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午睡是个大问题——占用空间大、劳动量大。
传统的幼儿园常采用“三段式”布局:左右两边各50~60m2同样结构的活动室和睡房,中间10~15m2的洗手间。
这样的布局浪费空间,影响布局,教师工作量大。

因此,现在的幼儿园大都追求另一种“寝教合一”:活动室和睡室共用一个60~80m2的房间,睡眠室不再单独占用一个房间。
这样会节约30%左右的空间;
同时活动室面积大,区域布局更方便。
活动室和睡室共用一个房间,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种是使用活动床或壁柜式床。
这样教师每天搬床工作量大,也不便于教育环境的创设造。
另一种就是做阁楼。
在教室的里直接做阁楼,教室环境更整洁,减少教师工作量,也方便中午教师值班的时候整理教学环境。
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使用这种方式。
做阁楼的要点:
1、阁楼上下高度的协调问题
做阁楼的目的是为了节约空间,所以阁楼下面要能够有效利用,不然就失去做阁楼的意义。为此,阁楼下面的高度必须在2m以上,不然就在视觉上会非常压抑,利用价值大大降低。
上面因为只是中午睡觉,所以保证幼儿不碰头,高度达到1.3m左右就可以;中间用工字钢加铺板,厚20cm左右,下面最好在2.5~3m左右。所以通常当楼层达到4m左右的高度(最佳高度是4.5m)才适合做阁楼。
2、上下阁楼的楼梯问题
建议使用可折叠收缩的楼梯——平时收起来,合上盖板,看不到楼梯。
3、通风问题
除自然通风外,可以使用摇头壁扇。在室内温度不是非常高的时候,不用整个房间都开空调,既安全又节约能量。
4、阁楼的位置
因为阁楼毕竟要占用空间,尤其是层高4m以下的房间,阁楼还是很容易让空间显得逼仄。为此,必须要考虑巧妙地“隐藏”阁楼,让人一眼看去,意识不到阁楼的存在,就会显得视野很开阔。
可以选择将阁楼反方向布置在进口上方——进门看见里面很开阔,很难想到阁楼就在头顶上呢。
所以,相应的,阁楼中间位置尽量不加支柱,而是充分利用梁,将阁楼吊到大梁上面。
或者布局在洗手间、衣帽间上面。
5、阁楼的大小
为解决全部幼儿都上去睡觉,阁楼需要做成两排床,中间是走道,共3m宽;按照每班32人(单排16人)*每人0.5m=8m长,通常在教室一面墙上做一个通铺就能解决。
如果孩子多,可以增加几张活动床在下面睡,不必拘泥于都上去。
睡觉是一种休息,是消除疲惫的最好方法。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养成良好睡觉习惯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之一。并且,幼儿年纪越小,需要睡觉的时间越多。3~6岁幼儿的睡觉通常需11~12h,其中,午睡为2~2.5h。为了确保幼儿有足够的睡眠,幼儿园必须为每一幼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睡觉空间。
卧室设计的一般原则
1、确保每一幼儿有一床铺。幼儿睡单独床铺不仅能够确保幼儿睡觉舒服,并且为幼儿养成正常眨眼行为的好习惯提供必要的条件。
2、卧室要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有条件者其位置最好朝南,无条件者全日制幼儿园卧室的位置亦可朝北。但寄宿制幼儿园卧室的位置应朝南,以确保能有紫外线对室内空气消毒。
3、床铺摆放应符合睡觉行为所需要的必要面积,但全日制幼儿园的卧室因使用功率较低,其面积应尽量紧凑。
4、全日制幼儿园的各班卧室应与本班级活动室毗邻。寄宿制儿童园各班卧室应集中布置,便于夜间集中管理。
5、各班卧室应有存放每一幼儿衣物的贮藏空间。寄宿制幼儿园还应在每一卧室内设小卫生间。
6、各卧室应设有晾晒幼儿小件物品的空间和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