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志愿军装备秘密武器,击杀联合国军10万人!喀秋莎火箭炮震撼世界

作者:西橙历史

在1950年的朝鲜战争中,有这样一支神奇的部队。他们装备着苏联某种秘密武器,在战场上神出鬼没,打得装备先进的联合军节节败退,几次下来,共击败10万联合国大军。一提起这个部队,当时参战的联合国军队都感到一阵后怕,甚至那些未参战的,也是对这支部队敬而远之。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支部队?他们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在艰难的朝鲜战争中,又是如何击败10万联合大军的?

志愿军装备秘密武器,击杀联合国军10万人!喀秋莎火箭炮震撼世界

一 喀秋莎火箭炮横空出世

这支部队就是喀秋莎火箭炮兵:第21师。

那么,这支让联合国军闻风丧胆的部队是怎样组成的呢?

镜头回到1950年,列强挑起了朝鲜战争。大陆政府立即下令,组建军队前去支援朝鲜,很快,志愿军便集结成功,雄赳赳地赶赴了现场。

由于双方装备水平差异大,我军基本占不了什么便宜。当时志愿军只有9个预备炮兵团,火炮也只有284门,这些火炮还较为落后,基本都是些山炮步兵炮,机动性极差,使用起来也不容易。

虽然经过几次交锋,我军击退了大量联合国军,但是自身损失也不小。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赢得战争,就需要重兵器装备支援。为此,我军找到了苏联方,经过商讨之后达成协议:组建喀秋莎火箭炮兵!

我军出人,苏联出装备。经过再三考量,这个大任落在了48军143师头上。就是这支部队,在获得了大量苏方装备后,一路披荆斩棘,打得联合军节节败退。

1950年3月,143师从广东曲江北上,到达辽宁后,改名为火箭炮兵21师。该师原有的3个炮兵团也扩建为5个炮兵团,每团分为2营6连。

志愿军装备秘密武器,击杀联合国军10万人!喀秋莎火箭炮震撼世界

战时行进

改编完毕后,苏联送来了BM-13火箭炮。1951年2月14日,全师成功装备上了这些喀秋莎火箭炮。

说起这喀秋莎火箭炮,它的来源可不简单。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研制成功的陆军火箭炮,它以重卡车为底盘,炮身可以挂16枚M-13固体燃料火箭弹。安装有8个导轨式发射构架,战斗射程可达8500米。一次更是可以持续发射7到10秒,再次装填弹药也不过短短几分钟。

从1939年,苏联罗涅日工厂就开始研发初代喀秋莎火箭炮,当时的炮身还只能挂两个个固体火箭弹。后来经过不断改良,才有了效果极佳的喀秋莎火箭炮。当时苏联测试结果显示,该火箭炮特别适合打野战工事和集群坦克火炮。

为了保密这项研究成果,苏联并没有公开火箭炮的正式型号,只是在炮架上刻有字母“K”,于是苏军战士便将其称为喀秋莎。

其实在志愿军装备喀秋莎火箭炮之前,它的威名就传了出去。

1941年7月10日,德军刚占领苏联奥尔沙,就遭到了喀秋莎火箭炮的袭击。德军一大火车的物资,在中弹后不到10秒,直接化为一片火海。

志愿军装备秘密武器,击杀联合国军10万人!喀秋莎火箭炮震撼世界

战时一角

德军当时很疑惑,什么武器能短时间发射如此多的火药?为了弄明白苏联的把戏,德军曾缴获一辆火箭炮发射车,这样一来,喀秋莎的秘密完全暴露在德军面前。

秘密被看透之后,苏军损失惨重。于是苏方立马改变计划,开始着手改进喀秋莎火箭炮。虽然火箭炮的准头还有待改善,但是喀秋莎制造成本低,很快,苏军便带着新型喀秋莎重回了战场。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喀秋莎火箭猛轰德军;在远东战役中,苏军利用喀秋莎火箭炮,给了日军沉重一击。在1950年的时候,喀秋莎火箭炮开始和志愿军143师合作。

143师获得火箭炮后,连打三场,都获得胜利。可是很快,炮兵团就遇到了问题。前三仗打的都是运动战,他们完全能应付得过来,可是第四战的时候,美军改变了策略,要和炮兵团打攻坚战。

这就难倒了炮兵团,攻坚战意味着长时间战斗,要维持长时间的战斗,就需要充足的装备和火力,而当时的炮兵团并没有这些条件。

朝鲜战争中的美军实力雄厚,一个师就有火炮950多门,志愿军一个军总共才有520门,更别说分支出去的炮兵团。

这下,炮兵团应该如何应敌呢?

二 喀秋莎火箭炮威名远扬

1939年,苏联研究出了喀秋莎火箭炮,该炮在1951年和中方志愿军达成了合作。获得新装备的志愿军,改编成了喀秋莎火箭炮兵21师。之后便在战场上大放异彩,直接击退10万联合国大军。

志愿军装备秘密武器,击杀联合国军10万人!喀秋莎火箭炮震撼世界

开炮实景

在发现敌我双方实力悬殊的时候,志愿军很快向苏联大规模进口火炮。当时中方经济情况也不是特别理想,进口新型炮具之后,彭总还亲自传话:

你们火箭炮配备到哪个部队,在什么地方作战,都要经过我的批准。一发炮弹6两黄金,金贵得很,保护好,用好。

1951年9月1日,炮兵203团带着火箭炮,开始在后洞里反击美军。

进口武器后,炮兵团火力充足,直接对着美军发射了380多发火箭弹。火力掩护下,炮兵团准备展开总攻,可到达美军阵地之后,他们发现火箭炮威力之大,远超他们想象。轰炸之后,美军驻地几乎没有剩余活口。

有了这次战果,203团有了底气,联合202团继续作战,直接歼灭敌军1200余人。这个噩耗传到美军耳中,他们纷纷直呼:

对方使用了原子炮!

后洞里一战,可以说是炮兵团首战中打得最漂亮的一场。接下来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再次为喀秋莎火箭炮赋予了神圣光辉。

志愿军装备秘密武器,击杀联合国军10万人!喀秋莎火箭炮震撼世界

上甘岭一战

上甘岭战役中,敌军坦克众多,为了发挥这一优势,他们准备分割战场,从中部撕裂我军部署,进入到平原来作战。

而要撕裂我军的一个要点,就是在五圣山高地取得胜利。而此地地势险峻,且面积狭小,作战难度颇高。当然不仅敌军觊觎,如果我军占领此地,也能为战事带来决定性的优势。

于是敌军越想占领上甘岭,我军就越是想守住。在1952年11月5日,上甘岭战役开始了第二轮作战。

炮兵团不再低调,直接增调209团加入战斗。喀秋莎火箭炮有利有弊,好处在于发射多且快,弊端则是准头不太行。如果是在狭小地方作战,那就不关准头什么事了,只管打,反正敌人都聚集在一起,怎么打都是打得中的。

所以上甘岭地貌对于喀秋莎火箭炮来说,就是量身定做。拼火箭炮火力,美军那是比不过喀秋莎的,他们的优势在于坦克多,但是就当地地貌而言,那是完全不适用于坦克行进的。

就这样,炮兵团不断向美军阵地发射火箭弹。美军人员密集,那叫一个憋屈,只能白白挨打。有步兵冲上前,却又遭到了炮兵团的阻拦。

上甘岭战争历时43天,最终以我军胜利而告终。

志愿军装备秘密武器,击杀联合国军10万人!喀秋莎火箭炮震撼世界

上甘岭路牌

很快,抗美援朝战争就接近了尾声。其实早在1951年,中美交战的9个月后,停战谈判就开始了,不过由于许多事宜并没有谈妥,所以战争一直在持续进行。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

最后到1953年6月8日,战俘问题达成了协议,至此,朝鲜谈判完全谈妥。就在谈判双方即将签名的时候,南朝鲜李承晚集团开始搞幺蛾子。

该集团以“就地释放”为名,强行扣留2.7万名战俘,其中,就有50名被俘志愿军。这还没完,对方还声称南朝鲜誓不停战,要继续打下去。

停战在即,该集团就闹出这种事端,当即彭总便做了决定:

一定要给南朝鲜一个打击!

而后主席也发出指示:

停战签字必须推迟。再给南朝鲜以打击,极为必要。

就这样,炮兵团再次出动,他们以金城南部的南朝鲜军为目标,在摸清了对方火力点、防御群的位置后,炮兵团发起了总攻。

三 完美收官之战

打完仗不停战,明明实力不行却还要继续打?这就是南朝鲜某集团的做法。朝鲜战争过后,志愿军士气大振。南朝鲜却要扣留我方战俘,看来不给对方点颜色看看,他是不知道喀秋莎火箭炮的厉害。

志愿军装备秘密武器,击杀联合国军10万人!喀秋莎火箭炮震撼世界

喀秋莎火箭炮全貌

在金城正面战场上,我方派出了火炮1100门,坦克20辆,汽车2000辆。为了迅速取得胜利,我军率先出击,利用喀秋莎火箭炮,直接轰炸南朝鲜军队。

另外,还派了另一队人马,连夜抢夺物资,就这样,南朝鲜两面受创。无奈之下,南朝鲜军只好进行反扑,还没等到他反扑呢,就被1900吨炮弹轰毁了老家。

短短15天,志愿军打残了南朝鲜军4个师,共歼灭敌军5.3万人,收付阵地160余平方公里。

这是抗美援朝中的最后一战,也是志愿军实力唯一一次超过敌军的一场战役。经过金城一战,南朝鲜再也不敢发话,朝鲜停战协议才得以顺利签字。

金城战役的胜利,离不开炮兵团,也离不开喀秋莎火箭炮的帮助。

连美军都惧怕的喀秋莎火箭炮到底牛在哪?

首先,喀秋莎是车载火箭炮,适用性广,很适合在狭窄地区作战。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役中,共动用了240门喀秋莎火箭炮。而美军虽然装备先进,坦克众多,但是却没有和能和喀秋莎火箭炮媲美的炮,坦克行进受限也大,这就导致打起仗来,美军很吃亏。

一旦他们想前进,志愿军就利用喀秋莎火箭炮狂轰滥炸,面对成吨炮火,美军根本抵挡不住。出动坦克吧,地形又不利于作战。于是整个战役,特别是后期,美军都十分憋屈。

志愿军装备秘密武器,击杀联合国军10万人!喀秋莎火箭炮震撼世界

火箭炮构造

第二,喀秋莎火箭炮因为是车载行进,所以行动敏捷,可以打完就跑。

在作战中,一旦发了炮,就很容易被对方判断出方位,紧接着就会遭到对方的轰炸问候。可是喀秋莎火箭炮不一样,它经过层层改进,机动性强,打完十几门火箭炮,在敌军瞄准之前,立马改动站位,这样一来,敌军根本就找不着北。

第三,喀秋莎火箭炮实力效极佳。它一次性能发射16枚火箭弹,威力大,火力猛。

当时美军装备的还是榴弹炮,一次只能发射1枚,发射完还需要慢慢填充。而喀秋莎火箭炮一次发射16枚,一枚相当于16枚榴弹炮的威力,可以说是1枚更比16枚强。

当美军慢悠悠填充炮弹的时候,喀秋莎火箭炮就“嘭嘭”开始连发,直接炸得美队溃不成军。想要摧毁这喀秋莎火箭炮吧,又找不准它的位置,只能被耍得团团转。

不过想要在联合军手下取得胜利,光靠喀秋莎那也是不行的。这也离不开21师的计划谋略。

志愿军装备秘密武器,击杀联合国军10万人!喀秋莎火箭炮震撼世界

战场一角

朝鲜战争初期,明显是联合军占优势,不管是炮兵火力,还是制空权,从大方面来看,志愿军都是不占优势的。因为在“炮、空“双重优势下,敌军打法灵活,当时没有喀秋莎火箭炮的加入,志愿军很难取胜。

一开始为了适应战场,是志愿军配合联合军,采用的基本都是灵活作战法,但很明显,这种作战计划并不适合人数不多的志愿军。

后来志愿军另辟蹊径,改变了策略,采用正面作战的形式,但是这种打法急需火力支援,于是便有了志愿军21师和喀秋莎火箭炮的配合。

当时21师的作战策略很完美,打出的仗也很漂亮,当时志愿军副总司令曾说:

这次战役我军的喀秋莎火箭炮兵部队炮21师参加了战斗。晚上9时,炮21师准时发射,炮火形成无数道火光,像呜呜地刮大风似的飞向敌人阵地,红透了半边天,几平方公里的敌人阵地全部覆盖了,敌人阵地迅速燃烧起来了。

这是对金城战役的描述,从字句中不难看出,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

而在长达两年的战役中,志愿军21师也十分出色。从扛着步枪冲锋,到开着喀秋莎火箭炮在朝鲜战场上冲锋,再到歼灭敌军10万人,期间损失远远小于联合军。

志愿军装备秘密武器,击杀联合国军10万人!喀秋莎火箭炮震撼世界

抗美援朝胜利

当时就有人赞美他们是炮兵之王,现在看来,炮兵之王这个名号,志愿军21师是当之无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