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评衔时。这是当年在评衔的时候毛主席说的一句话,在当年颇有调侃的意义。不过想想也是,新中国第一次评衔,无疑是对过去战争年代的一次总结,更是对每一个革命战士的一种肯定。当然,对于授衔这件事的态度,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比如赫赫有名的粟裕将军,就很是淡薄这件事。
因为在他看来,比起那些已经牺牲的同志们来说,自己能够活到现在已经是万幸,岂敢再奢求军衔的高低。让衔不只是粟裕,就连叶帅也提出自己的军衔过高,此外还有徐海东,许光达,徐立清等同志,也都提出让衔的请求。有趣的是,有曾经显赫一时的战将却在评衔问题上格外重视,甚至是吹毛求疵,斤斤计较。
比如,段苏权就对自己被授予少将军衔颇有微词,甚至于当场扯掉自己的少将肩章,从此再也不穿军装,这种反应过于激烈。那么,对于段苏权的评衔到底合不合适?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背景?今天我们就来试着探讨这件事情。
建国评衔并非首次
对于我军来说,似乎军衔离我们很远,也与我军的军风有点格格不入。毛主席一再强调官兵平等,也就很避讳这一问题。1937年,时任359旅旅长的陈伯钧回到延安给毛主席汇报工作。当时为了与国民党部队协调,因此国民党授予陈伯钧少将军衔。
当毛主席看见陈伯钧穿着笔挺的国民党少将军服的时候,满脸不高兴,嘴里还念叨着,什么少将芝麻酱的,难看死了。这倒不是毛主席对陈伯钧有什么意见,他就是见不得少将趾高气扬远离战士的军阀势头。其实从历史上来说,1955年的授衔并不是第一次。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军也曾经有关小范围的授衔。
早在抗战时期,当时的我军也曾有过授衔,比如120师师长贺龙就被授予中将军衔,此外还有萧克将军。而新四军军长叶挺这个中将,更是有着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背书,具有很强的时代印记。
在1946年,为了适应当时的军事协调,毛主席签署命令,授予彭真,陈云为中将衔,伍修权为少将,这算起来是我党的第二次授衔,颇具临时性。这样一来,其实1955年这次授衔,对于我党我军来说是比较全面的一次,因此上也算是正正气气的评衔。
有意思的是,当时的评衔机构遇到一个大问题,这就是尚有3000多名老红军战士,这些人有的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更没有担任重要的职位。要是按照评衔条件,这些人几乎都没有资格参加评衔,更不会有这样低的军衔授予他们。
毛主席听了这样的汇报,直接在条例上面写下这么几个字:老红军不下校。这里的意思非常明白,毛主席不会舍下这些老红军,直接把他们定为少校,有点兜底的意境。
性情刚直老段发飙
厚道一点来说,段苏权一开始被定为少将军衔确实有点低。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段苏权起点也是很高的。因为小时候家境比较好,所以段苏权就成为当时的红军里面的小知识分子,很快就成为湖南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
1934年,在主力红军开始西撤的时候,段苏权接到二方面军贺龙的指令,带领着独立师掩护主力撤退。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独立师在完成阻击任务之后,队伍被打散,师长王光泽被俘后英勇牺牲,而作为师政委的段苏权因为负伤与队伍失去联系。
与组织失去联系后,段苏权伤势稍微好一点,就在当地老乡李木福的帮助下暂且回到自己的老家尧水。尽管老家的反动派也知道段苏权曾经当过红军,然而一看段苏权回来的时候就像一个乞丐一样狼狈,只是暗地里监视,并没有为难他。
父亲一看段苏权总算是回到老家,很是高兴。于是在也并不打算叫儿子再出去冒风险,于是便央人托己给段苏权娶了一个媳妇。段苏权一看这样也好,起码为自己将来找队伍创造了生存的条件。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出路就在组织,在与回归自己队伍的行列才能有希望。
在之后的日子里,尽管段苏权已经有了三个孩子,然而他并没有沉沦在老婆娃子热炕头安逸的日子里,而是想尽办法打听红军的消息。1937年9月间,段苏权终于得知昔日的红军就是今天的我军,并且打听到离老家最近的太原就有我军办事处,于是便偷偷爬上一辆运兵车,历尽千辛万苦,只身来到太原。
幸运的是,此时正在太原征兵处的任弼时一见到段苏权,不由得大吃一惊,拉着段苏权就是一阵盘问,这才知道这两年段苏权的遭遇。任弼时庆幸道,组织已经给你们独立师集体举行了追悼会,谁能想到你这个师政委居然还活着!
后来,段苏权跟着任弼时回到延安,在接受组织审查后,在延安大学学习,后来分配到晋察冀边区,在抗战中不断进步。抗战胜利后,段苏权担任东北野战军八纵司令员,跟随着林帅开始在东北纵横沙场,这个阶段也正是段苏权的巅峰时期。
在毛主席的关门打狗的大格局之下,在林帅的果敢指挥之下,辽沈战役正式打响。段苏权带领着八纵出生入死,担任了锦州攻城战,在辽西会战中贡献巨大,一共歼灭了上万余名国民党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在朝鲜战场,段苏权担任东北空军司令,并亲自研制了一套培训大陆空军飞行员的演练模板,为新中国的空军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就是因为与生俱来的耿直率真的性格使然,段苏权在听说自己被评为少将军衔后,很是恼怒。
在他认为,原先自己曾经的部下都已经成为中将,自己这个少将确实有点委屈。公允地说,段苏权被授予少将军衔,其实与当初失去联系三年之久这个桥段不无关联。
眼看着授勋仪式马上就要举行,段苏权自知难有回旋余地,于是便当众撤掉自己的少将肩章,发誓再也不穿军装,这个执拗的决定一直到段苏权去世,哪怕在临终前他也嘱咐家人,下葬时坚决不穿军装。
小结
不得不说,段苏权在评衔中的不理智的举动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后来组织找到段苏权谈话,肯定了他在战争时期的贡献,并安排段苏权担任军政大学校长,后来又担任军事院校的政治委员。
段苏权曾经获得二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更荣获朝鲜国旗勋章。1993年9月间,年虞78岁的段苏权因病去世,结束了他颇具特色的革命生涯。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