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rbnb退出中国市场
全球民宿预订巨头Airbnb今天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这是旅游界的重磅新闻,中国绝大多数人都并不知道和熟悉这个品牌,但在喜欢出境旅游的人心中,Airbnb就是出境旅游尤其是自由行的至尊法宝。截止5月23日美股收盘,Airbnb的市值达到了731亿美元,而中国消费者熟知的携程只有130美元,Airbnb的市值是携程的将近6倍之多,是旅游界当之无愧的巨头。
2016年Airbnb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怀着无比的信心和憧憬,进入一个超级市场,这无疑是让人兴奋的,也让中国的粉丝满怀期待,然而Airbnb的中国之路似乎一直走的很辛苦,曾经还出现2年换了6个负责人的情况,加之疫情影响,将近6年后的今天,终于撑不住了,黯然离开中国,当然,中国的粉丝们也不要误会,不是平台退出中国,而且只关闭中国的民宿业务,不做国内的民宿了而已,以后出境旅游正常使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Airbnb在中国的失败?疫情只是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即便没有疫情,Airbnb退出中国也是迟早的事,笔者认为主要还是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中国的民宿消费市场并不成熟
很多人可能会想,现在国内的民宿那么火热,民宿那么多,怎么能说不成熟呢?然而笔者所说的是Airbnb模式的民宿消费市场不成熟,Airbnb最核心的业务、也是起家的模式就是让房东把闲置的房间、床位进行出租,收取租金,而不是现在国内这样的民宿酒店,这是本质上的区别,而中国消费者现在习惯的民宿是中国式的酒店民宿,对于短租到别人房子、用别人家的东西这件事上面,绝大部分消费者还不习惯,且不说Airbnb,就是小猪、携程、去哪儿的民宿业务,这类的民宿预订情况都不是很好,因为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这是一种新的方式,还需要时间去接受和了解,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分业务以后一定会有很大的空间。
二、运营管理模式不适合中国市场
Airbnb作为国外品牌,在运营管理上面都是延续国外的做法,这显然不符合中国市场,主要体现在几点:
1.品牌名没有本土化
Airbnb,中文品牌名称是:爱彼迎。首先英文名在中国消费者看来就是小众的,走不进大多数消费者心里;而中文名也没有特点和记忆点,引发不了消费者的热情和共鸣,这个平台依旧只是属于那一小部分消费者。
2.宣传广告很少
Airbnb自从进入中国市场,其实很少能看到他们的广告,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很少,这就造成了品牌传播力不够,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几乎没有。
3.渠道建设不足
Airbnb没有符合中国市场的强有力的渠道团队,无论是渠道团队建设、线上线下渠道开拓、渠道服务等等都无法与本土的平台相比,可能很多国外品牌就不习惯这样做吧!
三、市场营销模式超前,中国市场还未适应
中国旅游、酒店等业务和模式对于欧美国家来说,还停留在以前的拼价格阶段,而且中国式营销看中短平快,然而现在全球的旅游酒店营销理念已经过了这个阶段,已经是强调资源一体化营销、消费者体验至上。国外平台现在几乎不会做补贴消费者直接促使消费的方法了,他们更多的是整合资源,打造概念,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这一套模式未来很快的时间内也将会在国内的旅行类品牌中盛行开了,现在已经有这样的势头了,以后也会成为主流,只是疫情之下,国内大多数消费者更多只关心价格了。
四、内卷严重,外来品牌不适应
Airbnb作为外来的品牌,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就是不够了解本土市场、本土竞争对手和消费者,这方面与本地企业来说是没有任何优势的,因为中国不是英语世界的国家和思维,中国有着自己的市场特性、文化和思维理念。其实不论是Airbnb还是Booking,外国平台的模式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提供预订,抽取佣金,平台营销活动就是折扣、一些业主方和房东为平台顾客提供增值服务,既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也为房东、酒店和业主方带了合理的利润,仅此而已,没有那么多的套路,价格相对本土平台来说就更贵一点。
而本土的平台,各种眼花缭乱的套路、疯狂的补贴、压榨供应商的价格,全然不顾消费者的体验和供应商的利润,他们只管抽佣金就好了,但是目前大多数的消费者更吃这一套。
五、总结
笔者认为Airbnb暂时退出中国市场虽然是无奈之举,但是也是明智之举,因为中国的市场还需要时间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思维是需要锻炼的,是需要遇到很多坑才会有所改进和成长的。国外品牌的模式是中国品牌和企业都将会面临和使用的情况,因为我们正在走别人已经走过的路,相信不久的将来,Airbnb一定可以再卷土重来,那个时候市场就更成熟了,期待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