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位海派艺术家把外国人同心守“沪”画成漫画

作者:新民网

这个春天,在上海抗击新冠疫情最吃劲的日子里,不少在沪外国人也成为同心守“沪”的重要力量。他们有的化身“洋大白”,投身志愿服务;有的发挥创意,分享居家妙招;有的慷慨解囊,支援抗疫一线……这些暖心故事让海派艺术家李守白深受感动。他以钢笔水彩为表现形式,创作了上海外国人抗疫主题系列漫画。

这些形象生动、充满正能量的画作自5月18日起在“上海友协”公众号上连载,吸引了众多中外读者“追更”,也让画中的温情、团结、乐观与大爱持续传递。

这位海派艺术家把外国人同心守“沪”画成漫画

海派艺术家李守白正在创作上海外国人抗疫主题绘画系列。受访者供图(下同)

心有所感 以艺抗疫

李守白,1962年出生于上海,擅长绘画和剪纸,现为上海市文联副主席、“非遗”海派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深受海内外人士喜爱。

“作为艺术工作者,用画笔为抗击疫情加油是我的职责。”李守白告诉记者,居家的日子里,他了解到不少外籍人士的抗疫故事。

这位海派艺术家把外国人同心守“沪”画成漫画

来自澳大利亚的Beecher Ashley-Brown带着他的圣诞精灵,为核酸采样排队的居民带去欢乐

感动之余,他与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合作,开始创作上海外国人抗疫主题绘画系列。“希望用手中的画笔向同心守‘沪’的外籍人士致敬,刻画这群‘不是外人,而是阿拉自家人’的战‘疫’风采。”他在采访中道出心声。

封控在家,手头的绘画工具不够齐全,于是,李守白考虑用最简单、最快速、最能反应画面效果的方式来创作,钢笔水彩漫画成了最佳选择。

聚焦特色 精心创作

上海外国人抗疫主题绘画系列计划共推近50幅作品,截至6月14日,已有27幅与读者见面。每幅画作背后都是一个真实暖心的故事。

亚美尼亚女孩、社区的“小蓝”志愿者马星星是开篇画作的主人公。在足不出户的日子,她发挥创意,用抗原试剂盒制成项链与耳环,用“爱心大礼包”里的卷心菜充当蛋糕为自己庆生,录制视频给隔离中的人们打气。李守白决定用星星这个特别的生日定格首幅漫画。

这位海派艺术家把外国人同心守“沪”画成漫画

用抗原试剂做饰品、用“卷心菜蛋糕”庆生的亚美尼亚志愿者马星星

今年4月15日是中国与毛里求斯建交五十周年纪念日。毛里求斯人穆恩·思博友说:“所有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居民都是抗疫的一份子。”上海的毛里求斯友人还一同录制了为上海加油的视频。

李守白别出心裁地将汉字“上海”和沪上地标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融为一体,寓意毛里求斯友人生活在上海这个大家庭中,为抗疫助力,为上海加油,“我们在一起”。

这位海派艺术家把外国人同心守“沪”画成漫画

与上海“在一起”的毛里求斯友人

中美混血、10岁的美琳是画作主人公中为数不多的小朋友。四月中旬,他们家所在的小区成为长宁区第一批“防范区”。因为担心流浪动物在疫情中没有足够的食物,所以喂它们吃东西是美琳出门后做的第一件事。在李守白看来,孩子的童心、对动物的爱、对社区的爱是疫情中这座城市的闪光点。

这位海派艺术家把外国人同心守“沪”画成漫画

10岁小女孩美琳照顾流浪猫咪。她所在的小区有一个名为“毛小孩守护群”的中外志愿者团队,疫情期间不忘关爱身边的小动物

李守白还以28名在沪日本朋友共同录制的原创抗疫歌曲《上海的风》进行创作——28个音乐人或动情演唱,或演绎着不同乐器,伴随美丽的上海街景,一起为上海加油。

这位海派艺术家把外国人同心守“沪”画成漫画

28名日本音乐伙伴用原创歌曲为上海抗疫加油

定格美好 连心中外

上海外国人抗疫主题绘画系列推出后,得到画作主人公和网友的热烈欢迎,他们中很多人每天“追更”,迫不及待地发朋友圈分享。

围绕这批画作,上海市友协正在策划包括展览在内的一系列中外民间交流活动。应长三角公共外交协会特邀,部分画作还参加了于6月10日开幕的“新时代、新变化、新发展——长三角书画摄影展”。

这位海派艺术家把外国人同心守“沪”画成漫画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老挝留学生杨福和叶阳霆在校园封控管理期间,为近七十位师生理发

如今,李守白即将创作完成最后一幅主画,暂定名为《爱上海》,以其为整个画作系列收官。

回顾一个多月来的创作,李守白觉得,身处同一个地球,世界各地的人都是命运与共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各自的担当,有共同努力的方向,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面对困难,首先要冷静,其次不要添乱,再者,能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这个社会做些贡献,那就是最大的快乐。”

“我希望,通过我的艺术创作定格美好,传递特殊时期中外民间友好的温度和力量。”李守白说。

新民晚报记者 王佳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