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用SNAR法构建正反馈循环-教育不仅仅是学习-解读《贪婪的多巴胺》

多少家长的心愿,如果孩子学习能自动自发该多好啊!

研究发现,自动自发的物质基础是大脑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大脑分泌的神经递质,能使人感到兴奋,愿意探索冒险,富有创造力、专注力,以及计算与规划等。

下面先看两个科学实验,然后我们来讲用SNAR构建法让孩子在学习时分泌多巴胺,提升学习效果。

书中提到了一个实验:

给猴子吃东西,同时设置两个门,哪个门灯亮,哪个门就有食物出来。结果发现,只要一看到亮灯,猴子就开始分泌多巴胺了。猴子只是吃食物过程中,并不会分泌多巴胺。这里划重点!是我们这个方法的根本。

下面对这个现象进行标准化:

亮灯是一种信号(Signal),简称S。

食物是吃的需求(Needs),简称N。

看见信号就想起出食物 是需求激活 (Activated),简称A 。

吃到食物是需求满足(Reach),

在信号和需求满足间建立起强关联 (Linked)。

信号出现时就会分泌多巴胺。

整个过程中,亮灯是一种信号,食物是需求,见到食物是需求激活,吃到食物是需求被满足,当信号和需求建立起强联系,在这个链路中走完需求被满足这一步,就会发生见到信号就会分泌多巴胺的现象。

用一个公式表示就是:

f(S,N,A,R)=多巴胺

在这个中,我们只需要设置好这4个变量值,就能促进多巴胺分泌,让多巴胺在我们需要的地方发挥作用。

这是一个持续性系统,我们称它为SNAR构建法,是一个专门构建正反馈循环链路的方法。

我们以小孩学习古筝为例,用SNAR构建法构建出一个正反馈循环链路,让孩子学习古筝自动自发。

S=练古筝

N=上台,并获得掌声和称赞

A=一练古筝,就想起上台,并获得掌声和称赞

R=在有合适观众的舞台上获得掌声称赞

L=必须从S走到最后一步R。

这4个变量得到满足时,孩子一练古筝就会想到掌声和称赞,从而分泌多巴胺。

所以具体的正反馈循环场景可以是:

我们可以先让孩子练习简单曲目,这个过程也会比较短,孩子练好之后,家长带着古筝和穿着华美汉服的孩子去一个露天的有人流的地方,让孩子弹奏,会收到大家的掌声认可,这种情景会让他感觉到这件事很重要,很有满足感,一旦孩子将练习古筝和这种需求被满足的感觉联系在一起,就会产生多巴胺,孩子便会对练古筝产生内驱力。

回到猴子实验的例子,食物是这个系统里的资源和投入,那么如何提高投入产出比呢?

书中还提到一个鸽子实验,在鸽子面前放一个啄食器,鸽子每用嘴叨就会有食物出来,然后测试怎样能让鸽子拼命的啄。

1.叨一下就出同样的食物。

2.叨一下不确定是否出食物,有时出一个食物,有时出两个,有时候不出食物。

结果是第二种设置,鸽子会拼命的叨。

3、人类将鸽子头脑中的多巴胺的分泌降低,它就没有了去叨啄食器的动力了。(这里证明自动自发的物质基础是大脑分泌多巴胺)

这里有个经验值,当第2步出食物有25%的概率时,这个系统就可以长时间的持续下去,此时只需要1/4的资源和投入,就得到同样的效果。

回到学习古筝这个例子,我们家长不需要每次都给孩子满足,每次都满足会让他多巴胺分泌的难度升高,只需要每练了四轮古筝时(每轮具体练习什么由家长或者老师设定),就有一次上台表演的机会,就能使孩子热爱这件事了。

马斯克的妈妈Maye Musk的自传中提到:马斯克在12岁的时候对电脑感兴趣,于是他妈妈就给他买了一台电脑,在他写出一个游戏之后,他妈妈又鼓励他寄给一个杂志。Maye Musk养育的三个孩子,在12岁喜欢的事情,都成为未来自己的热情和事业。

好的家长和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寻找正反馈循环,辨识正反馈循环,接入正反馈循环,孩子对接的正反馈循环数量和完成度,极大的塑造了他自己,拉开了孩子间的差距。

下面问题来了?

怎么用SNAR建构法拯救中国足球呢?构建中国足球自己的正反馈循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