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不得不提每年均吸引众多本地及海外选手参加的香港最具规模龙舟竞赛的举办地。
香港岛南区的海滨小镇:赤柱!
据说该地以前海盗猖狂,不但常遭劫掠也有海盗筑巢而居,客家原居民称该地为Chek Chu「贼处」,客家语「贼处」后来转为带客家口音的粤语「赤柱」。
也有传说这里种满了木棉树,高大的树上长满了火红的木棉花,远看犹如一根根赤红色的巨柱,因而得名「赤柱」。
其英文名 Stanley 则来自前英国首相史丹利勋爵(Lord Stanley)。

最早期的比赛,一直是在赤柱湾(即天后庙及今美利楼对出)举行。地理位置便利,社区节日气氛浓厚。但考虑到旧地点风浪大,公共设施不足,到20世纪70年代(1970)比赛才移往赤柱正滩。
20世纪60年代是赤柱发展的转折点。 1961年,十级台风「玛丽」袭港,赤柱受到台风的破坏,多间木屋被摧毁,政府从此开始发展赤柱,兴建玛丽新村安置灾民。由于赤柱有大量外国人居住,华洋杂处,并且赤柱风景秀丽,逐渐成为一个知名旅游景点。
赤柱景色优美,充满异域风情,吸引不少外籍人士聚居。除了外国人,著名歌手邓丽君在香港的故居也选址在赤柱,别墅占地7千多平方呎,浅绿色的两层楼洋房配上欧风大花园,成为不少歌迷朝圣之地。
赤柱有不少特色建筑,其中位于赤柱大街2号的八座相连中式小屋,临海而建,属客家建筑风格,俗称「八间屋」。其由砖块叠砌而成,传统的尖顶瓦片屋顶,楼高一层,窗框及大门统一地漆上绿色。
「八间屋」已获评为香港历史建筑,但仍有人居住其中。
「八间屋」属于香港为数不多仍有人居住的历史建筑。据了解,小屋建于一九三一年,当时的政府为加强海岸防卫,在赤柱黄麻角山上收地,以兴建军营,即赤柱炮台,需要迁走山上的八户客家原居民,所以在海边兴建八间小屋,作安置他们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