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未了|浅忆鲁北收麦

作者:齐鲁壹点
青未了|浅忆鲁北收麦

这几日,灌浆麦子当做青储饲料卖掉的新闻,占据了多家新闻头条。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尤其是麦子更是北方老百姓的主要粮食。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时常回忆十几年前收麦子的情景。

每年麦收的时候,父母总是最忙碌的。此时气温升高、空气干燥,一阵阵热风拂过麦田,远处不时传来布谷鸟的鸣叫,在外打工的叔婶们先后告假回到了村庄。

麦子成熟的很快,前天去看还是半青半黄的麦田,三两日便变得一片金黄了。如果周围地邻的麦子都已收割完毕,只剩下你独自一家,联合收割机是不愿意去的。这个时候,父亲一旦听到附近有联合收割机作业的消息,不管确切不确切,都要跑地里去看一看。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讲,夏季收麦就是“龙口夺麦”,不能等,也不能拖。“夜长了梦多”,如果赶上大雨天,有可能一夜之间,麦子就会全倒在地里,机械用不上,只能全部用人割,许多成熟干透的麦穗脱落掉进泥土里,造成减产。还有的人家,因劳力不足,就算是已经把麦棵子拉到场院里、打完场,但只因未把麦粒堆起来用雨布盖住,转眼之间,就被瓢泼大雨从场院冲到了附近的小河里,损失惨重。这些事,我都亲眼见过。所以每当收麦子的时候,我们就会全家老少齐上阵。奶奶做饭、烧水,我和妹妹来回跑腿、看场,做好后勤,父亲、母亲、小姑是主力军。在还没有联合收割机的时候,每每天不亮,他们就拿起镰刀、捎上一塑料鼓子白开水,骑上自行车就出发了。

青未了|浅忆鲁北收麦

父亲说,未出太阳前,地里有露水,麦穗不容易断,不浪费粮食。再者,天凉快,出活路。有一句话他虽然没说,但身为农家孩子的我却也懂得:这哪是麦子?这是我们全家人的口粮,我和妹妹的学费、奶奶的药费都在这里面呢!自家成熟的麦子还竖在地里,谁也睡不着!睡不踏实。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现在的大多数孩子都没有经历过收秋收麦的农家生活,很难理解“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对于我们的讲解只能当做故事来听。有一次,我把乡亲们收麦子、晒麦子的照片,拿给十一岁的大宝看,他感到很新鲜,很好奇,问我:“爸爸,现在都用机器收割方便多了。可是,二十几年前你们小时候怎么办的呢?”记忆中,那时收麦是很繁琐的:收麦之前,要提前五天左右,先把村外自家的场院打扫干净,拔掉野草、野菜,把捡出的石头、砖块扔到一边,再套上牲口把土地耢平;之后泼上水,用碌砫把场面轧平、压实,这叫“光场”。麦子熟了后,用人工或者小型收割机把麦棵子放倒,再用“草腰绳”捆住,拉到自家场院。之后,再用木叉或铁叉把成堆的麦棵子散开晾晒,叫做“摊场”。

青未了|浅忆鲁北收麦
青未了|浅忆鲁北收麦

中午时分,烈日当头,正是拖拉机拉着滚子“打场”的好时候。雇好机子(村里有专门给人家打场赚钱的人家),谈好价钱,一家人围坐在场院边一棵树下,喝口水或者吸支烟略微休息一下,积攒力气,一会好翻一遍场,把麦场上底下的麦子翻上来,让它们均匀受力,让麦粒更好地从麦穗上剥离下来。这个空档,父亲总会支使我去村头小卖部买几支老冰棍或者几个冰块,给开拖拉机的师傅买一盒烟。冰糕或冰棍买回来,如果附近打麦场上刚好有邻居也在,就会让我给送过去几支,让他们也凉爽一下。乡亲们之间的淳朴,至今令我难忘。如果遇上阴雨天,那些早已收完麦子的邻居,就会主动从屋里跑出来帮忙,真心实意,没有丝毫客套。打完场后,后续还要经过“挑场”“堆场”“扬场”几个环节,新麦才能入仓。

青未了|浅忆鲁北收麦

每每这时,父母都累得又黑又瘦、腿疼腰疼。有一年,父亲因为没及时雇到联合收割机,着急上火,耳朵一下子听不到任何声音,直到麦子收回了家,症状才有所好转,慢慢康复。母亲在外打工的那几年,我就是父亲的左膀右臂,学着父亲的样子翻场、堆场,晚上帮他看场,入仓的时候和他抬袋子……

青未了|浅忆鲁北收麦
青未了|浅忆鲁北收麦

又是一年麦收时,母亲坐上客车回家与父亲收麦了。送孩子上学回来的路上,经过一块刚刚收割完的麦田,我情不自禁地停下车子。望着高高的麦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儿时割麦子、拾麦穗的情景历历在目、久难忘怀。

青未了|浅忆鲁北收麦

作者简介:王冬良,80后,省散文学会会员、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山东西王糖业有限公司。偶有文章发表。2020、2022获滨州日报社大平原(双年度)文学创作奖。

壹点号 糖业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