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俄乌冲突第106天,世界又有3个“想不到”,沙特希腊“背刺”美国

作者:志宏教授

一转眼,俄乌冲突已进入第106天。

在过去的3个多月时间里,我们见证了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泽连斯基会理直气壮地向西方“乞讨”、没想到“卢布结算令”盘活了俄罗斯经济、没想到“散装欧洲”比想象得更加松散、没想到美国竟然会制裁俄罗斯的猫……

6月9日这天,又发生了3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俄乌冲突第106天,世界又有3个“想不到”,沙特希腊“背刺”美国

第一个“没想到”,沙特拒绝“选边站”,美国“背刺”欧洲。

上周四,欧佩克+举行视频会议,沙特和其他产油国终于同意增产,从7月开始增产65万桶/日。在这背后,是拜登政府长达数月的施压,因为美国暴涨的油价严重削弱了民主党的支持率。

但相比之下,同为欧佩克成员国的俄罗斯,却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减产300万桶/日,这意味着沙特等国的“增产”完全不足以填补缺口,美国油价还得涨。

当然了,沙特终究没有“落井下石”,沙特阿美公司决定对亚洲、北欧和地中海国家上调油价时,特地强调对美售价不变。

只是,这对莫斯科而言却是好消息,因为这让俄石油在亚洲更具价格优势,能够获得更多的订单。但在美国看来,收入不减反增的俄罗斯,势必在俄乌冲突中坚持更久。

俄乌冲突第106天,世界又有3个“想不到”,沙特希腊“背刺”美国

于是乎,美国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继续让俄石油进入国际市场,唯一的前提是限制俄石油的价格,以免莫斯科在油价上涨中大幅获利。

可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美国想低价收购俄石油的借口罢了,目的还是调节国内油价。与此同时,美国说不定抱着“低买高卖”的心思,最终让欧洲盟友买单,自己则在幕后大发“战争财”。

第二个“没想到”,伊朗“报复性”扣押希腊邮轮后,希腊法院服软了。

6月8日,希腊的一家法院推翻了此前的一项裁决,该裁决允许将一艘被扣押油轮上的石油移交给美国。

这艘名叫“佩加斯”号的油轮,是在今年4月于爱琴海上被希腊扣押,当时其悬挂着俄罗斯国旗,载有11.5万吨伊朗石油,还有19名俄罗斯籍船员。

俄乌冲突第106天,世界又有3个“想不到”,沙特希腊“背刺”美国

关于扣押的原因,希腊方面并没有明确指出,也许是因为油轮载有伊朗石油,或者是因为油轮属于俄罗斯。但无论是哪种原因,都和美国的制裁有关。

事情发生后,伊朗斥责希腊的行为是“海盗行为”,并在5月份扣押了2艘希腊油轮,其上载有2名希腊公民,事后同样被希腊指责为“海盗行为”。

可如今,希腊方面似乎打算向伊朗“服软”了,尽管推翻裁决一事有可能被希腊政府和美国出手阻止,但这件事的发生,本就透露着不同寻常的意味。

因为就在同一天,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在维也纳开幕,以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为首的部分成员国推动通过了一项理事会决议,要求伊朗立即采取行动,遵守所谓的“指示”。

正如伊朗所言,这份决议其实是一个政治性、不正确且非建设性的决议,根源在于美西方试图对伊朗施压,迫使其在伊核谈判中让步。

俄乌冲突第106天,世界又有3个“想不到”,沙特希腊“背刺”美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希腊的这个法院竟然“歪打正着”地破坏了美西方对伊朗的孤立,这恐怕是拜登政府也没有想到的吧?

更关键的是,在俄乌冲突这件国际大事上,伊朗也罕见地出了“风头”。伊朗总统莱希在当天和俄总统普京通话时表示,伊朗愿意尽己所能地协助解决这场战事。

显然,无论是伊核谈判,还是俄乌冲突,美西方对伊朗的步步紧逼,只会将俄伊两国推向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第三个“没想到”,美国的天然气港口爆炸了。

6月8号上午11时40分,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处天然气出口港发生爆炸,爆炸设施属于美国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公司——自由港天然气公司。

据悉,这座港口是美国七大液化天然气出口港之一,共计接收约20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仅在今年1至4月份就向欧洲供应了75%的液化天然气。

俄乌冲突第106天,世界又有3个“想不到”,沙特希腊“背刺”美国

毫不夸张地说,一旦这座天然气港口停摆,半个欧洲都要“抖三抖”。果不其然,由于该港口因火灾至少需要关闭三周,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应声而涨,英国天然气期货价格更是飙升33%。

与此相反,美国本土生产的天然气既然无法外销,其国内价格自然一路下跌,7月交割的天然气期货价格在一天内就跌了6.4%,中止了一度创下13年新高的美国天然气价格。

对美国而言,这也许只是少赚点钱、晚赚点钱的问题,但对欧洲而言,这是事关本国经济、能源安全的头等大事。

每个欧洲国家都难免心存疑虑:将能源安全寄托在美国身上,真的可靠吗?

相比之下,通过管道运输的天然气不仅价格更低,而且安全性更高。从美国运来的液化天然气,在美国港口“装船”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欧洲港口“卸货”时同样存在风险。

俄乌冲突第106天,世界又有3个“想不到”,沙特希腊“背刺”美国

再加上LNG船只运输液化天然气的高昂运费,欧洲民众明明掏出了更多的钱,却没能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难道是因为美国的天然气有“民主”加成,所以燃烧后释放的能量更多吗?

总之,俄乌冲突进一步激化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出出好戏轮番上演之后,也让国际社会看清了国家博弈的本质,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为实现俄乌和平谈判、尽早停火做出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