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知道“艾草”,都是源自吃艾草做的青团子,实际上大陆食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当时有一首广为传颂的四言诗——《诗经·王风·采葛》,里面这样写道:“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意思是说那个采艾的姑娘啊,一天没有见到她,就如同过了三年啊。后世这个句子演变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表达了思念之情(我们也可以放开思维想一想,也许是诗人想吃艾草做的青团了,馋的如隔三秋)。

1、“艾”长什么样呢?
艾,有的地方称为“蕲艾”、“艾蒿”、“白蒿”、“甜艾”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呈卵形锯齿状,背面覆盖着细细的灰白色绒毛,散发着独有的香气,可以用来驱虫解毒。
2、“艾”怎么吃呢?
在清明至端午这段时间,艾叶最为鲜嫩,可以及时采摘了做成艾草青团、艾叶饺子、艾叶糯米粑等等,待到艾叶完全成熟了,可制成艾粉,是食疗的好帮手!
3、“艾”还可以保健吗?
大陆古代有利用艾叶灸、熏的治病方法。流传到现在,应用更加广泛了,生活中常常会见到一些利用艾叶做的艾灸、艾贴。
*本公众号致力于知识分享、科普教育,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图文无关,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