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美国多地爆发恶性枪击案件,而且几乎都表现出了针对非裔和亚裔人群的特点。
在新冠疫情肆虐,造成上百万人死亡,美国国内又陷入高通胀的背景下,这种带有明显的种族对立倾向的枪击案,其实酝酿着巨大的恐怖,它不仅会影响美国国内社会的稳定,更会牵连整个世界局势,朝着更动荡的方向发展。
那么,美国这种频繁的,类似“恐袭”的恶性事件,具体代表着什么呢?又将如何影响世界局势?
首先,从美国国内来看,自从2008年次贷危机以后,美国虽然靠着无限量印钞的方式,把经济危机输出到了全球,维系着自己的稳定。

但风平浪静的表象下,社会动荡的祸根,其实已经埋下了。中产阶级被掏空,贫者日贫,富者日富,种族对立的趋势明显,社会陷入极致的撕裂中,无法团结。
新冠疫情以后,这些问题被彻底地曝露出来,于是特朗普任期末,他宁愿让疫情失控,也不执行严格的封控措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一旦美国经济失去这种表面上的繁荣了,那么以前积攒下来的这些问题,就会立刻被引爆。
这一点从2020年中,美国迫不得已的有限度防控,促使整个社会爆发一系列类似“黑命贵”“零元购”等事件层出不穷,就能看出端倪。
最后特朗普没办法,只好饮鸩止渴,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再度放水7万亿美元,说是抗疫所需,实际上就是直接给老百姓发钱,缓解矛盾。
但发钱不是无限制的,拜登政府上台时,美元贬值,其国内通胀的水平,已经逼得美联储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准备加息了。换句话说,美元的“钞能力”暂时失效了。
这个时候,白宫还要延缓美国社会矛盾的爆发,只能另想办法。而挑拨俄乌战争,吸纳欧洲资本进入美国,维持美国经济表面的繁荣,然后美联储趁机加息,重新积攒“钞能力”所需的元气值,就是拜登政府应对的策略。
说得直白一点,不管是特朗普,还是拜登。其实他们在国际上所采取的所有政策,都是为美国国内制度性的问题,充当“灭火队长”。其最核心的逻辑是,如果不收割其它国家,转移美国人民的视线,那么美国国内的问题就要被“引爆”。
制裁俄罗斯,收割欧盟,美国趁机渔利还能转移视线,这个策略理论上是没问题的。但眼下来看,拜登政府显然是高估了美国国内的耐受力,以及俄罗斯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
俄乌战争开始以后,欧美极限制裁俄罗斯,确实逼得欧盟资本跑到美国去“避险”了。但由于俄罗斯能源出口被禁,沙特等作为美国盟友的产油国,又不愿意加大石油出口量,导致全球能源价格飙升,反噬到美国自身。
俄乌战争开始之前,白宫肯定是想到了这一点的。但他们应该没有想到,制裁一个几乎与美国经济脱钩的俄罗斯,都能给美国经济带来如此大的影响。
所以现在的局面是,俄罗斯被削弱了,欧盟快被压榨完油水了。但美国国内的通胀问题,迟迟没有解决。通胀率已经连续两个月高达8%,直接影响美国人民的生计。
于是局面又回到了特朗普任期末,国内种族对立严重,恶性事件层出不穷的状况。简单而言,这就是美国人民的承受力,再次来到临界点了。如果拜登政府不能尽快想到办法缓解通胀,那么这颗从2008年次贷危机时,就被美国历届政府不断延时引爆的“雷”,很可能要在拜登任期内爆炸。
更不妙的是,眼下俄乌战争的爆发,以及新冠疫情肆虐,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心理创伤,无疑都在增加着整个社会的“戾气”,很多正常状态下,能忍的小矛盾,这个时候就都忍不了了。
一个人忍不了无关紧要,可现在美国是近1亿人感染,100万人死亡,他们直系亲属就达900万。这900万在疫情中失去至亲的人,如果正好这段时间因为通胀,日子也过不下去了,他们心中的怒气汇聚起来,就会加剧美国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而对于全世界来说,一旦美国政府意识到他们可能快要按不住国内的雷了,那么在国际上引发更大的动荡,以外部危机来转移国内矛盾,就是大概率的事情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眼下俄乌战争升级的概率,正随着美国社会的耐受力降低,无限增加。对于世界来说,这或许是比俄乌战争本身,更危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