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家分晋—智瑶

作者:尘非尘7

战国开端,以虎狼论,大棒加萝卜政策对外用兵对内威慑的智瑶已然已有独吞晋国之势。此时赵鞅已死,三军气势已散,晋哀帝虽新策,实则已成傀儡,难挡晋国颓危之势。

此时韩虎弱小,魏驹恐兵,唯赵无恤有力但不足以抗智瑶。越数年前,智瑶已然以智与力多次败齐以攒威信,又以晋君之名,削韩魏封地以补其仓,唯到赵氏,赵无恤不允。此刻赵无恤的内心是忐忑的,而智瑶也在智谋上,印证了自己虎狼论,大棒加萝卜政策的正确性。

何为虎狼论,实则为大棒加萝卜政策的初级计策。凡动物者,都慑于虎狼之势,若遇之,必屈服,虎狼可以慑服之,以之利爪獠牙,但人若想达到此效,便复杂的多,毕慑之,而不以其利,便长久而往必然使之忌惮,但若让危及其性命,弱如狡兔也可报团以溃之。此时大棒加萝卜政策便派上用场。

智瑶也是这么做的,先以齐多次侵略赵家之名,以功之,以塑其威。战一,率智家军战齐,马惊入齐帐,谋士见之惊恐,智瑶却镇定自若,命随马入帐,秦晋相争多年,齐多败,故而恐为智瑶之策,不敢出击,智家军初还疑虑新统帅之才勇,见主帅如此神勇,是故便士气高涨随之冲锋,如此多次,齐军士气低落,主帅拿不定主意,而智军士气高涨,故智军胜。智瑶虏齐将,谓之曰,不是我要打你,我是受赵鞅所托,我也不想啊,但奈何赵鞅是三军主帅,于是齐人便多嫉恨赵家。

智瑶回国后,声名鹊起,同时也在智家军心里树立了威信,于是开始整合内部,当此之时,晋国之势已危,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晋国迟早会落到韩赵魏智四家之手,其中智家势力最强。对于猎手而言,若实力相近,他们便会对于食物分之,若一方独大,大的那一方便会想独吞之。

但独吞的一方,必然在危及三方性命时,其余三方必然可能会联合起来共击之。

智瑶起初对于蚕食韩赵魏三家是采用晋哀公之名,以削封地。晋国到晋哀公时,已然被权臣架空,君王已然封地无几,甚至多次向四权臣借钱借粮以度日。

智瑶便用忠君爱国之旗帜建议四家都献封地于晋哀公,以让天下人知道他们的忠心。但晋哀公所得土地以及人口,暂时由智家代为打理。这个计策好啊,就是明的削弱你的势力,俗称切香肠,看你的底线在哪里,你若同意,那么他就继续切,不同意,那他就可以采取另外的策略去弄死你。

不出所料,韩虎魏驹同意,赵无恤不同意,毕竟韩氏地方最小,军事实力最弱啊,魏氏虽说比韩氏强一点,但对比智赵两家还是有差距。这种结果是智瑶预料到的,于是“大棒加萝卜”政策上线,偷偷会韩魏通话,首先高度赞扬了韩魏两家不忘国君的忠君思想,同时严厉批评了赵无恤忘本不爱君的龌蹉行为。然后告诉两家你们两家的心国君看到了,至于一万封地人口,怎么能让你两家出,作为老大哥我自己出就行了,老大哥就是小弟遇到什么事,大哥帮你顶住,同时还告诉两家我准备灭赵氏,你们俩别乱动就好,跟着我不仅安全而且等我灭了赵,会分给你们肉,两家狂喜,虽然智瑶这人比较暴力,但跟着他自己不用干活还有肉吃,并且这人义气啊,周边哪个国家动他们,智瑶总是亲自上场教训,多么好的大哥,两家感动。

待智瑶搞定两家后,赵无恤已然明白决战的时候到了,于是问张孟谭,晋阳与邯郸,那一个可以据守,张孟谭说邯郸呢,虽表面富裕,但贪官剥皮,百姓虽表面富裕,城郭坚固,但实则早被吸空,若选此地,还未智瑶杀到,内部恐生兵乱。而晋阳百姓长年安定,虽久未经战,但藏富于民,若敌人攻城,百姓必拼死以战,毕竟若换个头领,他们的安稳日子可以就不会再有了,于是赵无恤选择了晋阳。

初到晋阳,赵无恤看无守敌之城墙,军制散漫,连作战之矛都少,心中大恐,于是张孟谭言,无可以有,于是命人去打造,几日便成,待到智瑶韩虎魏驹三家杀到,此时晋阳城已固若金汤。智瑶多次攻城,晋阳百姓誓死一战,不克,是故军心有些涣散。于是观地势以汾水以灌晋阳,大水漫灌,晋阳死守,百姓军士死伤一片,但依旧未降,就这样耗了几个月,晋阳百姓已然早已经无作战之心,想投降但城外水太深过不去。

智瑶于是提前开庆功宴,宴席上有意无意的告诉韩魏两家,水真是个好东西,可以淹晋阳,也可以淹其他地方,这句话就是赤裸裸的告诉韩魏两家,你们的命捏在我的手里,这句话可能是智瑶觉得韩魏两家已然无威胁,说的,却要了他的命。

张孟谭请求赵无恤,去向韩魏求救,同时又假向智瑶投降,见韩魏,依然是恐智瑶,说之利弊,两家只是恐还未拿定主意,于是又去见智瑶,恰两家也在,假以降智瑶,以诈两家,两家一看密谋之事败露,又恐智瑶灭之,于是决定里应外合,以灭智家。

赵家诈降开门,后韩魏两家后背攻击,智家终灭。

然智瑶死后,侠士豫让感其恩,曾多次刺杀赵无恤,未果,于是吞碳,腐尸以残以再次报仇,但赵无恤早已经派人跟踪之,一日赵无恤出行,马惊见一乞丐于路边,赵无恤观之大笑,哪有乞丐佩剑,又言我曾多次不忍杀你,是觉得你为人忠臣,但你为何不愿跟我呢,我可以给你智瑶当初给你的,豫让说,忠君不适二主,于是自杀,赵无恤哀之并厚葬之,于是豫让得名,赵无恤得贤,但剥开表面赵无恤之贤更显厚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