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文搞清古印度佛造像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作者:古玩一卒

众所皆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佛造像自然也起源于古印度。而中国佛造像就是受古印度佛像影响而产生的,至今中国仍然保存有为数不菲的古印度佛造像。因此了解古印度佛造像对于掌握中国佛造像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本文就对其进行简介,希望能对各位藏友有所帮助。

一、古印度佛造像的产生

公元前6世纪,佛教诞生。由于其推广教义时采用了大众化的语言,让人感到亲切且容易接受,因此得到了大范围的传播。

公元1世纪,受古希腊雕塑艺术的影响,古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jiān tuó luó)地区产生了最早的佛像!

随着佛教在孔雀王朝、贵霜王朝、笈多王朝和波罗王朝的推广和传播,古印度佛造像艺术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在各时期形成了诸如犍陀罗风格、秣菟罗(mò tù luó)风格、笈多风格和波罗风格等特色鲜明的佛造像风格。随着佛教的不断传播,这些造像风格与传入地的雕塑传统和审美取向相结合,形成了佛造像的不同地域风格。

二、古印度佛造像的不同地域风格及特点

1、犍陀罗风格

犍陀罗地区,位于古印度西北部(今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部),是中亚通往印度的必经之地。犍陀罗是古印度十六列国之一,曾为古波斯帝国的一部分,希腊亚历山大帝国曾占领此地,阿育王也曾派佛教徒来此传播过佛教。公元前2世纪,希腊人于此建立了大夏国(Bactria)。公元1世纪,大月氏人在此建立了贵霜王朝,定都犍陀罗一带,所以犍陀罗文化结合了古波斯、古希腊、古印度与中亚草原文化的精华!

公元1世纪,贵霜王朝时,犍陀罗地区出现了最早的佛造像!

贵霜王朝时代是犍陀罗艺术的鼎盛时期,犍陀罗地区曾为希腊文化殖民地,便仿照希腊、罗马雕刻神像的手法,以西方人体写实的形式雕刻佛像,因此,犍陀罗地区的佛造像,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佛造像是结合了佛教文化和希腊文化而诞生的。

特点

犍陀罗风格的佛造像,其发髻多为波浪式,深目高鼻,穿着通肩大衣,具有浓厚的希腊化雕塑风格。其雕塑材质多为页片岩。

影响

公元5世纪末,受战乱影响,犍陀罗地区佛造像逐渐消失,其艺术风格在斯瓦特地区(犍陀罗地区北部,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谷地区)和克什米尔地区(喜马拉雅山西段)得到继承,并衍生出新的艺术风格。

同时,由于造像艺术的发展加速了佛教的传播,对中国的佛造像的产生也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犍陀罗风格的佛造像艺术,沿丝路由西域向东传播,是为北传系统;加上中印度的秣菟罗艺术,由南方海路向东传播,是为南传系统。两种艺术南北行进,相互影响,对于日后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及中国佛造像的形成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典型器

一文搞清古印度佛造像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释迦牟尼佛,3至4世纪

一文搞清古印度佛造像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释迦牟尼菩萨像

上图这尊犍陀罗佛造像素净圆形头光,菩萨右足微屈,站立于刻有五叶花纹样之底座,此纹样或许来自中亚波斯文化的影响。右手舒五指、左手执物,上身袒露,下着腰衣,天衣流畅写实,希腊罗马式披袍,衣褶厚重,刻纹细腻。足下鞋履或称罗马鞋,亦来自希腊文化的影响,鞋带上豪华的钉扣和连珠等装饰,为当时贵族盛行的饰物装扮。从菩萨的装束及面目、体态来看,其华贵特征带有西方太阳神阿波罗的风采,显出希腊雕像的影响。释迦菩萨出生于贵族之家,此菩萨像无疑是悉达多太子成佛前菩萨装扮的完美体现。

一文搞清古印度佛造像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弥勒菩萨立像,4-5世纪

上图这尊弥勒菩萨立像,有圆形头光,头光两侧跪着二供养人。束发型发式,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持水瓶,耳垂佩戴厚重耳环,胸前佩戴四重饰线,站在方形底座,足下亦着鞋履,正面底座方柱中间有一坐佛及左右二胁侍。四重胸饰,第一重是颈饰,是一宽带首饰,代表古印度婆罗门贵族的身分;第二重是二股一束披挂于右肩上较简单的饰线;第三重是斜至右胁,挂有数个小盒状之“婆罗门饰线”;第四重是两端饰有瑞兽头,口衔宝珠状圣物盒,由数股线状组合而成之厚实U形“圣线”。菩萨上身袒露,肩披天衣,下着腰衣,裙裳系带纽结,刻划写实。此造像有弥勒菩萨的二大特征,束发型与持水瓶,束发型是简洁打一发结自然下垂,是古代婆罗门的发式。弥勒菩萨因其出身婆罗门,故其发式为婆罗门之束发型,并持婆罗门修行者的水瓶标志。

(1)斯瓦特风格

斯瓦特位于犍陀罗地区的北部( 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谷地区) , 属古犍陀罗地区,在中国文献中被称为优填国、乌苌、乌仗那。在斯瓦特河谷地区发现的佛教雕塑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 被称为斯瓦特风格。6世纪以前斯瓦特地区的佛教造像作品主要受犍陀罗和笈多风格的影响。自6世纪始, 斯瓦特地区的佛教造像向独立的艺术形式发展, 既吸收了犍陀罗、笈多艺术风格, 又与中亚艺术结合为一体, 形成了独特的斯瓦特风格。

1)特点

斯瓦特地区的佛造像立体感较强, 样式简单, 注重细部刻画, 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犍陀罗造像的遗风。

斯瓦特风格的造像一直延续到10世纪, 对克什米尔和中国西藏西部地区造像具有一定影响。

2)典型器

一文搞清古印度佛造像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高13厘米 国家博物馆藏

此尊造像为螺发,椭圆形脸,双目微睁,嘴唇饱满,神态静穆端庄。身着通肩袈裟,左手牵衣角,右手施与愿印,结跏趺坐于椭圆形莲座之上。莲座为深束腰,莲瓣大而饱满,这是斯瓦特地区常见的莲座形式。释迦牟尼佛的袈裟质感厚重,保留了犍陀罗艺术的特点,但袈裟排列规则的衣纹线条却是笈多风格的体现。

一文搞清古印度佛造像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铜弥勒菩萨坐像 9世纪 高37.5厘米 国家博物馆藏

弥勒菩萨头戴三叶冠,头后部的发辫呈联珠状。面庞丰满,双目嵌银。袒上身,下着裙,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左手执净瓶,右手上举至肩。莲座为椭圆形深束腰仰覆莲,莲瓣饱满、舒展,是7 - 9世纪斯瓦特造像的流行样式。弥勒以净瓶和宝塔为主要标识。

弥勒是大乘佛教所说的“未来佛”之一,有菩萨和佛两种身形。成佛前的弥勒着菩萨装,头戴宝冠,身饰璎珞,结跏趺坐,这是根据《弥勒上生经》中所述其住在兜率天作为补处菩萨的事迹而来。成佛后的弥勒着佛装,这是根据《弥勒下生经》中所述,弥勒于56亿7000万年后降生在娑婆世界,继释迦牟尼之后成佛。

(2)克什米尔风格

克什米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段, 中国古文献曾称为迦湿弥罗、罽宾等。这里是古犍陀罗的一部分,曾是西北印度的佛教中心。该地区造像源于犍陀罗艺术,并受到笈多时期秣菟罗风格和萨尔纳特风格的影响。6世纪开始,克什米尔地区开始独立创作本地风格的造像,到7-8世纪,形成了克什米尔风格。

1)特点

其佛像特征是脸型长圆,眼睛在脸部的位置十分突出,眼大无神,似吃惊状。眼、唇、白毫等部位用银、红铜装饰。造像身躯饱满,多着袒右肩或通肩袈裟。袈裟轻薄贴体,仅在衣缘处刻出衣纹。造像的头光和背光运用较多,常见为镂空形状。矩形台座是克什米尔造像的特征,以立柱式的隔栏或力士托举形象为主。克什米尔地区佛教造像多以黄铜制作,精工细琢,对中国西藏地区的造像有深刻影响。

  1. 典型器
一文搞清古印度佛造像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国家博物馆藏8世纪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此尊造像面相方圆, 脸部泥金, 眼嵌银, 唇镶红铜。左手执衣角,右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矩形台座上。台座由力士托举、左右双狮护法。释迦牟尼佛身着袒右肩式袈裟,袈裟紧贴身体,无衣纹,这是笈多风格的特点。

7世纪以后克什米尔地区创制了独特的矩形狮子台座形式,两只憨厚的狮子中间有一个力士双手支撑台座,座上放置坐垫。

一文搞清古印度佛造像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国家博物馆藏11世纪铜宝冠释迦牟尼佛坐像

释迦牟尼佛头戴三叶宝冠,双目和白毫嵌银。身着天衣,衣褶流畅,身饰华丽璎珞。双手结说法印,结跏趺坐于矩形台座上。台座正面有四根柱子,中间为力士托举,两侧是狮子护法。佛像身后有头光和背光,背光外缘为火焰纹,内为梅花纹;头光外为火焰纹,内饰联珠纹。造像的嵌银技法与葫芦形背光形式是克什米尔地区造像特点。

这类宝冠佛的出现与密教形成有关。密教是印度佛教、印度教和印度民间信仰融合的产物,以咒术、仪轨和世俗信仰为主要特点,宣扬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和心作观想(意密), 三密同时相应可以即身成佛。在密教出现以前,佛像仅穿袈裟,不佩戴任何装饰品。7世纪以后密教形成,佛像开始追求奢华的装饰,不仅戴上了宝冠,还在身体各部位佩戴华丽贵重的装饰品。宝冠佛的形象后来传入中国西藏、印度西北部和中亚地区。

2、秣菟罗风格

秣菟罗,是梵语Mathurā的音译,又译作马图拉、马图蜡、摩度罗等,义译为蜜善、孔雀,位于古印度南部,今新德里东南地区,恒河中游西北部,是印度古代十六大国之一苏罗西那(Śūrasena)的首都,地处古印度与西方通商之路上,也是古印度的艺术文化中心。

秣菟罗地区,是贵霜王朝统治时期重要的佛教中心。1世纪末,受犍陀罗风格影响,秣菟罗地区也出现了佛像雕塑。

特点

由于秣菟罗地区印度本土文化传统浓厚,故其造像风格承继了传统印度的薄衣贴体、宽肩厚胸、螺发丰颊、波浪衣纹等造型特征,以印度本地人为模本,显现出人体的生命感和力量感,具有强烈的印度本土艺术痕迹。其材质多为黄斑点红砂岩。

这与犍陀罗佛像衣质褶纹厚重粗犷、沉静内省的风格形成强烈对比。

秣菟罗地区的造像风格大部分内容被后来的笈多风格吸收。

秣菟罗造像艺术又有贵霜时代和笈多时代之分,各有其不同的造像特色。

(1)贵霜时代的秣菟罗造像艺术

此时期的造像仍有希腊文化的影响,犍陀罗造像风格对其也有影响,只是秣菟罗印度本地传统较为浓厚,外来影响不显。加之气候炎热,衣着单薄,风尚上崇尚肉体,在此影响下,秣菟罗造像的大衣较犍陀罗造像的薄透,躯体凸显,衣纹上常见有凸起的楞状,上加刻阴线。

一文搞清古印度佛造像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菩萨像 2世纪,法国集美博物馆藏

一文搞清古印度佛造像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佛陀坐像 3世纪,印度秣菟罗博物馆藏

(2)笈多时代的秣菟罗造像艺术

笈多王朝是印度佛教艺术的黄金时期。

笈多时期的佛教造像,把犍陀罗和秣菟罗的差异性相互融合并转变,将西方的写实与造型,融入传统印度特有的本土艺术典型中,以完美纯粹的艺术手法和雅致鲜明的民族特色,创造了新的佛教造像样式。同时也由于其创造了印度佛教雕刻艺术的巅峰时期,故也可将其单独列出,称为与秣菟罗风格并列的“笈多风格”。

特点

笈多时代的造像艺术最主要兴盛时期是在四至五世纪。在此时期,印度的佛教艺术中心,转移到了秣菟罗和萨尔那特(鹿野苑)地区。

1)秣菟罗地区造像特征:薄衣贴体、波浪衣纹(见下图)。

一文搞清古印度佛造像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5世纪笈多时代的秣菟罗地区佛立像

2)萨尔纳特(鹿野苑)地区造像特征:湿衣贴身、无衣纹(见下图)。

一文搞清古印度佛造像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5世纪笈多时代的鹿野苑地区佛坐像

二者单纯完美的理想化造型,均充分表现出印度本土古典主义的艺术特质。

3、笈多风格

笈多王朝曾统治北印度、中印度及整个恒河流域,是印度佛教的全盛时期,同时也是佛教造像艺术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吸收和继承了犍陀罗艺术风格和秣菟罗艺术风格,创造了垂范后世的笈多风格。

当时的佛教中心在秣菟罗和萨尔纳特(鹿野苑)地区,两地造像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分别形成了笈多时代的秣菟罗风格和萨尔纳特风格。

笈多风格影响深远,中亚、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佛造像都深受其影响,中国佛造像也受到其深刻的影响。(详见上节“笈多时代的秣菟罗造像艺术”)

一文搞清古印度佛造像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4-5世纪笈多时代秣菟罗佛立像

上图这尊4-5世纪笈多时代的秣菟罗石雕佛立像,具有笈多时代的秣菟罗造像风格,佛高发髻、螺发右旋,眼部雕刻细腻,鼻梁高隆笔直,表情端严典雅。方形长耳,下巴圆润,下唇宽厚,具印度人的相貌特征。宽肩厚胸,身材魁梧,右膝微屈、重心落在左脚,略显动态,佛足外侧各有一身合掌跪拜的供养人。着通肩式袈裟,轻薄贴体从双肩至胯间垂下,阳刻重重隆起“U”形波纹,透过薄衣微妙表现袈裟内着裙之腰带,显现健壮的体型,比例舒展匀称,造型准确生动,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佛头光图案富丽,纹饰精美,由内向外刻有多重同心圆,由中心依序饰莲瓣形图案、放射状纹饰、卷草纹、扭转花环、联珠纹和连弧纹等纹样,华美繁复。

造像整体呈现出一种气度雍容、沉稳典雅、和谐平衡的古典美感。

一文搞清古印度佛造像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5世纪笈多时代的萨尔纳特风格佛立像

(4)波罗风格

东北印度地区主要指今印度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国一带, 这里曾是印度佛教密教的造像中心。公元7—1 3 世纪, 波罗王朝(约750—1150年) 统治这里并创造了印度佛教造像艺术的最后辉煌——波罗风格。

特点

波罗风格是在继承了笈多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本地特色而形成的。其造像面貌具有印度人特点,上眼睑突出,眼大有神,嘴唇丰厚。其造像姿态秀美,身材曲线流畅圆润,薄衣贴体,仅在肩部、腿部刻画简单的线条。

东北印度佛教造像风格对中国的佛造像具有一定影响。

典型器

一文搞清古印度佛造像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12世纪波罗风格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

此尊造像面相方圆,大眼、直鼻、宽嘴。身披袈裟,袈裟轻薄贴体,边缘饰凸起线纹。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触地印,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薄衣贴体与高大的台座是东北印度波罗风格的体现。

一文搞清古印度佛造像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12世纪波罗风格铜阿弥陀佛坐像

此尊造像为高发髻,头戴三叶冠,冠带上扬。肩披帛,帛带沿臂上扬,身饰项圈、璎珞和臂钏。双手结禅定印,捧宝瓶,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莲座下为折角高须弥座,这种须弥座样式源于犍陀罗地区,常见于东北印度地区造像中。

阿弥陀佛在五方佛中居西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属莲华部,主妙观察智,佛教中的长寿神多与其有关。

结语

综上可知,古印度佛造像共分为犍陀罗风格、秣菟罗风格、笈多风格及波罗风格四种。

其源流可以归纳为犍陀罗及秣菟罗两大流派,因笈多风格可看作秣菟罗风格的一个分支,而波罗风格又是在笈多风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可归为秣菟罗风格。

这几大风格或流派相互影响,推进了佛教和佛造像艺术的发展,并对中国佛造像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