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作者:龍貓六點半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麻煩手動點選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援和鼓勵,希望能帶給您舒适的閱讀體驗。

1920年,一位青年終于娶到了他心愛的姑娘。

他們的結合,成就了一段革命愛情的佳話。

她是一個愛哭、纖弱的女子,在遇到一生摯愛之前,她被父母精心地養育着,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美麗而又優雅。

但在獄中,面對敵人死亡的威脅,她不想如敵人所願,和丈夫撇清關系。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楊開慧和毛主席

她用稚嫩的身軀,維護了愛情最純真的模樣,捍衛了自己心中那份革命信仰。

她就是我黨曆史上,一位傳奇的女士——楊開慧;

而她的丈夫,正是新中國的奠基者毛澤東主席。

在别離時刻,他們沒有見到彼此的最後一面。

直到1982年,湖南省闆倉縣相關部門的從業人員在對楊開慧女士的故居進行修繕。

一沓藏在磚瓦裡的書信,再次将他們的故事展現在衆人眼前,不禁讓人為之感動落淚......

浪漫邂逅,互生情愫

潤之與楊開慧女士相識于一次完美的邂逅。

那是一個雨天的午後。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毛主席

午睡後的楊開慧正在庭院裡賞雨,忽然聽到遠處的叩門聲。

擡頭一看,一位個子高大、眉目清秀的青年,正緩緩朝她走來。

在楊開慧後來的人生歲月裡,這個瞬間,她在腦海中重映了多次。

這個高大的青年是來找楊父——楊昌濟的。

他操着一口濃重的湖南地方方言,但很有禮貌。

得知楊父不在家時,青年就在石階上攤開一本書,邊看邊等。

楊昌濟歸來時,他仍沉浸在書裡,就連在其跟前站了許久也未發現。

“潤之,等了許久了吧,看的什麼書。”

楊父一邊用溫柔地口吻關心着,一邊彎腰拾起被青年吓掉在地上的書。

此時,站在一旁的楊開慧瞥眼一瞧,看到書名——《共産黨宣言》。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這次見面後,在楊昌濟的要求下,潤之在家裡小住,這也給了兩人的相識提供了契機。

随後相處的日子裡,情窦初開的楊開慧發現自己早已深深愛上毛主席。

但兩人年齡差8歲,怕父親發現後責罰自己,她一直将這份愛深埋在心裡,從未同任何人透漏。

其實毛主席的心裡,也對這個聰明伶俐的師妹動心了。

但他覺得,開慧是大家閨秀,自己還是一無所有的青年,兩人在身份和地位上的差距太大了。

就這樣,情投意合的兩人因為各自心中的小心思,遲遲沒能坦誠相待。

真正讓兩人袒露心扉,表明對彼此的愛意是陶毅的出現。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陶毅

當時的陶毅,不僅家庭非常富有,更是周南女子中學風雲一時的人物。

在長沙文學會認識毛主席後,陶毅就對他展開了強烈的追求。

而此刻,楊開慧開始變得終日無法淡定。

她知道在自己的内心中,潤之的分量有多重。

那段時間,也是毛主席一生中最難捱、最沉默的時光。

他無法面對開慧的失望,以及她的日漸消瘦。

他向其寫下了“一鈎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抛眼淚也無由”唯美詩句。

潤之的這首詩,讓楊開慧更加堅定了與他攜手一生的想法。

兩人彼此懸着的心,開始連在了一起。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楊昌濟

1920年,老師楊昌濟因病離世,潤之忙前忙後,料理後事。

這也讓楊開慧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她開始憧憬兩人未來的生活。

在這一年,兩人也終于走在了一起。

楊開慧和毛主席的的婚禮并不盛大,也并不熱鬧,但卻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婚後不久,毛澤東就投入到了革命事業中,兩人生活開始變得聚少離多。

那是一段颠沛流離的時光。

從長沙,到重慶,再到武漢和長沙......

楊開慧跟着毛主席吃了很多苦,卻始終堅守在主席身旁,有時候甚至做起了他的機要秘書。

正所謂,苦澀的生活中,有了陪伴,才顯得更加彌足珍貴與甜蜜......

相濡以沫,相敬如賓

楊開慧對毛主席投注了全身心的愛。

對其忙于事業,較少的照顧家庭,她從未有過任何的怨言。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毛主席

1924年後,毛主席的工作更忙了。

那段時間,也是我黨的革命事業遭遇挫折時期,蔣介石和汪精衛分别發動了革命政變,向中國共産黨亮起了屠刀。

但對一個女性來說,生孩子是一件人生的大事。

楊開慧先後為毛主席生下來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三兄弟。

作為丈夫,毛主席由于忙于事業,缺席了妻子三次陪産。

毛岸龍出生時,毛主席更是一周後才去看望了楊開慧。

在病房裡,毛主席一看到虛弱的妻子,眼淚就止不住地往下掉。

他哽咽着對楊開慧說道:

“我對不起你啊,三個孩子出生,我都沒有守在你身邊,我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

楊開慧為了不讓毛主席内疚,打趣他道:

“你一個大男的,就算一直守在我身邊,你能替我生孩子啊?”

整個病房,都被她風趣的話語給逗笑了。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楊開慧

毛主席看着保姆懷中熟睡的岸龍,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在他的心裡,妻子的了解也成為他事業前進下去的最大動力。

然而,沒過多久,毛主席就又一次“丢”下了楊開慧。

這個時期,在黨外,我黨面臨着嚴峻的形勢;

在黨内,毛主席在多次會議上提出要轉變工作思路。

“城市包圍農村”的蘇俄式的革命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

但在生活中,毛主席對妻子一直不放心。

他特意找來向警予,希望她能夠替自己寬慰一下楊開慧。

那是一個溫暖的午後,兩位故友,漫步在楊柳下,微風拂面。

這一刻,他們仿佛回到了過去在長沙女子中學求學的時光。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向警予

向警予把最近一年來我黨的形勢,都同楊開慧做了介紹。

當聽到好友談到我黨很多同志都慘遭國民黨反對派暗殺時,

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非常擔憂毛主席的安全。

但警予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同她講:

“毛澤東這個人啊,總是非常幸運。”

這句話才稍許寬慰了楊開慧。

在楊開慧一生的記憶中,1927年8月是一個分離和永别的日子。

黨中央委派毛澤東去長沙前線指揮秋收起義。

那是短暫的幸福時光,楊開慧靠在毛主席寬大的臂膀上。

她強忍着心中的不舍,眼淚早已在眼眶裡打轉,輕聲細語道:

“我和孩子們會在家裡等你安全地歸來。”

但誰也沒想到,這次一别,卻成為了兩人永生的遺憾。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楊開慧與毛主席

楊開慧是一位堅強而忠貞的女性。

孩子們稍長大後,她就義無反顧地投入到農民運動的組織中。

回首兩人七年婚姻,始終聚少離多,但那種彼此之間的愛,始終沒變......

一紙情書,互訴心腸

毛主席走後,楊開慧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搜集一些關于中國共産黨和毛澤東的新聞。

她開始陷入深深的思念中,但為了讓丈夫在事業上分心,

她隻能開始給自己寫信,也是給丈夫寫信,來抒發内心的相思之情。

1982年,當闆倉縣相關部門的從業人員打開這些信件,并翻開第一封時,所有的人都留下了眼淚。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發現的信件

楊開慧寫道:

“潤之,我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覺,開始想你,但我不能同你寫信,你的事業是偉大的,我願意承擔這孤獨的一切……”

當時的毛主席,早已成為國民黨反對派的眼中釘、肉中刺。

1927年底,國民黨甚至在長沙懸賞5000大洋,來抓住毛澤東。

日子悠悠轉轉,一晃就是一天,一個月或者一年,楊開慧再沒等來毛主席的消息,其他毛家人也了無音訊。

終于在1928年,楊開慧終于等到了丈夫的回信。

毛主席在信中,隐喻的表示:

“最近幾個月來,我們的生意不大好,但現在已經轉了一個地方,我們慢慢賺了回本。”

兩人的默契,讓她懂得這是丈夫在報平安。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毛主席

那天夜裡,外面忽然刮起了陰冷的風。

楊開慧在床上輾轉難眠。

她期待與丈夫的相見,但同時也不想耽誤他革命事業的發展。

在其心裡,一直在權衡,也一直在勸勉自己。

她在第二封信中,寫道“書信不可通,欲問無人語。”

不僅如此,在夜裡楊開慧做了一個很長的夢。

她回憶與毛主席的相遇、相識。

兩人都是不善表達感情的人,内心的喜歡也往往深藏在心裡。

其實楊開慧一直想要感謝陶毅,正是她的出現,才讓潤之與她最終走到了一起。

她也在回味潤之為他寫的《虞美人·枕上》,那應該是一段甜蜜的時光,現在卻一直被孤獨感所充斥。

但她并不懊惱,她覺得丈夫所做的事,是為蒼生,為人民,為民族的偉大事業。

隻不過女人總是脆弱的,她實在對丈夫太過思念。

想到這裡,她揮筆寫下了“恨無雙飛翮,飛去見茲人。茲人不得見,惆怅無已時。”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楊開慧手稿

此時,眼淚早已浸濕了書寫紙。

她能夠了解丈夫與紅軍的途徑實在太少;

加之反對派整天都在宣傳紅軍達到井岡山後的窘境,不由得讓楊開慧心中一緊。

反觀毛主席,長時間沒有妻兒消息的他,委托吳福壽到長沙的鄉間和農村去尋找楊開慧母子四人。

等吳福壽歸來後,告訴了一個讓毛主席異常震驚的消息:

楊開慧已經犧牲了,孩子們也找不到了。

其實這是長沙鄉親撒了謊,楊家在長沙當地非常有聲望。

當時反對派在長沙沒日沒夜的逮捕共産黨,很多人都将吳福壽當成了國民黨反對派的的特務。

在這之後,楊開慧同毛主席的信件來往也斷了。

一個善意的謊言,讓兩人再次斷了聯系。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楊開慧在日記中寫道:

“同你失去聯系,好像整個世界把我抛棄了一樣。”

花落花開,四季悠悠轉轉,她收到了堂弟楊開明寄來的書信。

然而,這種情況讓她更加難受。

楊開慧在猜想,丈夫是否真的遇到困難了。

她知道丈夫是什麼樣的人,對他而言,事業要比生命更重要。

隻是兩人結婚時,毛主席曾親自承諾她,今後無論在哪裡,他都會帶着自己。

楊開慧不想被丈夫丢下,但又覺得正在面臨人生的重大選擇。

她在日記中寫道:

“隻要你好好的,我的幸福就會來到。”

在1929年,她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讓她震驚的消息。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朱德

紅軍将領朱德的妻子被捕犧牲,敵人将她的頭顱割下。

她開始想象,作為革命家的家屬,如果那個被抓的人是她,自己會做出如何的抉擇?

她甚至希望,如果丈夫真遇到困難,自己可以替他去死。

楊開慧心裡也有一種信念,那就是即使被捕,面對敵人的屠刀,也不會害怕。

隻是她最牽挂的是,三個孩子的安危。

孩子是無辜的,也是稚嫩的,她舍不得孩子們。

一想到這裡,楊開慧開始了未雨綢缪的設想。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楊開明

她給自己的堂弟楊開明寫信道:

“我要開始安排一些事情。我有一種預感,有一天敵人和死神會最終到來。

但那一刻,我應該是無畏、無懼的。

所有的事情,我都不在牽挂了。

隻是母親和孩子們,我希望他們能夠好好的活下去。

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了意外,你一定要替我照看好他們。”

不幸的是,楊開慧的擔憂有一天如實的發生在了自己身上。

天人永隔,石沉大海

1930年,湖南軍閥何鍵在長沙發動了“清黨運動”。

為了抓住毛澤東和他的家人,何鍵懸賞1000快大洋。

同年10月24日,在叛徒出賣下,反對派包圍了楊開慧的家。

當時她正在為毛岸英慶祝8歲生日。

楊開慧早已準備好去迎接反對派的酷刑。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油畫:楊開慧與毛主席

因而當一個人手舉刑具,面目猙獰地問她:

“你明知法律嚴禁共産黨,你還要加入,你知不知道是什麼後果。”

楊開慧沒有一絲害怕,她擡頭,用堅定的眼神看向對方,反問道:

“你們的法律是保護人民的嗎?既然你們無法保障人民的利益,那我我們共産黨人就需要推翻你們。”

敵人見狀,隻好恐吓她道:

“進這裡的人,不褪掉九層皮,就出不去,你一個弱女子,想想你的孩子,别一個人扛下所有。”

“生與死,我選擇不了,但光明與黑暗,我卻能夠選擇。”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楊開慧

對于這些威脅,楊開慧沒有絲毫妥協與害怕。

其實楊開慧入獄後,中國共産黨通過各種途徑,想了很多辦法來營救楊開慧。

蔡元培甚至親自給蔣介石寫信,要求他釋放楊開慧。

但當時何鍵認為,如果能夠想方設法讓楊開慧主動自首,對于中共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

是以在獄中,國民黨反對派通過各種途徑,想讓楊開慧“反水”,并親自寫下同毛澤東決裂的書信。

隻是她誓死不從,絕不會做出出賣愛情、出賣革命來換取生命的行為。

何鍵被其行為激怒。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何健

忍無可忍之下,他給蔣介石寫下信件。

信中何健寫道:

“殺了楊開慧,更能威懾其他紅軍,并逼毛澤東走絕路。”

後來蔣介石親自下達了處死楊開慧的密令。

1930年11月14日是楊開慧生命的最後一天。

何鍵派出了一個班的士兵,全副武裝,将楊開慧帶出了監獄。

當刑車在觀山嶺停下,她開始意識到,這裡将是自己生命的終點。

但她并不懼怕,她一直在用沉默來表達自己的堅定,和對敵人的憤怒。

在刑場,反對軍閥舉起手槍,朝着楊開慧的背部連開兩槍。

但犧牲時的楊開慧,臉上并沒有懼色。

她目光滿樹堅韌,在死的那一刻,楊開慧的眼神狠狠地瞪了何鍵一眼。

那一年,楊開慧隻有29歲。

她在短暫的生命裡譜寫出了偉大與堅強。

由于消息的閉塞,毛主席在半年後,才得知愛妻的死訊。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毛主席

那一刻,毛主席淚如雨下。

回想同開慧的婚姻,他一直忙于革命事業,反而忽略了對家庭和親人的照顧,尤其是開慧,自己欠她太多了。

為此,毛主席揮筆寫下“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1956年,毛主席更是在悼念亡妻的詩《蝶戀花·答李淑一》中寫道: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

三年後,毛主席在闊别近三十年後回到了家鄉韶山。

對于他而言,一切都變了,很多故人也不在了。

故地重遊,毛主席再一次想到自己苦命的妻子。

他沒想到,自己的妻子是那樣堅韌,她把一個女人對丈夫所有的愛都寫在了這些寄不出的信中。

但令人痛惜的是,毛主席最終也沒能看到愛妻的信,這成了巨大的遺憾。

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情書,成主席一大遺憾,信中:潤之我想你

因為在1982年,楊開慧寫給毛主席未寄出的信重見天日時,毛主席已經仙逝了六年之久。

後記

自古戰争出英雄兒女。

在那個戰亂年代,是無數不怕犧牲、滿懷深情報效祖國的仁人志士把敵人趕出中國,守住了國家的壯麗山河,才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

而這些志同道合的愛國伉俪,更是值得人們的尊敬。

在無數個夜晚,楊開慧不再是外人眼中那個強硬的紅軍戰士,她也隻是一個思念丈夫、擔憂丈夫的妻子。

這種愛情經受了生死考驗,經過了歲月沉澱,經曆了一代又一代後人的敬仰。

參考文獻

[1]王斌.毛澤東日記知多少[J].世紀風采,2021(07):3-8.

[1]王磊,王婧,谷雨航,孫力.一封沒有寄出的紅色家書——《楊開慧寫給毛澤東的信》[J].河北水利,2021(06):78.

[1]李愛萍.斑竹一枝千滴淚 紅霞萬朵百重衣——從毛澤東的四次眼淚感受毛楊間的革命愛情之路[J].戲劇之家,2018(25):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