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女人物上官婉儿,上官婉儿的传奇人生

作者:致惜你的人

上官婉儿(公元664-公元710) 历史女人物上官婉儿

别名:上官昭容,小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出生日期:公元664年

逝世日期:公元710年7月21日

职业:诗人,政治家,皇妃

主要成就:谏言提高妇女的社会、政治地位

主要成就:设立修文馆、增设学士 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

代表作品:《彩书怨》、《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等等

祖父:上官仪

丈夫:唐中宗李显

情人:崔湜、武三思

谥号:惠文

历史女人物上官婉儿,上官婉儿的传奇人生

图片:上官婉儿跟在武则天身边剧照

上官婉儿的传奇人生。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宰相”上官婉儿的传奇人生。公元664年,患病的唐高宗李治不满皇后武则天专权,欲与宰相上官仪联手废黜武后,结果事败,上官仪被杀,襁褓中的孙女上官婉儿随母一起被抓入宫中为奴。上官婉儿从小在宫中饱尝艰辛,却在母亲的悉心教育下成长为秀外慧中的少女,并偶然被武则天赏识,后历经磨难,成为武则天倚重的左膀右臂。

武则天是名垂千古的女皇帝,人们看到他光芒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她身后的另一位女性-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和她的主子则可以称为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有一个智慧的女人。

这上官婉儿和武则天其实是有很大关系的,婉儿的老爷爷就因曾经替高宗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而被武则天杀头,尚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儿和她母亲免为一死,但被发配到掖庭宫。这掖庭宫也就是当时宫女居中和犯罪官僚家属妇女发配入宫劳动之处。

仪凤二年公元677年的时候,14岁的上官婉儿已经出落的秀美年轻盈,加上天生聪明,过目成诵,文采过人,简直是女人中的极品尤物。同年,武则天举办了一场殿试。当场命题,其依题著文,没想到上官婉儿,文不加点,一气呵成,武则天爱才,哪想得到她是罪臣之后。

从那以后武则天将上官婉儿倚为心腹,甚至与她的男小秘张昌宗谈情说爱也不避讳,但是恰恰是上官婉儿看着张昌宗也心动了,张昌宗也渐渐喜欢上了她,有一天被武则天发现了,武则天当场拔出金刀,直接插入上官婉儿的发髻里划伤了她的左额,这下敲山震虎可把上官婉儿吓坏了,反倒坚定了上官婉儿跟武则天的决心,放弃了爱情。

以后,上官婉儿对武则天死心塌地,曲意迎合,更讨武则天欢心,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开始,武则天又让她参与处理奏章,甚至让他草拟罢免书。

历史女人物上官婉儿,上官婉儿的传奇人生

图片:上官婉儿献上诏书剧照

上官婉儿死的真相缘由‬

上官婉儿,唐朝时期十分有名的才女,也是大陆历史上唯一一位权力地位达到了宰相的女性历史人物。上官婉儿有才华,有美貌,可以说是真正的才貌双全,深得武则天和太平公主信任,但是她的结局却并不好,正史记载被李隆基杀死,不过还是很多人对上官婉儿怎么死的真相有不同猜测。

上官婉儿在武则天时期是十分受到武则天信任的,上官婉儿的才华那绝对是少有人赶得上的,因此也是大陆四大才女之一。上官婉儿在服侍武则天的时候可以说是每件事都迎合了武则天的心思,所以在此期间,上官婉儿的权利地位也是达到了顶峰,按照地位来说,上官婉儿就相当是女宰相了。

后来武则天退位了,上官婉儿又投靠了韦太后,韦太后也是一位想当武则天的女人,但是她没有武则天的本事,不久就被李隆基解决掉了,李隆基大家也十分熟悉,就是后面的唐玄宗。李隆基在杀死韦后后,上官婉儿相迎,并且还说自己其实是帮着李隆基的,但是李隆基不相信,直接将她杀死了,就连太平公主劝也没有用。

那么李隆基为什么不愿意放过上官婉儿了?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官婉儿站错了队,李隆基是李家血脉,自然支持的就是自己和李家,但是反观上官婉儿,不管是在武则天时期还是在韦后时期都是在排斥李家,这是李隆基不能忍的。再一个就是上官婉儿墙头草的行为也是李隆基不能忍的,事实证明李隆基是对的,看看后面太平公主反叛就知道了。

所以说上官婉儿其实死因就是自己站错了队伍,要是从武则天倒台之后就扶持李家,那么自己也不会这么惨。李隆基虽然杀死了上官婉儿,并且认为上官婉儿是一位淫乱祸害宫廷的人,但是对于上官婉儿的才华还是十分认可的。这从后面专门搜集上官婉儿的一些作品就可以看出来。

历史女人物上官婉儿,上官婉儿的传奇人生

【志盖】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

【墓志】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

【译文】

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

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

玄妙的道,天地得到它就化成人形;气得精华,自然得到它就形成人的见识和才能。上天造人,就如同揉和黏土,制作陶范用来铸造器物,道得聚合消散、气的运行停息,往往不能齐备于一人之身。一旦齐备于一人之身,那么他一定是空前绝后、千载难得一个的人才。

婕妤姓上官氏,是陇西上邽人。她的祖先是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在男子一脉,到了春秋时做了楚国的上官大夫,因此得到上官氏为姓,并代代相传。在女子一脉,到了西汉出了一位汉昭帝的皇后,家族的显贵功勋从此源源不绝。婕妤的曾祖父上官弘,做过前隋滕王杨瓒府上的记室参军﹑襄州总管府属﹑华州长史﹑会稽郡赞持﹑尚书比部郎中。和谷城公吐万绪一起平定南朝,被授予通议大夫。他学识渊博,文风多变。作为隋炀帝的门客入侍,政治上肃清江南的世家大族;持剑出征,军事上扫平了南朝残留的不祥之气。

婕妤的祖父上官仪,是我朝晋王府参军﹑东阁祭酒﹑弘文馆学士﹑给事中﹑太子洗马﹑中书舍人﹑秘书少监﹑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赠中书令﹑秦州都督﹑上柱国﹑楚国公,食邑三千户。 他的文才如海涛汹涌澎湃,他的道德如崖岸高耸。他是可以磨成良弓的木材,是可以磨成利剑的精铁。他博闻强识,哪怕是不入流的书籍也一一读完,使天下几乎无书可读;他文采斐然,笔法多变,如烟霞幻化莫测,成为天下文章宗主。他在官位上平步青云,在朝堂上为君王献谋划策。他为君王谋划时高瞻远瞩,他辅佐君王理政时独当一面。同僚和下属,争着来咨询和探望他;而上官氏的宅第辉煌壮丽,上官氏的荣耀代代相传。他富有却不追求奢侈,显贵却不忘贫贱之交。活着的时候有美名,皇上嘉奖的诏书摆满华丽的屋子;死了之后还能拥有皇上的垂爱,追封他的玺诰下达九泉。

婕妤的父亲上官庭芝,担任左千牛卫,出身是周王的府属。他是人才中的佼佼者,是士大夫中的第一人。他审时度势,在宫中以侍奉皇上为重,所以谨言慎行,不多说一句;在朝堂以讨论国是为先,所以能言善辩,侃侃而谈。他像万寻大树一样孤高,弘扬我朝大国风范;他像千里马一样出类拔萃,声望闻名远近。可惜他受到楚国公不幸命运的牵连,被解除官职,剥夺官服,辞别皇上,逐出京城,父子二人一起被流放,一起在忧惧中辞世。平反之后,朝廷追赠他黄门侍郎﹑天水郡开国公等官爵,食邑三千户。朝廷派人到流放之地寻访他的遗骨,可惜连裹尸的藤席都没有找到。只有他当年写作的诗文,还藏在宫中的秘府。

婕妤,她的美好贤淑得自上天的恩赐,她的贤德明智有赖神明的相助。她生长在诗书的花园中,随手拾取其中的精华。她以文墨作为织布的机杼,纺织出如锦绣一样精美的诗文。她十三岁就成为才人,书法精妙,精通各家书体,能力出众,急才比流星还迅速。先帝中宗拨乱反正,除旧布新,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继承李唐大统。神龙元年,册封婕妤为昭容。此时韦庶人(韦后)玩弄君权,动摇皇位,指使奸佞之臣接连挑拨,想要先帝立爱女勃逆宫人(安乐公主)为皇太女。勃逆宫人也暗中谋划,想自立为帝,封贼党为臣子。昭容十分悲伤,极力进谏,迫切地表达自己的忠诚,乞求先帝发布诏令,除掉乱党。先帝心存宽厚,为妻女掩盖罪过。昭容感到事情无法实行,无计可施。

于是,昭容首先请求揭发乱党罪行并治罪,但她的话无人理会。然后,昭容请求辞去昭容之位而隐退,先帝阻止她,不允许。再后来,昭容又请求削发出宫为尼,计划最终失败。最后,昭容请求饮水自杀,结果几乎葬送性命。

先帝怜惜昭容的才华和能力,聪敏而坚贞(此句的词,若理解为通“悯”亦可),广求名医挽救昭容奄奄一息的生命。过了好几个月,昭容才慢慢痊愈。昭容上表请求自降为婕妤,再三请求,先帝方才准许。等到先帝驾崩,天下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此时,政令出自后宫,韦庶人想要残害百姓。篡位之事牵涉到韦氏家族,逆党想要颠覆李唐的宗庙社稷。此时皇太子李隆基谨慎地谋划诛逆大计,位跻圣人之列,用上等的智慧挫败逆党的阴谋。既不违背天命,也回应了臣民的愿望。在即将亡国之际挽救了帝王基业,在艰难时世中安定了了帝王之位。昭容身处危难,却泰然自若。姑且在宫中陪侍逆党,以作内应,把自己命运交给天地神明。大难袭来,突然间就被刀剑所杀,在政变的混乱之中死去。享年四十七岁。圣上明察,心中十分悲伤,于是下达敕令,厚葬婕妤并追赠官职。太平公主很悲痛,赠予五百匹绢作为葬仪,派遣使者凭吊祭祀,祭词十分情真意切。大唐景云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婕妤被埋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一切都依照相应的礼节来执行。随葬的龙龟八卦等物,将和婕妤的如花容颜一起销灭。随葬的乐器,也会和婕妤的尸骨一起下葬。

墓志铭如下:

上官氏是世家大族,功勋卓著,源远流长,名士和高官辈出。上官家族生下的婕妤,发扬家族的卓越才能。她进入宫中任职,真是能力与职位吻合如符契!此为第一首。

婕妤遇难,就像娥皇女英仙逝,像宛委山崩塌,像明珠在旋涡中沉底,像珍贵的和氏璧碎裂。看着婕妤坟前的松树和槚树,静听婕妤坟墓周边的松风之声。千年万年不绝,这是婕妤诗歌的吟诵之声!此为第二首。

历史女人物上官婉儿,上官婉儿的传奇人生

墓志文中事:

2013年8月,上官婉儿墓志铭,在陕西省西安考古出土,而近来在博物馆向大众展出,更是惊艳世人。墓志铭共982字,揭开千年前大唐风起云涌中,上官婉儿跌宕壮阔的一生。

而太平公主为其所写的铭文,“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甫瞻松槚,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更是美不可方物。

上官婉儿,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孙女,名义上为高宗李治之才人、中宗年间进拜昭容,因此又称上官昭容。

历史女人物上官婉儿,上官婉儿的传奇人生

图片:李隆基处置上官婉儿剧照

中宗年间被封为昭容,

执掌朝纲,权势日盛,左右朝政。中宗突然驾崩,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诛杀中宗韦后,拥护其父李旦复位,上官婉儿虽起草中宗遗诏“相王(李旦)辅政”求免,但仍被李隆基下令赐死。

上官婉儿死后,太平公主劝说睿宗(李旦)下诏将她厚葬于咸阳洪渎原,哀伤非常,写下篇铭文,派人吊祭,并出钱五百匹绢治丧。此后太平公主曾劝说唐睿宗下旨,搜集编撰了上官婉儿的著作,得以保留了这位才女作品。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唐代女官、诗人、皇妃。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上官仪孙女,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

上官婉儿一生跌宕起伏,与武后、中宗相始终。其门第高贵,却身世坎坷。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2013年9月,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咸阳机场附近发现了上官婉儿的墓葬。

小编感叹

那个时代,千古一帝,唯一的女帝武则天,千古绝,独一的女相上官婉儿,和千古及,权势耀眼的公主太平公主,汇聚再一起,不得不感叹,那真是个女子的黄金时代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