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丰野鹿荡发现10000年微体化石

记者3月11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去年底,专家组在盐城大丰黄海湿地野鹿浅滩进行了半个月的发掘勘探,清除了1万年以来各时期的土屑, 包括孔虫、中胚层、古代孢子花粉等微整合石,正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揭示长三角北部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宝华说,在遥远的过去,大丰野鹿是古代长江和古黄(淮)河的河口。2020年,研究院实施了国家级项目"长三角冰河晚冰期以来的古南环境研究项目",其中将野鹿作为重要的研究节点。去年12月底,团队来到野鹿,在半个月的挖掘探索中,获得了不同时期的土屑,出土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显微镜观察小生物的化石,最古老的是1万年前。

大丰野鹿荡发现10000年微体化石

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驼鹿角亚化石,2014年在大丰区定西江发现。(信息图)

"对大丰野鹿等微生物的分析旨在揭示长三角北部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研究清楚后,不仅可以更好的生态保护,还可以让人们对脚下的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李宝华透露,接下来,沿着长江三角洲北部海岸线,从东到西,经过大丰区、兴化市等地,对江苏北部的古代环境变化进行整体深入研究。

大丰野鹿都位于世界遗产黄海湿地,毗邻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群的驼鹿奔向野鹿觅食、栖息,并仰望,灰鹤、白鹳等种类的鸟类正在飞翔。夜晚,广阔的星空映照着大自然的美。在大丰管理野鹿的马连一说,该地区全年平均有238天的星空可观测,国家自动天气观测站是仰望星星的好地方,银河系安迪裘德和冬季猎户座清晰可见。

2019年,盐城黄海湿地成功申请,成为中国第十四大自然遗产,江苏省首个自然遗产,填补了中国滨海湿地类型世界遗产的空白。野鹿以保护黄海湿地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世界自然遗产的转化。2020年,野鹿被世界自然联盟的IUCN列为世界黑夜之星保护地,向世界展示了黄海湿地的独特魅力和原始的生态文化。

马连一表示,在不久的将来,野鹿准备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相关地质主管部门合作召开高级别专家研讨会,力争申报长江古、古黄(淮)河进入国家地理信息库, 进入中小学地理教科书。同时,建立了古长江、古黄(淮)河口地标,确立了中国陆地从这里到海洋的历史变迁过程,并突出竖立标志。野鹿秋千还将努力设立中国(世界)暗夜之星保护总部,目前野鹿前整个活动区融入了浓厚的科学氛围的地质和星场,建立科普基地,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做出贡献。

来源:盐城晚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