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谭元寿在谭派精品剧展的发布会上发表讲话。从左到右依次是谭正炎、谭晓妍、谭元寿、谭立岑。北京日报记者 方飞
昨日(10月9日)12时,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继承人、京剧谭咏门第五代陈元寿在北京病逝世,享年92岁。
作为京剧界为数不多的老艺术家之一,他的离去不仅是塔门派的哀叹,也是整个梨园的变暗。
5岁登台,继续书写塔门传奇
著名歌剧评论家傅进说:"如果要以七代谭门为线索来写京剧史,这一章《谭元寿》讲的篇幅最长,最曲折。"
谭元寿出生于京剧界最负盛名的谭氏家族,曾祖父谭新培创立了谭派,父亲谭福英将谭派推向了前行。谭元寿注定要把家族的荣耀传承下去。他跟着他的叔叔,5岁的谭派生的宋继亭上台,和他的祖父,父亲在同一舞台上表演"玉河湾"。
1938年,10岁的他进入富莲成克班,师从雷西夫、张连福、刘胜通等学生,老师从王连平、朱福兰武生。谭福英神父对他的要求一直很严格,有一次谭元寿在富连城分班被打了30块木板,臀部被打断,血肉粘在裤子上,谭福英一看却说:"你叫挨打啊?不到我的三分之一。"
1945年离开系后,谭元寿曾为余惠生当过"刀",并参加了余胜生的班。1949年,他自办班,1954年加入京剧团(今北京京剧院),在大师们聚集在集体中,他的演技逐年娴熟,逐渐成为大家的气候。
谭元寿的嗓音高,基础扎实,全面继承了谭派的艺术风格,从于派的继承人李少春的表演中学习,无论是文学还是武术,都可以说是合格的接班人。不仅有关于潭门本派系的《定君山》《南洋关》《打太平》《迷失街亭空城计划》《问吵闹的房子,打出盒子的棍子》《三元寄人》等戏所熟知,《打金砖》《野猪森林》《连载》等等,对打法的武功考核也很好。
20世纪80年代,传统戏曲复演后,谭元寿作为京剧老艺人、京剧主力演员,在起始落落两个阶段都扮演了角色。他曾出演过《黑水国度》、《龙与凤》和《英国俱乐部》等剧目,并为近20张老歌剧为影片录制,不仅为谭派,也为京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年演出近千场《沙家轩》
谭元寿常说:"没有《沙家轩》就没有今天的我,这是我的命运戏。在现代剧《沙家轩》中饰演的郭建光是最知名的角色。
《沙家轩》改编自1964年改编成京剧团的上海戏曲《芦苇火》。1965年,该剧改名为《沙家轩》,主角从阿庆轩变身为新四军教官郭建光。当时在长春拍摄电影《秦祥连》的谭元寿突然接到电报,要他回京出演《沙家璇》中的郭建光。
唱得高亢,也有武术基础,谭元寿后来回忆道,或许这两位让他成为郭建光这个角色的候选人。晚年为《沙家轩》设计歌声的陆松龄,以及谭元寿的次子谭立回忆道:"你设计歌声特别困难,但他还是有多余的唱声。"
为了编排剧本,谭元寿把演职搬到了剧团。当时,京剧团现址在今天的胡芳桥工人俱乐部附近,谭家住的大栅栏,但路一两站,他好几个月没回家。有时谭立去给他衣服什么的,他不能说话。那个夏天的画面仍然留在谭立森的记忆中,他的父亲穿着一件大背心,在排练中大汗淋漓。
《沙家轩》是一部现代剧,但谭元寿并没有将现代剧和传统戏剧完全分开,而是将传统戏剧的风格化变成了《沙家轩》,演员的身体、武术都有传统戏剧的影子。郭建光在剧中有一出戏,他没有走下现代的方式,而是用传统的打法,走下台阶。这个小小的改变,让剧情更加激烈。
《沙家轩》在上海首演,因为人气连续40场演出。在剧中郭建光的戏法很重,"坚持"几乎都是高八角形的歌声,更别提40人的表演,也就是四场演出,很多演员都没坚持下来。"我不知道我是怎么踢球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年轻!"谭元寿曾经回忆起当时的自己,都觉得有些奇怪。
其余的演员都有A角演员,只有郭建光这个角色,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演员,10年近千场演出,都是谭元寿一个人,直到1974年耿其昌才入团。
在你的余生中肩负起继承的责任
"塔门人"是一个光环,也是一个神道的责任,如何更好地传承谭派,更好地传播京剧艺术一直是谭元寿心中最重要的事情。
为了更好地传递,他的儿子谭晓玮的要求和父亲的要求一样严格。谭晓曾表示,这些年来他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最大赞美是"还不错"。
他给自己的孙子取名郑岩,希望能继承坦帕的艺术。在谭正炎的成长道路上,不仅要面对外界的疑惑,在家也有爷爷的严格要求。"这些年来,爷爷从来不恭维我,却被批评了很多。当京剧著名行为艺术家王伟和谭正炎一起演绎《沙家轩》时,他们看到了八十多岁的谭元寿坐在门边,紧紧盯着舞台为孙子们表演的整场演出,真正感受到老人对传承的重要性。
在这种锤炼中,谭正炎的成长并不容易,但也更加扎实。1984年,谭元寿、马昌丽等京剧艺术家排练京剧《红岩》;2020年6月,新剧《徐云峰》在北京北京剧院首播,谭正炎主演。
《徐云峰》网播门票卖了近万张,但让谭正炎最兴奋还是从爷爷的肯定中说,"爷爷看了直播,看了重播,叫爸爸,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说,郑岩成熟了,对不起你,什么也没帮到。"肩负起继承责任的老人,一辈子都等到对眼前的景象感到满意。
"老人走得很静静,脚踏实地,很放心。谭晓说。虽然他的爷爷刚刚去世,但谭正炎11号将演绎的《徐云峰》依然是正常的排练和表演,"天父精神中看到我们这样做会很欣慰,这也是我们祖人给我们的榜样。"谭小禅说。
北京日报记者 牛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