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从美国开往中国的一艘游轮上,有几个年轻人倚在栏杆上相互交谈。
这几位年轻人在美国留学多年,如今学成归来,迫不及待的想回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祖国。
当时的中国战乱不断,人民也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条件远远不如大洋彼岸的美国。

当时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往往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在国外定居,生活学习;第二个就是学成之后归国某个一官半职。
但是这艘船上有一位这样的年轻人,他身材高大,眼神清澈。
当同行的年轻人询问他回国之后要去哪个部门任职时,他毫不犹豫的回答道:“贫穷落后的中国需要我们年轻的一代,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改变祖国的面貌,高薪我可以不要,优越的生活我也可以放弃,但我报效祖国的决心是不会更改的”
这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名叫黄竞武。
黄竞武出生于上海川沙县,他的父亲就是大陆著名的教育家黄炎培先生。
按理说有这样的父亲,黄竞武不用付出多大努力,就能安稳富贵的过完一生。
但是他却没有选择安安稳稳的当一个富二代,而是选择了比普通人更加努力的学习。
由于他的努力和天赋,很快他就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大学时前往清华大学就读,毕业之后又选择去美国哈佛大学进修。
在美国读完硕士,拿到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归心似箭的他立刻登上了归国的轮船。
回到家乡上海后,他被任命为他被任命为上海盐务稽核所会计。有了工作后的黄竞武,更是投入了一百二十分的热情到工作中,他立志要推动全国盐务会计正规化。
但是理想与现实往往是有差距的,当时全国盐务由于牵扯的利益方太多,使他得工作过程遇到了很多阻碍。
因为他拒绝与奸商合作贪污舞弊,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的黄竞武,居然收到了停职通知。
被停职后的黄竞武意识到,仅仅依靠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如今的中国已经千疮百孔,要想彻底富强起来,就必须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修复她。
当时郁郁不得志的黄竞武整日在家读书,直到有一天他读到了一本名为《新民主主义论》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内容瞬间点燃了他心中已经快要熄灭的火焰。
毛主席的著作再一次鼓舞了他,也让他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后来抗日战争爆发,黄竞武前往重庆,在当时的中央银行任稽查专员。
身为中央银行的高级职员,黄竞武大可以选择养尊处优,但是自己爱国的拳拳之心促使他积极投身抗日运动当中去,并且积极靠近中国共产党,坚持全民族抗战的方针。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黄竞武跟随中央银行迁回上海,当时的他除了是银行职员外,还身兼民盟、民建双重身份。
在长期的国民政府任职经历中,黄竞武深切的知道当时的国民政府腐败无能,已经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了。
回到上海后,他被推举为民主建国会的常务干事,并且领导民建成员进行反内战,争民主的斗争当中去。
当时国民党当局大肆镇压民主党派、企图建立独裁政府,民建在这种处境下生存环境愈发艰难。
当时作为民建常务干事的黄竞武主动担负起了保护民建成员和民主人士的任务,他把民建活动转移到地下,并且协助撤退了一大批民主人士。
最后,黄竞武成为了当时中共上海策反工作委员会的当外人员,位于外滩的中央银行也成了党的秘密活动据点。
1948年底,由于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国民党当局做好了撤退大陆的准备。
并且下大了加快将中央银行储备的黄金和美元运往台湾的命令。1949年初,当黄竞武知道国民党在运送黄金时,拍案而起。他开始组织中央银行的职工罢工抗运,以此来保护民族金融资产。
由于黄竞武和地下党的共同努力,国民党最后一批财产运出的过程受到了很多阻碍,这也使黄竞武成为了国民党特务的心头大患。
抗运黄金时间不就之后,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度过长江天堑,逼近上海。而黄竞武作为大教育家黄炎培先生的儿子,之前又做了那么多阻碍国民党特务行动的事情,他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
是坚守还是撤退,已经上了“黑名单”的黄竞武此时考虑的并不是这个问题。
他考虑的是将民建的组织名册和一些重要资料抓紧转运到隐秘之处,因为这些资料中记载了民建成员的名单以及通讯地址,如果落入国民党特务手中,那将是几百条民建成员的生命。
他将这些文件交给自己信得过的同事,再三叮嘱之后,他仍然和往常一样坚持办公,等待着解放军进城。
但是他等到的却是国民党的特务。1949年5月12日,黄竞武走进中央银行大楼404办公室,被守候多时的特务蒙面押走,再也没有回来。在黄竞武被抓之初,毛主席等人得到消息,立刻下令要不惜重金营救黄竞武出来。
当时负责看守黄竞武的人名叫毛森,是特务头子毛人凤的侄子,他本来就是一个贪财之人,所以党中央才会下达不惜重金营救的命令。
但是此次毛森却得到了毛人凤的命令,不敢收钱释放黄竞武。
最终在5月18日的凌晨,黄竞武在经受了几天的非人折磨后,被打断双腿活埋牺牲。
在黄竞武牺牲的9天后,上海解放,所有的上海人民沉浸在上海解放的喜悦当中,迎接着新中国的到来。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活着看到这一幕,黄竞武这位“与新中国擦肩而过的人”生前为解放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却牺牲在解放前夕,遥想他当年在轮船上意气风发,决心报国的场景,令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