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作者:思维碰撞机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和日军一起巡逻的朝鲜巡检

1896年2月11日,汉城警务厅数十名冲入朝鲜王宫景福宫,将时任内阁总理大臣金弘集押走。

随后,在亲俄派官员的指使下,金弘集被警务官安桓押到一座小石桥之上当街砍杀,并被暴尸在汉城最繁华的钟路地区。

更加奇怪的是,看到这一幕的汉城市民非但没有不忍,反而拍手称快,并对遗体做出各种残忍举动,丢石头、割肉生吃、打碎*颅,甚至割去丁丁。

因为在他们的眼中,金弘集领导的内阁是亲日卖国贼,是阻挡朝鲜独立自主的罪人。

但实际上,金弘集为人踏实勤恳,终身致力于朝鲜的改革富强,斡旋与清、日、俄之间,被誉为——“救时之才”。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金弘集

即使是他曾经和日本政府合作,却依旧在半岛光复后,被韩国认为能力出众,勤恳负责,促进了半岛近代化和社会的进步,甚至连半岛北方都称他为“有良心的革新官僚”,对他的死感到惋惜。

两国评价在此,可见金弘集绝对是一位半岛爱国者。

但为什么这样一位致力于半岛富强的爱国者,却成为了汉城市民眼中罪大恶极的卖国贼呢?

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讲述一下金弘集命运多舛的一生。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出身名门政绩彪炳,被誉为“救时之才”

金弘集出身名门,为官宦世家庆州金氏之后,其父金永爵官至开城府留守,曾担任朝鲜国王高宗的经筵讲官。

金永爵能担任国王的老师,自然才学极佳,而金弘集作为他的儿子,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汉学教育,并在1868年获得丙科状元及第。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朝鲜国王高宗

听到自己老师的儿子中举,朝鲜国王高宗十分欣喜,还特意下旨对他一番表扬和赏赐,但此时高宗不知道的是,这个金弘集日后将成为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

不过金弘集也是有些悲剧,刚刚中举其父金永爵便因病去世,守孝三年即将期满时,其母昌宁成氏又亡故,金弘集只好继续守孝。

等于中举后5年多的时间,金弘集就是在守孝中度过的,根本无法在官场上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终于,在1873年,守孝期满的金弘集被起复为权知承文院副正,三年后被外派至兴阳县监,执政期间治理有方,更是在饥荒时救助了数万饥民。

1876年,金弘集调回汉城,历任户曹、工曹、兵曹、礼曹参议等职务,并凭借着优异表现获得了同僚和国王高宗的一致认可。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而就在1876年,半岛之上发生了一件改变朝鲜国运的事情,这就是日本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朝鲜国门,并逼迫半岛签署了丧权辱国的《江华条约》。

日本也凭借此条约取得了在半岛之上自由贸易、关税免征、日本货币流通、居留地、自由勘测海岸、领事裁判权等优势特权。

当然,随着日本的不断掠夺,朝鲜方面也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回事儿,也想在一些争议较大的条款上据理力争一下。

所以,朝鲜方面在1880年任命金弘集为修信使出使日本,目的是想与日本协商仁川不开港、米谷禁运、关税改订、公使驻扎等事宜,而结果当然是日本一条都没有同意。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担任修信使的金弘集

虽然在正事儿上没有成功,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日本不可能放弃剥削之举。不过金弘集此行的收获却是巨大的。

一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蒸蒸日上的社会风貌对金弘集的刺激极大,让他见识到了国家发展的方向。

二是清朝驻日公使何如璋等人积极与金弘集商讨国家富强之策,鼓励朝鲜积极对外交往,更是亲自撰写一本名为《朝鲜策略》的小册子送给金弘集,表示朝鲜应当接受西方先进科技,以求自强。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朝鲜策略

他在回国后迫不及待地将《朝鲜策略》呈给国王高宗,并获得了高宗的高度赞同。

但这种建议却捅了朝鲜保守派士大夫和儒生们的马蜂窝,他们高举“卫正斥邪”的旗帜,大力抨击《朝鲜策略》。

300多名儒生甚至在汉城组织了一次伏阙上疏,痛骂金弘集为禽兽,史称——“辛巳斥邪运动”。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主张改革的金弘集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不得不连上三道奏疏请求免职,而对《朝鲜策略》深表赞同的国王高宗也是十分恼怒。

他一方面将金弘集转移到其它地方避风头,另一方面这对上疏儒生严厉镇压,处死和流放多人,迅速平息了这场风波。

随后,金弘集重返任上,被任命为统理机务衙门通商司经理事,开始参与处理朝鲜的外交事宜。

负责外交事宜期间,金弘集主导了《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的签署,还积极同英国、德国的使臣交涉,为朝鲜引入了大量商机。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彼时朝鲜已经开始与各国交流

清朝官员马建忠在和金弘集交流后对其印象极佳,评价道:

“金弘集年逾四旬,望之似三十许人,通达识时务……盖国中佼佼者。”

1881年,朝鲜爆发“壬午兵变”,掌握实权的朝鲜王妃闵妃逃走,金弘集本来也在刺杀名单之内 ,但变乱发生之际他及时逃走,所以只是宅邸遭到破坏。

壬午兵变后,金弘集获得重用,不仅前往仁川主持与日本签订《济物浦条约》,还随赵宁夏前往大陆“谢恩”,在《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上签字。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壬午兵变中的朝鲜训练队

归国后,金弘集被任命为礼曹判书,后又兼任外务督办,成为了朝鲜对外交涉的最高负责人。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身背各方骂名,屡遭高宗鸟尽弓藏

面对一次又一次被日本掠夺的情况,朝鲜的有识之士开始大力推行开化运动,希望通过改革让半岛走上富强之路。

而在主张开化改革的群体还可细分为两派:

一是金弘集、金允植等人为代表的“稳健开化派”,主张维持中朝关系,推行渐进式改革。

二是以金玉均、洪英植、朴泳孝等人为代表的“激进开化派”,要求半岛必须脱离大清完全独立,并效仿日本进行全面改革,他们也被称为“开化党”。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开化党

为什么金弘集建议渐进式的改革呢?

因为彼时朝鲜国力衰弱,如果贸然脱离大清的庇护,面对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的日俄两国,根本没有自保之力。

只有在大清的保护下先行发展经济和科技,才能在日后国力富强之时有真正完全独立的能力。

但金玉均等开化党人不信邪,不仅对金弘集等人的主张十分不满,还天真地以为日本是真心帮助朝鲜走向富强。

于是,就在1884年10月,开化党人联合日本发动“甲申政变”,杀死保守派大臣6人,夺取了政权。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甲申政变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亡命日本的朴泳孝、金玉均四人

高宗和闵妃紧急向大清求援,袁世凯果断率领驻朝清军出击,挫败了日本的政变阴谋,金玉均等人亡命日本。

(对这段事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这篇文章:朝鲜亲日派发动政变,袁世凯果断出兵,为大清在朝鲜“续命十年”)

甲申政变被挫败后,由于金弘集非但没有参与政变,还充分表现了才能和忠诚,被高宗擢升为议政府左议政,并代表朝鲜与日本签订《汉城条约》,进一步让出不少权利。

虽然这个条约可谓是城下之盟,谁来都得签字画押,但仇视金弘集的保守派大臣借题发挥,疯狂宣传金弘集亲日卖国,很多不明真相的民众也开始谩骂起金弘集。

如果高宗是个有风骨的明君,这些风言风语和保守派的攻讦不会起作用。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朝鲜高宗

但无奈高宗李熙是个懦弱无主见之人,虽然很欣赏和信任金弘集,但还是将他改任“判中枢府事”,看起来这是个级别很高的从一品大员,但实际上就是个闲职。

于是,很多人戏谑的称金弘集就像“雨天穿的鞋一样”,只是下雨时用用,天晴后就被弃置一边。

虽然日后金弘集两次恢复左议政的职位,但在保守派的压制下,也很快就被迫辞职,只能继续闲散下去,而这一闲散就是十年之久。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就任总理大臣,主导朝鲜近代化改革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朝和日本同时出兵朝鲜,半岛政局出现巨大动荡,江山社稷可谓风雨飘摇。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东学党起义(剧照)

在此情况下,朝鲜国内呼吁改革的声音愈发高涨,改革的阻力到达了历史最低谷。

金弘集作为稳健开化派的领军人物,此时开始大力倡导改革,力主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进行“更张事业”。

随后,金弘集被任命为外务总理,并在日军攻占景福宫挑起甲午战争后,又出任了议政府领议政,掌握了真正实权。

虽然金弘集获得重用有着日本人支持,但他本人并不是投靠了日本人,只是因为看到了日本社会改革后的景象,想全面仿效学习。

尤其是他看到日军占领王宫软禁高宗的行为后,更是感到十分痛心,表示一定要通过改革充实国力,让朝鲜走向富强。

凭借着出众的政治才能和开化派前辈的资历,日本人十分重视金弘集,日本外相陆奥宗光甚至还将金弘集称为——“深孚众望的前辈”。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甲午更张时期的金弘集

在掌握了实权后,金弘集迅速开始推行改革之举,在景福宫内组建“军国机务处”,作为改革的核心机构。

随后几个月的时间,“军国机务处”颁布了208条改革法令,对朝鲜政治、经济、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近代化改革,历史上将这次由金弘集主导的改革称为——“甲午更张”。

改革期间,金弘集殚精竭虑,几乎所有时间都待在宫中,很少回家,而面对诸多困难和阻力,他也据理力争,丝毫不担心会得罪人。

他甚至连高宗的君权都进行了严格限制,因为金弘集清楚,如果不在君权方面进行改革,根本不可能走上富强之路,落后的封建制度不可能领导先进生产力,但这种改革也让高宗十分恼怒。

但可惜的是,面对日本的狼子野心和保守派的阻挠,金弘集个人的想法和能力并不重要。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登陆半岛的日军

而真正能够实施的政策,往往也都是日本认为有利于自己控制和殖民的措施,比如实行银本位制、允许日本货币流通、与日本结盟等。

其实,金弘集虽然认可日本的发展成果,但也知道日本人居心不良,所以还曾在平壤之战期间还密通清军,试图让清军掌握优势,但无奈两国的军事发展差距并不是靠情报便能够改变局势。

在此情况下,日本人虽然看中金弘集的能力,但对其并不是无条件的信任,不仅派遣了很多亲日官员进入军国机务处,还通过各种手段限制改革。

这样一来,金弘集可谓是被左右夹击,一方面日本人对他全面压制,另一方面民众也都认为他是卖国贼,左右为难之下改革也陷入停滞。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身背骂名而亡,惨遭市民辱*尸

金弘集的犹豫和迟疑日本人都看在眼中,便紧急逼迫朝鲜政府赦免流亡日本的开化党人朴泳孝,并将他安插到朝鲜政府中担任内务大臣。

而朴泳孝在半岛历史上也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长相俊美学识渊博,是朝鲜国王哲宗的驸马爷,也是韩国国旗的设计者,一生为朝鲜的富强而奋斗。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朴泳孝

与此同时,他也是个臭名昭著的“韩奸”,曾三度遭到韩国方面放逐,被半岛南北坐实了亲日卖国贼身份。

(对朴泳孝生平感兴趣的可以关注这篇文章:他是“韩国国旗设计者”,却被韩国列为“韩奸”,钉在耻辱柱之上)

随后,朴泳孝通过官制改革开始实施内阁制,废除了军国机务处,和金弘集联合组阁开始进行——“第二次甲午更张”。

虽然金弘集仍担任名义上的改革最高指挥“内阁总理大臣”,但因为朴泳孝本身是更加亲日的存在,高宗也因为君权受到限制一事对金弘集积怨已久,所以这次改革几乎完全是由朴泳孝主导。

金弘集感到不知所措,便于1895年5月辞职退出政界。

然而仅仅一个月后,之前和朴泳孝互相利用的闵妃便开始了操作,她无法忘记此前甲午战争时被日本人赶下台的屈辱,便抓准时机抱上了俄国的大腿,扶植了一批“亲俄派官员”上台。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闵妃(明成皇后,照片有争议)

好巧不巧,此时“恰好”有一名日本人透露朴泳孝要刺杀闵妃发动政变,还“恰好”让一位朝鲜人知道了。

朴泳孝所谓的“叛逆阴谋”暴露后,高宗李熙吓坏了,此时他又想起来被自己冷落的金弘集,立即召其入宫商议对策,并对罢免他表示悔意,希望他再度出任总理。

所以,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金弘集“雨鞋”之名诚不欺我。。。。

随后,朴泳孝再度亡命日本,金弘集于七月五日取代朴定阳担任内阁总理大臣,第三次入主内阁。

虽然没有了朴泳孝,但改革工作依然不好开展,这主要是因为闵妃赶走朴泳孝后凭借着俄国人的支持掌握了实权。

而所谓的“内阁总理大臣”金弘集根本就是被架空的状态,因此他组建的新内阁也被戏谑地称为——“金皮闵肉”。

但闵妃没想到的是,俄国人鼎力支持的局面反而让日本人决心铤而走险。

在日本公使三浦梧楼的策划下,朝鲜训练队、日军守备队和日本浪人于1895年8月20日凌晨攻入景福宫,暗杀了闵妃,史称——“乙未事变”。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三浦梧楼和日本浪人

随后,日本人控制朝鲜高宗,肃清了朝鲜政府的亲俄势力,金弘集内阁各大臣均被亲日派取代,同时逼迫高宗下诏,使内阁权力凌驾于高宗之上。

虽然金弘集本人是此事件的最大受益者,但在听说乙未事变的消息后,竟一度有以“主辱臣死”之义自杀的打算。

幸好俞吉濬劝阻,高宗也私下劝慰金弘集,表示这是形势所迫,才让此举作罢。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乙未事变发生时,俄国技师士巴津和美国军事教官戴伊恰好身在景福宫内,亲眼目睹闵妃之死的情况,并向全世界披露事件真相。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随后,各地儒生和百姓以“为国母报仇”和“头可断,发不可剪”为口号而发动起义,“韩国国父金九”也是在那个时候亲手杀死了一名日军军官。

喊出“发不可剪”的口号主要是因为金弘集政权推行断发易服的改革,此举从长远来说没有问题,但明显有些操之过急,这也是其民怨颇深和被骂亲日韩奸的原因之一。

在此情况下,亲日派内阁成为了众矢之的,无论金弘集是不是真心为朝鲜富强奋斗,他在民众眼中都成为了最大的“卖国韩奸”,持续了一年半的金弘集政权已是风雨飘摇。

与此同时,高宗李熙和太子李坧得知闵妃之死的真相后悲痛异常,对日本及金弘集内阁恨之入骨,所以寻找各种途径脱离日本掌控。

此时,俄国及朝鲜亲俄派趁虚而入,李范晋、李完用等亲俄派官员经过缜密策划,终于帮助高宗逃出景福宫,前往俄国驻朝公使馆避难,史称——“俄馆播迁”。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对这个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这篇文章:身为“韩国开国皇帝”,却只能躲在俄国使馆主持国务,极度屈辱)

而高宗在抵达俄国公使馆后,立即下诏称“乱逆执政,惟意矫诬” ,下令严惩逆党,并将金弘集、俞吉濬、赵羲渊、郑秉夏、张博定为——“逆贼五大臣”。

金弘集在得到消息后正在朝房商讨政事,身旁大臣劝他赶快逃跑流亡,但金弘集拒绝了这个提议吧,并表示——“死耳!宁效(朴)泳孝成逆名乎?”

然后,他准备前往俄国公使馆,决心在高宗面前证明自己的忠诚和为朝鲜富强的志向,而其余大臣则逃往日本公使馆避难。

但金弘集还没有走出景福宫就被巡捕抓到,根本没见到高宗,郑秉夏也随后被巡检逮捕,两人都被监禁起来。

被监禁期间,郑秉夏显得焦急狂躁来回踱步,而金弘集却镇定自如,还责备郑秉夏道——“生死乃天命,但承顺耳,焦躁将焉用哉?徒损失体面而已!”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金弘集

可见,此时的金弘集已经决意以死明志,从而证明自己的清白和为朝鲜富强的本心。但可惜,亲俄内阁并不打算给金弘集解释和表达真心的机会,下令立即处死二人。

随后,警务官安桓将二人押往警务厅外的小石桥,踢成下跪姿态,然后招来总巡苏兴文等人将金、郑砍杀。

随后,两人被暴*尸在汉城繁华的钟路地区,旁边还有面旗子,上书——“大逆无道金弘集郑秉夏”。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两人应该是类似上图的旗子

紧接着,金弘集二人便遭到辱*尸,汉城市民对他做出各种羞辱性的动作,丢石头、生啖其肉、碎*颅骨,甚至割去丁丁。

史载如下:

“都人士女重重叠叠围住,莫不称快,不满足其不施凌迟之刑。。。都人怨弘集主剃令,争掷瓦砾,肢体碎裂,有割其肉生啖者”

至此,金弘集这位为朝鲜富强拼搏一生的革新志士,就这样身背无数骂名而亡。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金弘集为人温和谨慎,从政踏实勤恳,终身致力于朝鲜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如果他早生了几十年,可能就是能载入朝鲜史册的肱股之臣。

但无奈生不逢时,不仅由于《朝鲜策略》风波和甲午更张等事件而备受攻击,更是因为后期与日本合作的态度遭到朝鲜民众唾骂。

但从后世对金弘集的评价来看,其根本算不上什么亲日卖国韩奸,朝鲜著名史家朴殷植评论道:

“盖据八月之变(乙未事变)而论之,金弘集以首相特与闻而不能讨贼者,坐之以此,固无辞为解,而若加以主谋之犯者,不特伊之不服,亦举世之人悉其枉,今杀此人而曰复仇,可乎?”

意思就是金弘集确实有过错,但是被说成是最大的罪人绝对是冤枉,处死他根本就不是什么为国报仇。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金弘集书法

到了现代,朝鲜称他是一位“封建统治阶级出身的革新官僚”、“有良心、先进的官僚”。

韩国史学界也对金弘集以肯定为主,认为他能力出众,勤恳负责,推行开化政策,促进了韩国的近代化和社会的进步,是“爱国者”。

为什么金弘集虽然和日本合作,却没有被半岛视为卖国韩奸呢?

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

(1)当时朝鲜所面临的危机非常深重,政权风雨飘摇,即使是再有能力的人,也不见得会比金弘集做得更好;

(2)金弘集担任总理大臣期间殚精竭虑为改革,连家都不怎么回,尽忠报国之态度十分端正,且丝毫没有贪赃之举;

(3)面对自己必死的局面,非但没有和其它大臣一样逃亡日本,反而决意以死明志,保留了最后的忠诚,可见其内心是坦荡的;

韩国著名历史学家李瑄根为金弘集的死感到惋惜,而他的一句话的话我认为也很贴切,即——“金弘集为列强角逐的祭物”。

割去丁丁、生啖其肉,他一生致力于朝鲜富强,却惨遭汉城市民辱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