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作者:龙猫六点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1920年,一位青年终于娶到了他心爱的姑娘。

他们的结合,成就了一段革命爱情的佳话。

她是一个爱哭、纤弱的女子,在遇到一生挚爱之前,她被父母精心地养育着,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美丽而又优雅。

但在狱中,面对敌人死亡的威胁,她不想如敌人所愿,和丈夫撇清关系。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杨开慧和毛主席

她用稚嫩的身躯,维护了爱情最纯真的模样,捍卫了自己心中那份革命信仰。

她就是我党历史上,一位传奇的女士——杨开慧;

而她的丈夫,正是新中国的奠基者毛泽东主席。

在别离时刻,他们没有见到彼此的最后一面。

直到1982年,湖南省板仓县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对杨开慧女士的故居进行修缮。

一沓藏在砖瓦里的书信,再次将他们的故事展现在众人眼前,不禁让人为之感动落泪......

浪漫邂逅,互生情愫

润之与杨开慧女士相识于一次完美的邂逅。

那是一个雨天的午后。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毛主席

午睡后的杨开慧正在庭院里赏雨,忽然听到远处的叩门声。

抬头一看,一位个子高大、眉目清秀的青年,正缓缓朝她走来。

在杨开慧后来的人生岁月里,这个瞬间,她在脑海中重映了多次。

这个高大的青年是来找杨父——杨昌济的。

他操着一口浓重的湖南地方方言,但很有礼貌。

得知杨父不在家时,青年就在石阶上摊开一本书,边看边等。

杨昌济归来时,他仍沉浸在书里,就连在其跟前站了许久也未发现。

“润之,等了许久了吧,看的什么书。”

杨父一边用温柔地口吻关心着,一边弯腰拾起被青年吓掉在地上的书。

此时,站在一旁的杨开慧瞥眼一瞧,看到书名——《共产党宣言》。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这次见面后,在杨昌济的要求下,润之在家里小住,这也给了两人的相识提供了契机。

随后相处的日子里,情窦初开的杨开慧发现自己早已深深爱上毛主席。

但两人年龄差8岁,怕父亲发现后责罚自己,她一直将这份爱深埋在心里,从未同任何人透漏。

其实毛主席的心里,也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师妹动心了。

但他觉得,开慧是大家闺秀,自己还是一无所有的青年,两人在身份和地位上的差距太大了。

就这样,情投意合的两人因为各自心中的小心思,迟迟没能坦诚相待。

真正让两人袒露心扉,表明对彼此的爱意是陶毅的出现。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陶毅

当时的陶毅,不仅家庭非常富有,更是周南女子中学风云一时的人物。

在长沙文学会认识毛主席后,陶毅就对他展开了强烈的追求。

而此刻,杨开慧开始变得终日无法淡定。

她知道在自己的内心中,润之的分量有多重。

那段时间,也是毛主席一生中最难捱、最沉默的时光。

他无法面对开慧的失望,以及她的日渐消瘦。

他向其写下了“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唯美诗句。

润之的这首诗,让杨开慧更加坚定了与他携手一生的想法。

两人彼此悬着的心,开始连在了一起。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杨昌济

1920年,老师杨昌济因病离世,润之忙前忙后,料理后事。

这也让杨开慧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她开始憧憬两人未来的生活。

在这一年,两人也终于走在了一起。

杨开慧和毛主席的的婚礼并不盛大,也并不热闹,但却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婚后不久,毛泽东就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两人生活开始变得聚少离多。

那是一段颠沛流离的时光。

从长沙,到重庆,再到武汉和长沙......

杨开慧跟着毛主席吃了很多苦,却始终坚守在主席身旁,有时候甚至做起了他的机要秘书。

正所谓,苦涩的生活中,有了陪伴,才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与甜蜜......

相濡以沫,相敬如宾

杨开慧对毛主席投注了全身心的爱。

对其忙于事业,较少的照顾家庭,她从未有过任何的怨言。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毛主席

1924年后,毛主席的工作更忙了。

那段时间,也是我党的革命事业遭遇挫折时期,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发动了革命政变,向中国共产党亮起了屠刀。

但对一个女性来说,生孩子是一件人生的大事。

杨开慧先后为毛主席生下来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

作为丈夫,毛主席由于忙于事业,缺席了妻子三次陪产。

毛岸龙出生时,毛主席更是一周后才去看望了杨开慧。

在病房里,毛主席一看到虚弱的妻子,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

他哽咽着对杨开慧说道:

“我对不起你啊,三个孩子出生,我都没有守在你身边,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

杨开慧为了不让毛主席内疚,打趣他道:

“你一个大男的,就算一直守在我身边,你能替我生孩子啊?”

整个病房,都被她风趣的话语给逗笑了。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杨开慧

毛主席看着保姆怀中熟睡的岸龙,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他的心里,妻子的理解也成为他事业前进下去的最大动力。

然而,没过多久,毛主席就又一次“丢”下了杨开慧。

这个时期,在党外,我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在党内,毛主席在多次会议上提出要转变工作思路。

“城市包围农村”的苏俄式的革命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但在生活中,毛主席对妻子一直不放心。

他特意找来向警予,希望她能够替自己宽慰一下杨开慧。

那是一个温暖的午后,两位故友,漫步在杨柳下,微风拂面。

这一刻,他们仿佛回到了过去在长沙女子中学求学的时光。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向警予

向警予把最近一年来我党的形势,都同杨开慧做了介绍。

当听到好友谈到我党很多同志都惨遭国民党反对派暗杀时,

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非常担忧毛主席的安全。

但警予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同她讲:

“毛泽东这个人啊,总是非常幸运。”

这句话才稍许宽慰了杨开慧。

在杨开慧一生的记忆中,1927年8月是一个分离和永别的日子。

党中央委派毛泽东去长沙前线指挥秋收起义。

那是短暂的幸福时光,杨开慧靠在毛主席宽大的臂膀上。

她强忍着心中的不舍,眼泪早已在眼眶里打转,轻声细语道:

“我和孩子们会在家里等你安全地归来。”

但谁也没想到,这次一别,却成为了两人永生的遗憾。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杨开慧与毛主席

杨开慧是一位坚强而忠贞的女性。

孩子们稍长大后,她就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农民运动的组织中。

回首两人七年婚姻,始终聚少离多,但那种彼此之间的爱,始终没变......

一纸情书,互诉心肠

毛主席走后,杨开慧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搜集一些关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新闻。

她开始陷入深深的思念中,但为了让丈夫在事业上分心,

她只能开始给自己写信,也是给丈夫写信,来抒发内心的相思之情。

1982年,当板仓县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打开这些信件,并翻开第一封时,所有的人都留下了眼泪。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发现的信件

杨开慧写道:

“润之,我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开始想你,但我不能同你写信,你的事业是伟大的,我愿意承担这孤独的一切……”

当时的毛主席,早已成为国民党反对派的眼中钉、肉中刺。

1927年底,国民党甚至在长沙悬赏5000大洋,来抓住毛泽东。

日子悠悠转转,一晃就是一天,一个月或者一年,杨开慧再没等来毛主席的消息,其他毛家人也了无音讯。

终于在1928年,杨开慧终于等到了丈夫的回信。

毛主席在信中,隐喻的表示:

“最近几个月来,我们的生意不大好,但现在已经转了一个地方,我们慢慢赚了回本。”

两人的默契,让她懂得这是丈夫在报平安。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毛主席

那天夜里,外面忽然刮起了阴冷的风。

杨开慧在床上辗转难眠。

她期待与丈夫的相见,但同时也不想耽误他革命事业的发展。

在其心里,一直在权衡,也一直在劝勉自己。

她在第二封信中,写道“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

不仅如此,在夜里杨开慧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她回忆与毛主席的相遇、相识。

两人都是不善表达感情的人,内心的喜欢也往往深藏在心里。

其实杨开慧一直想要感谢陶毅,正是她的出现,才让润之与她最终走到了一起。

她也在回味润之为他写的《虞美人·枕上》,那应该是一段甜蜜的时光,现在却一直被孤独感所充斥。

但她并不懊恼,她觉得丈夫所做的事,是为苍生,为人民,为民族的伟大事业。

只不过女人总是脆弱的,她实在对丈夫太过思念。

想到这里,她挥笔写下了“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杨开慧手稿

此时,眼泪早已浸湿了书写纸。

她能够了解丈夫与红军的途径实在太少;

加之反对派整天都在宣传红军达到井冈山后的窘境,不由得让杨开慧心中一紧。

反观毛主席,长时间没有妻儿消息的他,委托吴福寿到长沙的乡间和农村去寻找杨开慧母子四人。

等吴福寿归来后,告诉了一个让毛主席异常震惊的消息:

杨开慧已经牺牲了,孩子们也找不到了。

其实这是长沙乡亲撒了谎,杨家在长沙当地非常有声望。

当时反对派在长沙没日没夜的逮捕共产党,很多人都将吴福寿当成了国民党反对派的的特务。

在这之后,杨开慧同毛主席的信件来往也断了。

一个善意的谎言,让两人再次断了联系。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杨开慧在日记中写道:

“同你失去联系,好像整个世界把我抛弃了一样。”

花落花开,四季悠悠转转,她收到了堂弟杨开明寄来的书信。

然而,这种情况让她更加难受。

杨开慧在猜想,丈夫是否真的遇到困难了。

她知道丈夫是什么样的人,对他而言,事业要比生命更重要。

只是两人结婚时,毛主席曾亲自承诺她,今后无论在哪里,他都会带着自己。

杨开慧不想被丈夫丢下,但又觉得正在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

她在日记中写道:

“只要你好好的,我的幸福就会来到。”

在1929年,她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让她震惊的消息。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朱德

红军将领朱德的妻子被捕牺牲,敌人将她的头颅割下。

她开始想象,作为革命家的家属,如果那个被抓的人是她,自己会做出如何的抉择?

她甚至希望,如果丈夫真遇到困难,自己可以替他去死。

杨开慧心里也有一种信念,那就是即使被捕,面对敌人的屠刀,也不会害怕。

只是她最牵挂的是,三个孩子的安危。

孩子是无辜的,也是稚嫩的,她舍不得孩子们。

一想到这里,杨开慧开始了未雨绸缪的设想。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杨开明

她给自己的堂弟杨开明写信道:

“我要开始安排一些事情。我有一种预感,有一天敌人和死神会最终到来。

但那一刻,我应该是无畏、无惧的。

所有的事情,我都不在牵挂了。

只是母亲和孩子们,我希望他们能够好好的活下去。

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了意外,你一定要替我照看好他们。”

不幸的是,杨开慧的担忧有一天如实的发生在了自己身上。

天人永隔,石沉大海

1930年,湖南军阀何键在长沙发动了“清党运动”。

为了抓住毛泽东和他的家人,何键悬赏1000快大洋。

同年10月24日,在叛徒出卖下,反对派包围了杨开慧的家。

当时她正在为毛岸英庆祝8岁生日。

杨开慧早已准备好去迎接反对派的酷刑。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油画:杨开慧与毛主席

因而当一个人手举刑具,面目狰狞地问她:

“你明知法律严禁共产党,你还要加入,你知不知道是什么后果。”

杨开慧没有一丝害怕,她抬头,用坚定的眼神看向对方,反问道:

“你们的法律是保护人民的吗?既然你们无法保障人民的利益,那我我们共产党人就需要推翻你们。”

敌人见状,只好恐吓她道:

“进这里的人,不褪掉九层皮,就出不去,你一个弱女子,想想你的孩子,别一个人扛下所有。”

“生与死,我选择不了,但光明与黑暗,我却能够选择。”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杨开慧

对于这些威胁,杨开慧没有丝毫妥协与害怕。

其实杨开慧入狱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途径,想了很多办法来营救杨开慧。

蔡元培甚至亲自给蒋介石写信,要求他释放杨开慧。

但当时何键认为,如果能够想方设法让杨开慧主动自首,对于中共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

因此在狱中,国民党反对派通过各种途径,想让杨开慧“反水”,并亲自写下同毛泽东决裂的书信。

只是她誓死不从,绝不会做出出卖爱情、出卖革命来换取生命的行为。

何键被其行为激怒。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何健

忍无可忍之下,他给蒋介石写下信件。

信中何健写道:

“杀了杨开慧,更能威慑其他红军,并逼毛泽东走绝路。”

后来蒋介石亲自下达了处死杨开慧的密令。

1930年11月14日是杨开慧生命的最后一天。

何键派出了一个班的士兵,全副武装,将杨开慧带出了监狱。

当刑车在观山岭停下,她开始意识到,这里将是自己生命的终点。

但她并不惧怕,她一直在用沉默来表达自己的坚定,和对敌人的愤怒。

在刑场,反对军阀举起手枪,朝着杨开慧的背部连开两枪。

但牺牲时的杨开慧,脸上并没有惧色。

她目光满树坚韧,在死的那一刻,杨开慧的眼神狠狠地瞪了何键一眼。

那一年,杨开慧只有29岁。

她在短暂的生命里谱写出了伟大与坚强。

由于消息的闭塞,毛主席在半年后,才得知爱妻的死讯。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毛主席

那一刻,毛主席泪如雨下。

回想同开慧的婚姻,他一直忙于革命事业,反而忽略了对家庭和亲人的照顾,尤其是开慧,自己欠她太多了。

为此,毛主席挥笔写下“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1956年,毛主席更是在悼念亡妻的诗《蝶恋花·答李淑一》中写道: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三年后,毛主席在阔别近三十年后回到了家乡韶山。

对于他而言,一切都变了,很多故人也不在了。

故地重游,毛主席再一次想到自己苦命的妻子。

他没想到,自己的妻子是那样坚韧,她把一个女人对丈夫所有的爱都写在了这些寄不出的信中。

但令人痛惜的是,毛主席最终也没能看到爱妻的信,这成了巨大的遗憾。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52年的情书,成主席一大遗憾,信中:润之我想你

因为在1982年,杨开慧写给毛主席未寄出的信重见天日时,毛主席已经仙逝了六年之久。

后记

自古战争出英雄儿女。

在那个战乱年代,是无数不怕牺牲、满怀深情报效祖国的仁人志士把敌人赶出中国,守住了国家的壮丽山河,才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

而这些志同道合的爱国伉俪,更是值得人们的尊敬。

在无数个夜晚,杨开慧不再是外人眼中那个强硬的红军战士,她也只是一个思念丈夫、担忧丈夫的妻子。

这种爱情经受了生死考验,经过了岁月沉淀,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后人的敬仰。

参考文献

[1]王斌.毛泽东日记知多少[J].世纪风采,2021(07):3-8.

[1]王磊,王婧,谷雨航,孙力.一封没有寄出的红色家书——《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信》[J].河北水利,2021(06):78.

[1]李爱萍.斑竹一枝千滴泪 红霞万朵百重衣——从毛泽东的四次眼泪感受毛杨间的革命爱情之路[J].戏剧之家,2018(25):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