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然而拥有今天的成就并不容易,从人类诞生之初到现在,历经了开疆拓土,工业制造,书写文明等艰难探索才拥有了现在的生活。瀚无垠的海洋一直是人类探索的目标,但是它也充满着未知的风险。
古往今来有无数的探索者被大海吞噬,到了工业时代,人类的造船技术变得更加成熟,泰坦尼克号的诞生让人们再次看到了开拓大海的希望,可惜的是,这艘旷世巨轮终究没能逃过风暴,最终沉入茫茫海底。至今距离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已经过去了百年光景,可奇怪的是从未有人想过打捞它,这是为什么呢?

泰坦尼克号诞生于1912年2月,当时的美国为了树立在国际航运市场上超前的地位,便提出了制造一艘超级巨轮的想法,其后交给知名的造船公司动工,历时三年最终完成,1912年四月,泰坦尼克号开始了它的首次航行,消息一经发出便引起了各国媒体的注意。
由于它庞大的体积,美国称它为“永不沉没”的船,无数人对它寄予希望,正式航行那天更是一票难求,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它在航行时撞上了冰山,船体严重受损,最终断裂成两截沉入大海,这次海难也成为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海上事故之一。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引起了轩然大波,无数人都盼望着能将它打捞上来,可通过专家细致的研究后发现根本不可能做到。
首先是船体的重量问题,泰坦尼克号本身的体积十分庞大,且构造十分复杂,因为是撞毁沉船,所以残骸分布得十分广泛,想要集齐十分困难,人类利用深海探测器所确定的位置船体位置是泰坦尼克号整体的轮廓。
虽说它丢失了很多部件,可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想要打捞上来就必须使用一艘比它更大的游轮,如此一来,耗费的人力物力是不可估计的,人类实在没有必要为了一搜沉船耗费这么多的精力。
其次是成本问题,纵使人们斥巨资将它打捞上来,后续的维护费用也是天价,据计算,从打捞到保养,所需要的成本远远超过当年制造的成本,思虑再三后,人们最终放弃了打捞。
最后是时间问题,在泰坦尼克号沉没的那个年代,人们的技术不足以将它打捞起来,而现在它已经在海底沉睡百年,它的部件早已经被海水腐蚀殆尽,现在的它脆弱无比,经不起任何的碰撞,如果强硬打捞起来的话,极有可能还没有离开海面就解体破碎。
如今的泰坦尼克号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人们只能从黑漆漆的轮廓中依稀辩驳出它的身影,遗憾的是,它的腐蚀依旧在加剧,终有那么一天,它会完全消失在茫茫海底。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令世人惋惜,但是悲剧的发生也不全是天灾的原因,它本身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当时的西方国度狂妄自大,泰坦尼克号的诞生成为了他们向世界炫耀的筹码,因为盲目自信,所以它的试航时间非常短暂,对于船体并没有进行仔细的排查和维修。
而且船上的很多物品都不是新品,大多都是旧物,并且由于官方当年的过度吹捧,使得人们争相上船体验巨轮,最终让只能容纳1178人的船,硬生生挤上了2224人。后来根据模拟计算,专家得出结论,即便泰坦尼克号没有撞上冰山,结局也是必然沉没。
现在提起泰坦尼克号,大多数的想到的都是詹姆斯卡梅隆导演1994所执导的同名电影,影片中男女主的爱情感动了无数人,也让大众对于泰坦尼克号产生了关注和好奇,只是现实中并没有电影那么美好,泰坦尼克号在现实中的幸存者只有六人,如今都已悉数离去。
结语:人类如今的造船比起百年前已经进步了很多,但无论技术发展的怎样高超都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完善每一个细节,认真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后人也要时刻牢记历史,从中吸取教训,继而为科技谋求更好的发展,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会到达更高的水平,制造出更先进的设备和船只,不再让泰坦尼克号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