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此后,诸侯国开始产生诸侯霸主,其中被周王室赐为伯的有如下几位:
周惠王十年,赐齐桓公为伯
周襄王十七年,襄王乃赐晋文公珪鬯弓矢,为伯
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
周显王五年,贺秦献公,献公称伯
周显王二十六年,周致伯于秦孝公
(一) 诸侯霸主齐桓公
1. 齐国之乱——逃亡
齐桓公小白是齐釐公之子,齐襄公之弟。
齐釐公的同母弟弟去世后,釐公把他的儿子公孙无知当成亲儿子一样爱护,让公孙无知各方面的待遇都跟太子一样。
釐公死后,儿子襄公继位,他继位后立即废除了公孙无知的优厚待遇。另外,齐襄公做的这几件事,颇不得人心:与异母之妹、鲁桓公的夫人通奸,醉杀鲁桓公;命大臣连称、管至父驻守葵丘,又不按约定时间派人替换他们。这种情况下,几个弟弟唯恐祸及自身,纷纷出逃,弟弟公子纠逃奔鲁国,有管仲和召忽辅佐;弟弟公子小白逃奔莒国,有鲍叔牙辅佐。
后来,被襄公欺辱的大臣连称、管至父联合公孙无知一起叛乱,杀死了襄公,无知自立为齐君。不久后,无知又被雍林人袭杀。
无知被杀,齐国无君,于是在外的几位公子都想回国争得君位。公子小白自幼和大夫高傒友善,因此齐国的两个大家族高氏、国氏率先暗中召唤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回国继位;而鲁国也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继位。
2. 先入为主——谋略
为了阻止小白,管仲另外率领军队在莒国回齐国的大路上拦截,一箭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小白趁机装死。管仲以为小白已死,派人向鲁国报告了这个消息,以为胜券在握,于是鲁国送公子纠的队伍就慢下来了。
而小白中箭后,装死以迷惑管仲,乘坐丧车一路急行,到了齐国国内又有高氏、国氏内应。等公子纠到达齐国时,公子小白已被高傒拥立为齐君,就是齐桓公。
3. 桓公得管仲——格局
桓公即位后,立即发兵抵御鲁国,与鲁战于乾时,鲁兵败走,齐兵阻断了鲁的退路。齐给鲁写信说:公子纠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杀他,请鲁自己动手吧。召忽、管仲是我的仇人,我要抓到他们把他们剁成肉酱才解恨,如果不这样,齐将围攻鲁国。
于是鲁国就杀了公子纠,而召忽自杀。鲁人施伯对鲁庄公说:齐要生得管仲,不是为了杀他,而是要用他,如管仲被齐任用后必为鲁之大患,不如杀死管仲,把他的尸体给齐国。鲁庄公不听,把管仲押解到齐。
齐桓公发兵攻鲁,也是想杀掉管仲,但是鲍叔牙对他说:君要治理齐国,有高傒和叔牙就够了,君要称霸天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会强盛有威望,切不可失掉这个机会。
桓公听从鲍叔牙的建议,假装召回管仲以报仇,实际上想任用他。等管仲返回齐国时,鲍叔牙前去迎接,到堂阜就把刑具脱掉,斋戒沐浴去见齐桓公。桓公厚礼相待管仲,委任他处理政事。
4. 称霸诸侯——信义
齐桓公有管仲、鲍叔牙、隰朋、高傒辅佐,励精治国。对内,实施五家连为一轨的军事制度,兴办铸钱、捕鱼、煮盐等事业,赈济穷人,奉养贤士,得到百姓拥护。
桓公五年,伐鲁,鲁败。鲁庄公献地求和,齐桓公与鲁庄公在柯地会盟,将要盟誓之时时,鲁国人曹沫拿匕首劫持齐桓公于会盟坛上,要求齐桓公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齐桓公只得答应。然后曹沫扔掉匕首,回到臣位就做,这时齐桓公后悔了,想不还鲁的土地并杀掉曹沫。管仲进谏:被劫持时已经答应了,后面背信而杀之,只能满足一时小小的快意;而弃信于诸侯,将失天下之援,不可。于是齐桓公归还了鲁国的土地。
桓公七年,与诸侯会盟于甄,桓公开始称霸。
5. 对外事务——大国风范
桓公二十三年,山戎伐燕,齐桓公救燕,征伐闪人到山戎而还。燕庄公就宋齐桓公回齐境,桓公说:除了天子,诸侯送行不可走出国境,我不能对燕国失礼。因此把燕庄公到达的地方割让给燕国,并让燕遵循召公时的法度,向天子进贡。
齐桓公的妹妹叫哀姜,嫁给了鲁庄公,但没有生子。哀姜与鲁庄公的弟弟庆父私通,鲁庄公死后,庆父杀了继位者鲁公子斑,另立鲁湣公。后来,哀姜和庆父谋划着杀掉湣公,让庆父自立为君。齐桓公听到哀姜与庆父淫乱危害鲁国,就把哀姜召回齐国后杀死,把她尸体送归鲁国,陈尸示众。
卫国的卫宣公本来已立太子,并准备娶给太子齐国之女,但宣公见齐女漂亮,就强娶了她,并生了两个儿子。因为夺妻之事,宣公就想废掉太子,后来终于是找机会除掉了太子。卫宣公死后,齐女生的其中一个儿子继位为卫惠公,惠公卒,子懿公立。但是从惠公到懿公,百姓、大臣都不服他们,后来翟人侵入卫国并杀死了懿公,卫又立卫戴公。卫戴公即位当年就去世了,齐桓公因为卫国之乱,就率诸侯伐翟,为卫国在楚丘修建都城,立戴公弟为卫文公。
齐桓公娶了蔡缪侯的妹妹为夫人,有一次二人乘船游玩,夫人熟习水性,她就故意摇荡舟船与桓公开玩笑,桓公很害怕,便制止她,她还是晃个不停。桓公发怒,便把她送回娘家却并不断绝关系。缪侯也很生气,于是把妹妹另嫁了别人。齐桓公一怒之下讨伐蔡国,蔡国大败,缪侯被俘。后来诸侯替蔡侯向齐桓公道歉,齐桓公才放缪侯回国。
桓公三十年,齐伐蔡后又顺势伐楚。楚成王责问为何侵犯楚地?管仲说:齐国有征伐之权,楚没有向周王室进贡,使先王的祭祀用品不全备;另,当年周昭王南征时死在楚地,所以前来问责。楚成王说:没有进贡的事,是我的罪过;但昭王之死,楚国没有责任,因为当时楚国的统治还未达到汉水流域。齐军停留在陉,楚王使屈完率军抗击齐军,齐军退驻召陵。齐桓公向屈完夸耀齐军人多势众,但屈完不卑不亢,于是齐桓公与屈完订立盟约后撤军。
齐军经过陈国,陈国大夫袁涛涂怕齐军经陈国回国,烦扰陈国,因而设法使齐军走东边的路,但是东边的路比较难走。后来这事被齐国发觉,齐桓公就攻打陈国,抓了陈大夫袁涛涂。
桓公三十五年夏,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周襄王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过文王武王的祭肉、朱红色的弓箭、大车,命令桓公在接受赏赐时不必行跪拜大礼。桓公想要接受,管仲说“不可以”,齐桓公这才按照礼数下拜接受天子的赏赐。当年秋天,齐桓公又在葵丘会盟诸侯,但此时齐桓公更加傲慢了,周襄王还是派宰孔参加。晋献公生病了,所以来得晚,路上遇到宰孔,宰孔说:齐侯太骄傲了,你还是不要去了。于是晋献公就回去了。
晋献公去世后,晋国发生内乱,秦穆公发兵送晋公子夷吾回国即位。齐桓公也率诸侯至晋,支持立公子夷吾为晋惠公。
此时周室衰微,齐桓公组织诸侯会盟,颇有威望,于是想举行封禅仪式。管仲劝谏说历来只有受天命为帝王以后才可以封禅,于是齐桓公列举了自己的赫赫战功,说明自己与三代受命的帝王并无不同,完全有资格封禅,管仲见说服不了齐桓公,只得改变策略说封禅所用须为各种名贵珍稀之物,且要有祥瑞之兆才可,目前是不具备封禅的条件的,这才打消了齐桓公的念头。
桓公四十二年,戎伐周,向齐告急,齐桓公让各诸侯发兵驻防。同年,晋公子重耳来齐,齐桓公厚礼相待,并把宗室女子嫁给他,奉送二十辆马车。
6. 晚景凄凉——亲佞远贤
桓公四十一年,管仲病,齐桓公问管仲群臣谁可以为相,管仲说易牙烹子以献桓公,非人之常情,不可;开方放弃太子的尊位事齐桓公,非人之常情,不可;竖刁自愿阉割到宫中任宦官,非人之常情,不可。但管仲死后,齐桓公还是未听管仲劝告,让这三个人专揽齐国大权。
桓公晚年,不仅重用群小,另外对于继位人也没有妥善安排。桓公有三个夫人,但都没有儿子,有六个姬妾分别生了六个儿子。桓公曾经将其中一个儿子昭托付给宋襄公,立他为太子。易牙与其中一个宠姬关系密切,也有宠于桓公,因此桓公又许诺立儿子无诡为太子。管仲去世以后,有五位公子都谋求被立为太子。
桓公四十三年,桓公病重。五位公子各自拉帮结派,争相成为太子,冬十月桓公去世,公子们相互攻击,无人为齐桓公装殓入棺,桓公的尸体停在床上一直有六十七天,尸体上生的蛆虫都爬到了门外。最终公子无诡继位后,十二月才举行了入殓和出殡的丧礼。
但混战并没有停止,宋襄公率领诸侯护送齐国太子昭回国并攻打齐国,继位三个月的无诡被齐国人杀死,其他四位公子的党羽又攻击太子,最终在宋国的拥护下,太子昭被拥立为君,是为齐孝公。
政局混乱,一直到八月才将齐桓公安葬。而齐桓公的后代们,他们或是兄弟相争、或是叔侄残杀、或是荒淫无道被杀,总共有五个儿子都做过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