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做“舔狗”的台当局舔不动了?拒买立陶宛农产品,或是兜里没钱了

我们常说,小人之间的交往,往往是滑稽可笑的。近日,与台当局“打得火热”的立陶宛哀叹:台湾不买了!据环球网报道,立陶宛农业部表示,台湾方面以“商品质量不符合要求”为由,将立陶宛多家粮食厂商的谷物制品拒之门外。

做“舔狗”的台当局舔不动了?拒买立陶宛农产品,或是兜里没钱了

这一事件的起因,还要追溯到去年十一月。我们都知道,当时在美国的鼓动下,立陶宛允许台当局设立所谓的“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这一悍然挑衅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之举,立即招致中方的政治和经济反击,中立两国关系降为代办级,立陶宛国内投资环境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大量销往中方的商品只能滞留海上。

做“舔狗”的台当局舔不动了?拒买立陶宛农产品,或是兜里没钱了

在这种情况下,抱紧美国大腿的立陶宛仍十分“头铁”,顺势开始了自己的“敲竹杠之路”。在失去与大陆方面的贸易机会后,立方以“加强与台湾之间的经贸合作”为由,多次要求台当局“接盘”其国内生产的各种商品。在此期间,绿媒不顾民众的实际需求,呼吁岛内民众“买爆立陶宛商品”,以表达对立方的支持。用台湾民众的话来说就是,饭桌上摆着“大陆不要的朗姆酒”和“天价牛肉”,连吃饭都受到民进党的控制。

做“舔狗”的台当局舔不动了?拒买立陶宛农产品,或是兜里没钱了

然而这一次,当惯了“冤大头”的台当局,却突然对立陶宛说“不”了。至于所谓的“质量问题”,台湾并未说明这些农产品到底哪里不合格。事实上,台当局拒绝立陶宛并不奇怪。要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岛内民众对立陶宛的不满情绪正在愈发严重,乃至开始将矛头指向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蔡英文。

做“舔狗”的台当局舔不动了?拒买立陶宛农产品,或是兜里没钱了

日前,有台媒刊登了一篇抱怨立陶宛的文章,标题是“立陶宛有完没完”,文中主要意思是:为了与立陶宛“搞好关系”,台当局骂也挨了,钱也花了,但换来的却是立政府对台湾的“忽冷忽热”。众所周知,在立陶宛经济受挫后,其国内似乎分成两派“唱双簧”,一会儿要撤销“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一会儿又叫嚣“反华”,使得台当局的“小心脏”也随之不停起伏。但在整个过程中,立方从未放弃将台湾当成“ATM机”来用。倘若放在男女关系中,立陶宛堪称是十足的“绿茶”。

做“舔狗”的台当局舔不动了?拒买立陶宛农产品,或是兜里没钱了

最重要的是,立陶宛再怎么折腾,也只是一个弹丸小国,举全国之力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或许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因为该国体量小,才给了它敢于叫板中方的勇气,毕竟小国往往更容易争取到外部舆论的同情分。但这同时也意味着,该国无法与台湾地区有什么实质性的“互帮互助”,因为力量都很有限。

做“舔狗”的台当局舔不动了?拒买立陶宛农产品,或是兜里没钱了

台当局为了表面关系,或许能充当一时的“舔狗”,但不可能一直在立陶宛身上花钱。况且,诸如立陶宛这样的“表面兄弟”,台当局不止一个,它们都“嗷嗷待哺”地等着要钱,台当局纵是有心也无力。

总之,立政府和台当局之间“交情”,完全可以用“小人之交甘若醴”来形容。这种纯粹建立在金钱之上的利益关系,表面上看起来像甜酒一样具有迷惑性,内里实则浑浊不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