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下一个风口?——海帝思Hidizs MM2一静电一动圈耳机主观体验报告

作者:铁西迟之谦

​开篇先问一个问题,你认为HiFi圈出新品,有什么规律可循吗?

我相信玩的比较久的朋友,即便是以前没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被我冷不丁这么一问,应该也会有所察觉。实际上在制造业高度工业化的今天,上游供应链的技术更新,势必会引发新产品的诞生。最明显的就是手机圈了,每年的高通骁龙SOC更新,索尼新CMOS的发布,三星新屏幕的提升…这些东西一出来,就意味着你得掏钱买新手机了。

下一个风口?——海帝思Hidizs MM2一静电一动圈耳机主观体验报告

回到HiFi圈,我发现其实也存在这样的规律。七八年前的时候,随着娄氏的强势崛起,纯动铁耳机因其超高的解析力和密度,一时间风头无两,涌现了一大批疯狂堆单元的多单元动铁耳机;紧接着就是动圈耳机的文艺复兴。烧友们发现,尽管纯动圈耳机的素质不如多单元动铁暴力,但是听感上更为自然、舒适、有韵味,于是乎高端万元动圈陆续出炉,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坚实的拥趸;最近两年最热门的技术更新,应该就是声扬的静电单元了。相比较传统动铁、动圈耳机,圈铁静耳机在声音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堪称降维打击,从数千元到上万元,都能看到圈铁静耳机的身影。

那么问题来了,下一个风口是什么呢?当我拿到了今天的主角,海帝思Hidizs MM2,我隐隐有了答案。这是一款一静电一动圈的耳机,官方售价439元。MM2与下一个风口有何联系?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下一个风口?——海帝思Hidizs MM2一静电一动圈耳机主观体验报告

OK,老规矩,先来简单开个箱。

MM2的包装最外层是个封套,通体黑色。正面是MM2的预览图以及Logo,同时耳机的图片做了凸出处理。背面则是密密麻麻的用中、英、日三国语言注明的产品基础参数。

抽出内层,打开海帝思标志性的大塑料天地盖盒盖,MM2映入眼帘。下部是个手感和颜值均非常不错的皮质收纳包,耳塞套等都装在里面。

配件方面比较丰富,附送了长、短两种耳塞套以及均衡、高频和低频三种调音导管。

MM2的颜值是非常具有辨识度的,美丑不说,各花入各眼,做工严丝合缝,相当不错。

关于包装部分唯一可吐槽的,就是明明是银色的版本,外包装的图依然是黑色的,多少有些违和。

下一个风口?——海帝思Hidizs MM2一静电一动圈耳机主观体验报告

然后再来看看MM2的核心亮点。

1, 韩国BSE声学定制6mm低压静电驻极体单元,轻松驱动。

2, 10.2mm PEK复合振膜动圈单元,高性能N52钕铁硼磁铁,铜包铝音圈。

3, 标配三种调音导管,标配高纯度银线和无氧铜4股混编线材。

4,可换线设计,亲肤树脂,菱形切割面板,一体成型腔体。

下一个风口?——海帝思Hidizs MM2一静电一动圈耳机主观体验报告

行文至此,各位可能已经知道,我标题所说的下一个风口是什么意思了。没错,我指的就是这个低压静电单元。玩过静电耳机的朋友都知道,通常情况下,静电耳机对于前端的驱动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电压不够,静电单元不工作都是有可能的。MM2这颗定制的低压静电单元,既保留了静电高频靓丽、瞬态出色的特性,同时又大大降低了驱动发声的门槛。最关键的,这个静电单元成本控制的比较低,既往想要体验静电耳机的魅力,怎么着也得两千多块钱,现在只需要不到五百块钱就行。我只能说,这波实在太卷了。

考虑到当今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各品牌方频频发力真无线等低价产品、万元旗舰新品寥寥,因此我猜测,低压静电入门级产品或许就是下一个风口。

下一个风口?——海帝思Hidizs MM2一静电一动圈耳机主观体验报告

当然,堆料只是基础,好不好听还是要耳朵收货。接下来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声音,以下评价基于短耳塞套+高频导管的组合。

先说音色。按照我的口味,MM2的音色是中性略微有一丢丢偏冷的,第一感受是强大的解析力和声音密度。大气圆润之余,整体声音很健康。线条感适中略强,并没有过多毛刺,亦无明显侵略性。大体味道是干净,柔亮,有空气感的。

三频均衡,并无明显倾向。低频是MM2的绝对强项,量感适中,层次分明,辅以较强的力度和深入咽喉的出色下潜,在整个声音中存在感较强。位置感很好,很老实的待在声场的下部,并未向上进犯到人声部分,要给好评。

下一个风口?——海帝思Hidizs MM2一静电一动圈耳机主观体验报告

中频人声距离适中,轮廓和口型大而清晰,偏清亮的年轻化调教,相当甜美。穿透力不错,齿音打磨的比较顺滑,几乎不可闻。厚度适中略薄,张力十足,女声效果拔群,男声亦不算差。

高频是MM2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华丽通透,细节丰富,高频和极高频之间的过渡衔接亦是丝般顺滑。关键这个极高频纤细明亮之余,一点都不会刺激,相当的柔和耐听。自然饱满,流畅干净,细听之下,静电单元与动圈或动铁在高频方面的诠释方式,的确有着可闻的味道区别。就我个人体验,静电的高频要更活泼、更q弹、更纤细,颗粒感比较明显;而动圈或动铁的高频突出的是面,更顺滑、更连贯、更密集。

下一个风口?——海帝思Hidizs MM2一静电一动圈耳机主观体验报告

声场方面,整体距离较近但不至于贴脸。横向表现一般,纵向还不错,整体呈一个规矩的椭圆形。边际有一定撞墙感,边缘解析力有弱化痕迹,乐器定位比较准确。

动态表现中规中矩,不算出彩,但也绝不拉跨。辅以速度适中偏快的瞬态,“爽感”还是比较明显的。属于不过于炫技,很温润,但又比较抓耳的类型。

驱动性方面,MM2并不是很吃推力,目前主流的两三百块钱的小尾巴就能推的有模有样,不必担心推不动的问题。

下一个风口?——海帝思Hidizs MM2一静电一动圈耳机主观体验报告

大概就是这么个声音。接下来再聊聊调音导管和耳塞套的选择问题。

均衡导管下,MM2给出的一个明显偏中下盘的声音:低频量感较大,存在感极强;人声的亮度会暗一些,轮廓的清晰度、结象的线条感也会弱一些;高频细节比较少,并没有听出明显的静电味道。均衡导管尚且如此,低频导管就更不用说了。

常玩耳塞套的烧友对于长这个模样的长、短耳塞套应该不会陌生。跟我想象的一样,长套出音口较小,声音比较浑浊,低频和混响比较多,更适合动次打次的歌曲;短套出音口完全打开,高频表现更好,声底干净了不少,混响亦比较克制。

所以无论是调音导管,还是耳塞套,多一个变量,多一种选择,总有一个组合适合你。就我个人而言,我最欢的还是短耳套+高频导管的组合,这也是我声音部分基于此组合的原因。

下一个风口?——海帝思Hidizs MM2一静电一动圈耳机主观体验报告

那么问题来了,MM2是否值得推荐呢?

我的答案是:值得一玩。

坦白的说,MM2的素质符合目前五百档的主流水准,但并不是一款可以越级打怪的耳机,相比较千元级耳机有着明显的差距。MM2真正的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你只需要花不到五百块钱的价格,就能体验到静电耳机的魅力,这是其他任何同价位耳机、甚至是千元级耳机不能给你的。同时不到五百块钱的价格,却给标配了三种调音导管,这种操作更是闻所未闻,玩法这块直接拉满。搭配海帝思自家的AP80 PRO-X,这套1500块钱的小西装套,可以说性价比非常高。

回到标题。五百元档静电耳机会不会因为韩国BSE的这颗低压静电单元而普及开来?未来其他品牌会不会跟进该领域?恐怕要等时间给出答案了。不管怎么说,于发烧友而言,都是好消息,反正品牌方们会绞尽脑汁的想出一些好玩的东西,作为消费者,只需要享受科技带来的进步就好。

以上

By 铁西迟之谦

下一个风口?——海帝思Hidizs MM2一静电一动圈耳机主观体验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