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位海派藝術家把外國人同心守“滬”畫成漫畫

作者:新民網

這個春天,在上海抗擊新冠疫情最吃勁的日子裡,不少在滬外國人也成為同心守“滬”的重要力量。他們有的化身“洋大白”,投身志願服務;有的發揮創意,分享居家妙招;有的慷慨解囊,支援抗疫一線……這些暖心故事讓海派藝術家李守白深受感動。他以鋼筆水彩為表現形式,創作了上海外國人抗疫主題系列漫畫。

這些形象生動、充滿正能量的畫作自5月18日起在“上海友協”公衆号上連載,吸引了衆多中外讀者“追更”,也讓畫中的溫情、團結、樂觀與大愛持續傳遞。

這位海派藝術家把外國人同心守“滬”畫成漫畫

海派藝術家李守白正在創作上海外國人抗疫主題繪畫系列。受訪者供圖(下同)

心有所感 以藝抗疫

李守白,1962年出生于上海,擅長繪畫和剪紙,現為上海市文聯副主席、“非遺”海派剪紙代表性傳承人。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深受海内外人士喜愛。

“作為藝術工作者,用畫筆為抗擊疫情加油是我的職責。”李守白告訴記者,居家的日子裡,他了解到不少外籍人士的抗疫故事。

這位海派藝術家把外國人同心守“滬”畫成漫畫

來自澳洲的Beecher Ashley-Brown帶着他的聖誕精靈,為核酸采樣排隊的居民帶去歡樂

感動之餘,他與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合作,開始創作上海外國人抗疫主題繪畫系列。“希望用手中的畫筆向同心守‘滬’的外籍人士緻敬,刻畫這群‘不是外人,而是阿拉自家人’的戰‘疫’風采。”他在采訪中道出心聲。

封控在家,手頭的繪畫工具不夠齊全,于是,李守白考慮用最簡單、最快速、最能反應畫面效果的方式來創作,鋼筆水彩漫畫成了最佳選擇。

聚焦特色 精心創作

上海外國人抗疫主題繪畫系列計劃共推近50幅作品,截至6月14日,已有27幅與讀者見面。每幅畫作背後都是一個真實暖心的故事。

亞美尼亞女孩、社群的“小藍”志願者馬星星是開篇畫作的主人公。在足不出戶的日子,她發揮創意,用抗原試劑盒制成項鍊與耳環,用“愛心大禮包”裡的卷心菜充當蛋糕為自己慶生,錄制視訊給隔離中的人們打氣。李守白決定用星星這個特别的生日定格首幅漫畫。

這位海派藝術家把外國人同心守“滬”畫成漫畫

用抗原試劑做飾品、用“卷心菜蛋糕”慶生的亞美尼亞志願者馬星星

今年4月15日是中國與模裡西斯建交五十周年紀念日。模裡西斯人穆恩·思博友說:“所有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居民都是抗疫的一份子。”上海的模裡西斯友人還一同錄制了為上海加油的視訊。

李守白别出心裁地将漢字“上海”和滬上地标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融為一體,寓意模裡西斯友人生活在上海這個大家庭中,為抗疫助力,為上海加油,“我們在一起”。

這位海派藝術家把外國人同心守“滬”畫成漫畫

與上海“在一起”的模裡西斯友人

中美混血、10歲的美琳是畫作主人公中為數不多的小朋友。四月中旬,他們家所在的小區成為長甯區第一批“防範區”。因為擔心流浪動物在疫情中沒有足夠的食物,是以喂它們吃東西是美琳出門後做的第一件事。在李守白看來,孩子的童心、對動物的愛、對社群的愛是疫情中這座城市的閃光點。

這位海派藝術家把外國人同心守“滬”畫成漫畫

10歲小女孩美琳照顧流浪貓咪。她所在的小區有一個名為“毛小孩守護群”的中外志願者團隊,疫情期間不忘關愛身邊的小動物

李守白還以28名在滬日本朋友共同錄制的原創抗疫歌曲《上海的風》進行創作——28個音樂人或動情演唱,或演繹着不同樂器,伴随美麗的上海街景,一起為上海加油。

這位海派藝術家把外國人同心守“滬”畫成漫畫

28名日本音樂夥伴用原創歌曲為上海抗疫加油

定格美好 連心中外

上海外國人抗疫主題繪畫系列推出後,得到畫作主人公和網友的熱烈歡迎,他們中很多人每天“追更”,迫不及待地發朋友圈分享。

圍繞這批畫作,上海市友協正在策劃包括展覽在内的一系列中外民間交流活動。應長三角公共外交協會特邀,部分畫作還參加了于6月10日開幕的“新時代、新變化、新發展——長三角書畫攝影展”。

這位海派藝術家把外國人同心守“滬”畫成漫畫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寮國留學生楊福和葉陽霆在校園封控管理期間,為近七十位師生理發

如今,李守白即将創作完成最後一幅主畫,暫定名為《愛上海》,以其為整個畫作系列收官。

回顧一個多月來的創作,李守白覺得,身處同一個地球,世界各地的人都是命運與共的,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隻要有各自的擔當,有共同努力的方向,任何困難都能迎刃而解。“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面對困難,首先要冷靜,其次不要添亂,再者,能以自己的一技之長為這個社會做些貢獻,那就是最大的快樂。”

“我希望,通過我的藝術創作定格美好,傳遞特殊時期中外民間友好的溫度和力量。”李守白說。

新民晚報記者 王佳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