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雕艺术巧妙地将人与海结合起来,是海的绮丽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具有贝壳的自然美、雕塑的技法美和国画的格调美。由于贝雕制作十分工艺复杂,年轻人普遍对这门传统手艺失去了兴趣。国家已经开始着手拯救包括贝雕在内的一批传统手工艺品,改善贝雕技艺的传承延续状况。位于福建平潭的-平潭海峡民间艺术馆,收藏展出了许多艺术作品以吸引更多爱好者关注这一项民间艺术 。

平潭海峡民间艺术馆入口
贝浮雕作品-《玉堂春晖》
海洋里平平无奇的贝壳,在匠人的巧手下成为光阴岁月里惊艳世人的艺术佳作。以花鸟、人物、山水、静物等为题材,珠光晶莹,古朴典雅,具有鲜明的装饰性和观赏性。
贝浮雕作品-《连年有余》
贝壳远在五万年前山顶洞人时期,就被穿成串链作为装饰。中国古代也十分流行各种贝饰。解放后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各地贝雕工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牙雕、玉雕、木雕和国画等众家之长,研究成功了浮雕形式的贝雕画和多种实用工艺品,从而揭开了贝雕工艺史崭新的一页,大量出口创汇,畅销国内外市场。
贝画-《春·夏(二条屏)》
平潭贝雕已经正式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年又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平潭贝雕,在匠人的坚守下展现着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
詹立新先生讲解贝雕作品
福建是工艺大省,光是福州就拥有寿山石雕、漆艺、根雕等传统工艺。詹立新先生也借助这些工艺,融合贯通创新平潭贝雕艺术,以自己的力量让这项传统民间艺术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