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股价暴跌14%,只出不进的B站,是被资本市场放弃了吗?

作者:香蕉库克科技

本以为市场对未解开商业“死结”的B站已经有了预期,但是一份全面不及格的业绩报,依然让B站的股价大跌。

6月9日,B站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后,盘前大跌12%,盘中又进一步暴跌14%,可见投资人对这份财报并不买账。

股价暴跌14%,只出不进的B站,是被资本市场放弃了吗?

但是在之前,B站是被大多数人看好的。因为B站年轻用户多,粘性强,而且模式好,进可以做短视频,跟抖音、快手竞争,退可以做长视频,跟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竞争,或者可以做直播,跟斗鱼虎牙竞争。

其实,B站在新的一年持续保持增长势头,日活、月活、营收均实现30%以上增长。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困在月活的瓶颈中,月活只要逼近天花板,就等于宣判该企业发展潜力“死刑”。但是,B站是例外。

财报数据显示,B站一季度的月活总量创历史新高,月活总量达2.94亿,同比增长31%。其中以移动端月活用户为主,达2.76亿,占总月活数的94%,移动端月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33%。巨大的月活总量同样带动日活用户总量的增长,一季度B站日均活跃用户数量达到7940万 ,同比增长32%。

此外,B站在一季度实现营收50.54亿元,同比增长30%。

亮眼运营数字的另一面是亏损同比扩大 85% , 毛利率连续五个季度下跌 ,这意味着只进不出的B站,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面对收入跑不赢亏损的尴尬,部分媒体发文质疑B站“砸钱换业绩”,在拥有近3亿月活的情况下,B站依然持续亏损或并没有真正打通商业模式。

从最近几个季度的财报来看,B站真正的难题在于,它想学抖快发力短视频,却放不下爱优腾式的付费会员收入,存在一定程度的战略摇摆。

股价暴跌14%,只出不进的B站,是被资本市场放弃了吗?

早在去年底,B站就上线了竖屏、短视频的内容,这些内容刚一上线,就被外界质疑为“抖音模式”。B站原本想把短视频内容自然地融进首页,让更偏好短视频的用户,在B站也能很熟悉地切入到那种不费脑的“抖音式”杀时间模式,以此来提升用户粘性。上线不足一年,DAU 渗透就超过了20%,并在用户点赞的比例上达到了30%。

但此举遭受众多B站老用户的诟病和反对。在长视频的内容增值模式和短视频的广告模式之间,B站仍在努力试图找到平衡,既想要坚持自己原先横屏、有长度和深度的内容调性,又想要竖屏、短平快的内容,去学习抖音模式吸引更多的用户,增加粘性和获得不错的广告营收。尽管实现超过20%的渗透率,看似取得不错的成就,但失去了原来“初心”B站,失去了不少老用户。

所以,去年以来被B站寄予厚望的竖屏模式,仍未能驱动商业化效率发生“质变”。

一方面,广告业务环比下滑34.44%,另一方面,电商及其他业务营收环比下滑39.87%。广告和电商两个引擎的“熄火”,这意味着B站收入引擎转换的短暂受挫。

B站不仅在盈利问题上焦头烂额,危机还有成本支出。

无论是大幅飙升的游戏研发费用,还是一直高居不下的收入分享支出,都成为拖累B站“扭亏”的成本黑洞。

体现在财报之中,一季度自制内容成本占B站收入的15.2%,收入分享支出则占到收入的42.5%,B站成本结构与爱优腾截然不同。收入分享支出的不断攀升,表明B站对创作者一直都很“慷慨”。

股价暴跌14%,只出不进的B站,是被资本市场放弃了吗?

4成营收发给UP主,但是UP主们却在喷B站消减分成。从3月份开始,许多B站UP主都反映创作激励严重下降,幅度高达30%-80%,部分视频分区创作激励更是从3元/千次下降到了0.6元/千次。虽然不排除这是B站的一种内容调节手段,但也意味着在“降本增效”的主旋律之下,收入分成是另一个B站“开刀”的地方。

成本加剧和不挣钱的痛点,正让B站回归凡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