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英国使节不肯向乾隆下跪,拿破仑只说一句话,让英国使节无地自容

作者:网网球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与英国有过两次官方交往,第一次是马戛尼尔使团,这个比较有名,以给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希望建立中英官方沟通渠道,还送了一大堆礼物,包括最先进的火枪和火炮。

第二次中英交往不太引人注目,英国的阿美士德使团连中国皇帝都没有见到,就被打发回去了。谈崩的原因是阿美士德不肯行跪拜礼,激怒了嘉庆皇帝。

英国使节不肯向乾隆下跪,拿破仑只说一句话,让英国使节无地自容

其实,马戛尔尼觐见乾隆时也有这个问题,只是经过和珅的居中调和,最后以马戛尔尼行单膝跪拜礼而解决。嘉庆皇帝没有他爹乾隆的气量,又没有和珅这样的人精,这才导致阿美士德使团被驱逐。

阿美士德使团本身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却引出了一段让中国人津津乐道的轶事,就是阿美士德在回英国途中,拜见了囚禁中的拿破仑。拿皇告诉阿美士德,中国是一只睡狮,如果惊醒了他,一定会震撼世界。

英国使节不肯向乾隆下跪,拿破仑只说一句话,让英国使节无地自容

其实,拿破仑下面还有一句话,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当他听说是因为阿美士德不肯行双膝跪拜才导致出使失败时,忍不住说道:如果英国人流行亲吻皇帝的屁股,阿美士德难道还要扒掉中国皇帝的裤子?

话糙理不糙,拿皇确实是存心嘲讽一下英国人,却道出了真相,英国人太傲慢了,不肯遵守别人的礼仪,总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然后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

现在有人认为中英错过了两次交往的机会,才会导致鸦片战争。其实不然,清朝固然有千般错处,但英国人绝对也有责任。为什么这样说?仔细了解一下这两个英国使团就知道了。

英国使节不肯向乾隆下跪,拿破仑只说一句话,让英国使节无地自容

马戛尼尔使团看似谦卑,实则咄咄逼人,他们提出的具体要求包括租借一个小岛、领事裁判权、开辟通商口岸,几乎可以说是《南京条约》的预演。

英国人是玩这手的行家,通过类似的方式打开了很多国家的大门,以贸易为借口,然后进驻商团、军队,直至“保护”当地国家。印度、文莱、巴林等等都是这样沦入殖民地的。

英国使节不肯向乾隆下跪,拿破仑只说一句话,让英国使节无地自容

至于阿美士德使团更是不安好心,被嘉庆皇帝拒绝后,阿美士德在回程中详细记录了从天津到虎门的各地防务情况,士兵火炮的数量、炮台的情况、指挥官的能力无一不包,就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战前侦察,可见英国人准备对华战争是非常认真的。

所以,即使没有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战争也很有可能是无法避免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