共地下党组织。

就这样,她在国民党眼皮子底下,帮助共产党收集有用情报,这对中共同国民党的斗争,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傅作义之女,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结局如何?

图丨重庆

傅冬菊在学校期间认真学习,积极吸收外来的新思想。并于第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攻读英语专业。

就读联大期间,傅冬菊进一步接受进步思想的熏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她在革命氛围里逐渐成长,逐渐了解共产党,才是真正为解放全人类作斗争的。而她此刻的内心,也全被共产党的进步理念所充斥。

她俨然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了。傅冬菊在西南联大就读期间,因为她出众的学习能力,和优良的个人素养,被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收纳为“据点”成员。自此,傅冬菊与父亲傅作义走上了完全相反的政治道路。

傅作义之女,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结局如何?

图丨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傅冬菊从西南联大毕业,她按照意愿来到了天津大公报社,担任《大公报》编辑。如她所愿的是,编辑这一身份能更好地助她收集有效情报,可以暗中为共产党传递更多最新情报,并且不易被怀疑。

此时,国内革命形势严峻,国民党特务大行其道。许多报社迫于国民党的压迫,而不敢随意发声,国民党特务及其眼线监控着一切,寻找着一切地下党的蛛丝马迹。

在此严峻形势下,普通老百姓可能因为某一句,被认为与地下党有联系的话,便被扣上“亲共反蒋”的帽子,遭到严重报复。

此时,报社不敢随意发表文章,老百姓也不敢随意发声,人民的嘴巴被国民党捂上。此时的华夏天穹上,似是笼盖上了一层密不透风的乌云,天地顿时失去了颜色。

傅作义之女,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结局如何?

图丨国民党

在这等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里,进步青年傅冬菊站出来了!傅冬菊不畏国民党特务及其眼线的监视,也不畏国民党对待地下党的残忍手段,她挣脱了国民党给人民嘴上封住的枷锁。

常常在《进步日报》上刊登一系列进步文章,为这片灰茫茫的大地,带来鲜活的生命力和新鲜的力量。天穹上密布的乌云逐渐散开了,在那一点点缝隙中,透出了透亮的希望之光,洒在黑暗贫瘠的土地上、洒在人们终岁不见阳光的空洞洞的眼睛里。

虽说这时许许多多的报社不敢发声,不敢帮傅冬菊印刷这类会招来杀身之祸的进步文章,此时的傅冬菊再一次利用了身份的便利。她亲自将文章拿到她父亲傅作义部下,经管的印刷厂进行印刷发行。

傅作义之女,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结局如何?

图丨沉闷的氛围

印刷厂工人既因此时窒息的社会风气,不敢随意印刷此类进步文章,又迫于傅作义在国民党内的威望而不得不帮忙印刷。两难抉择之下,傅冬菊还是完成了一系列进步文章的印刷与发行。

在傅冬菊为地下党工作的这些年间,傅冬菊常常利用傅作义之女,这一身份得到许多便利,也为地下党输送许多急需物资和重要情报。

这为地下党同国民党的斗争,提供了坚实的后线保障。

傅作义之女,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结局如何?

图丨传递情报

加入共产党,争取父亲傅作义

1947年11月15日,因傅冬菊对革命的热忱,及她出色的工作能力。中共组织通过了傅冬菊加入共产党的申请,傅冬菊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1948年辽沈战役紧张进行之时,傅冬菊在前往北京进行一系列进步稿件印制后,准备回程之时,她突然接收到了来自组织发布的“留在北平”的任务。

原来,组织想获得更多此战国民党总指挥,华北“剿总”傅作义的思想方面的情报,以及更多的国民党有关此战役的信息与决策。

傅冬菊明白,若是组织能及时拿到敌方的一手资料,那么这对于我党赢得辽沈战役的胜利是极大的帮助。傅冬菊当下决定留在北平执行任务,在北平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来暗中获得组织所需的情报。

傅作义之女,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结局如何?

图丨傅作义

在北平生活期间,傅冬菊仍不忘争取父亲傅作义,经常做父亲的思想工作。也许是傅作义本就有和平解放的念头,亦或许是傅冬菊坚定的思想信念,与初生牛犊不畏艰难的勇气。

傅作义在面对女儿时不时旁敲侧击的提醒下,脑中思绪显然受到了波动。他开始思考与共产党的和平共处是否可行。

生活上,傅冬菊对傅作义的照顾无微不至,对于傅作义每日情绪上的变化,傅冬菊都了如指掌。只等着找到合适的时机,将情报通过秘密电台传递给党组织,更有甚者,可能傅作义当天晚上发生的事情,组织第二日早晨便能知晓。

傅作义之女,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结局如何?

图丨傅作义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斗争的这几年中,发生了数不胜数的战斗。在这长期的斗争里中共能多次在劣势绝地求生,离不开一批批优秀的情报员的舍生忘死。

傅冬菊在这些情报员中不可磨灭的存在。她对于辽沈战役的胜利和平津战役,和解放北平起着不容置疑的作用。

辽沈战役结束后在照顾父亲起居时,傅冬菊多次看似“无意中”将解放区出版的报刊,和小册子放到傅作义的办公桌上。

在对父亲思想的多时争取工作后,因担心父亲继续跟随蒋介石内战,而导致两军你死我活的局面发生。傅冬菊向父亲坦白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并且与父亲进行了一场私密谈话。

傅作义之女,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结局如何?

图丨英勇作战

此时此刻的傅冬菊,不仅是国民党高级军官傅作义的女儿,更是一位舍生忘死、顾全大局的合格的共产党员。此时此刻的傅作义不再仅仅是一位国民党高级军官,更是一位渴望和平解放的普通人。

他们这场谈话不再是平时父女间亲密的对话,而是进行了一场国共两党党员之间的谈话,一场决定着北平这六朝古都何去何从的谈话。

傅冬菊对父亲表达了,共产党希望与他再次合作的愿望,愿和平解决平津问题,避免两大城市和人民再受炮火的摧残。

傅作义此时也正有此打算,但他不敢确定此消息是否可靠,便轻声询问道:“是毛泽东派来的还是聂荣臻派来的?”傅冬菊答道:“毛泽东派来的。”

傅作义之女,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结局如何?

图丨谈话

闻此,傅作义默不作声,虽没当场给出答复,但傅冬菊相信父亲内心一定已经有所打算,并且成功争取父亲、和平解决平津问题指日可待。而后,中共组织也很快悉知了,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并认为要想完全争取到傅作义,还需要再推波助澜一次。

平津战役中,傅作义的直系部队35军被歼灭,军长也随之自杀殉职。这一绝望的消息很快传到傅作义的耳朵里,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收到消息后的傅作义茶不思饭不想、寝食难安,常常整宿整宿的唉声叹气,并且情绪变得极不稳定,时而大发雷霆、时而唉声叹气。

在这期间,与共产党合作和平解放北平的念头又冒出来了,但他顾虑太多,不敢也不能轻易做出决定。

傅作义之女,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结局如何?

图丨平津战役

如果同意共产党要求,那如何向下属交代?若和平解决平津问题后呢,我们是否会被冠上叛徒、敌人的称呼?我们这样是否算是投降?是否会背上千古骂名呢?诸如此类的担忧充斥在傅作义的脑海中,而这一切都被傅冬菊看在眼里。

她知道父亲此刻的忧虑,知道父亲此刻的两难境地,知道父亲此刻只需要一点点外力,便可以放心大胆地与中共合作。

此时,她耐心劝说父亲,以打消困扰父亲多时的顾虑,唯有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才能不被时代抛弃、不被人民抛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心向背才是生存的硬道理。

傅作义之女,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结局如何?

图丨顺应民心

闻此,傅作义这才放下心来,真正从内心深处放下了负隅抵抗的想法。此后,在傅冬菊的牵线搭桥下,傅作义与中共进行了三次和谈。

终于在1949年1月22日这天,他正式发出《关于和平解放北平问题协议》公告,并带领十万士兵投降,而后国民党的二十多万部队全部出城接受改编,解放军部队正式进驻北平。

北京城这座六朝古都,终于得以在纷飞的战火中保全下来。

聂荣臻元帅也多次表达了对傅冬菊,出色的个人能力的敬佩、赞扬之情。并在回忆录中毫不吝啬地对傅冬菊给予高度的评价。

傅作义之女,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结局如何?

图丨聂荣臻元帅

功成身退,深藏功与名

1949年平津问题顺利解决后,傅冬菊随刘邓大军南下,在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的《云南日报》担任战地记者。她随大军途经宁、鄂、湘、黔、滇等地,沿途积累了不少经验,学习了不少理论知识与民族政策。

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此时的傅冬菊并没有凭借自己当年的功劳进入政坛、登上政治舞台。而是默默退居幕后,继续着她所热爱的文学事业。

有种人便是经得起大风大浪的打击,也经得起粗茶淡饭的淡然。既能在危急存亡之秋挺身而出,也能在大业成功后功成身退、毫不留恋往昔的光辉岁月,傅冬菊便是这种人。

傅作义之女,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结局如何?

图丨傅冬菊

从事文学事业的傅冬菊使用“傅冬”这个笔名,先后参与了《云南日报》和《人民日报》的工作。无论是身临一线的记者,还是退居幕后的编辑,傅冬菊始终用自己的笔,和自己对于生活的热情,认认真真地进行着,解放事业的宣传工作。

可能许多人只知道作家傅冬,而不知道共产党员傅冬菊。然后,一生清贫的傅冬菊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家风,生活简单,家中已二十几年没有装修过。

1974年,傅作义在北京因病逝世,傅作义在解放后就将自己的多处房产,捐献给了国家。而作为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始终居住在那间二十多年来,未曾装修过的房子里,仅陈列了几件简陋的家具。

1982年,傅冬菊因其优异的文笔,又被调至新华社香港分社,从事统一战事工作。至此,便一直敬业工作到七十多岁,才从岗位上退休。

傅作义之女,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结局如何?

图丨傅冬菊

1995年傅冬菊退休,操劳一生的傅冬菊本可以好好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但正是因为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革命解放事业。傅冬菊在晚年却省吃俭用,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除了自己基本的吃穿用度之外,她将其余的养老金,全部捐献给了公益组织,并在家乡山西捐建了两所希望小学。可谓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真实诠释。

晚年的傅冬菊低调生活,她曾想用自己最好的伙伴“笔”,将父亲傅作义的一生记录下来,但直到逝世都未曾动笔,原因是她认为她对父亲的了解知之甚少。

1984年人民日报记者金凤曾劝说她着手动笔回忆录,然而傅冬菊拒绝了她:“茶已凉了,要不要我给你冲点热水?”

傅作义之女,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结局如何?

图丨傅冬菊

傅冬菊深藏功与名,总称自己不过是北平和平解放运动中,万万千千普通人中的一员。

而回溯往昔,我们只知道,提起北平和平解放,就一定会提到一个人——中共党员傅冬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