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缘起论:看着电影把佛学给学了

3、缘起论:看着电影把佛学给学了

1、从拯救大兵瑞恩说起

多年前看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确实感觉拍得好看,豆瓣有9.1的高分。

不过呢,我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要牺牲那么多人来救一个叫瑞恩的人。虽然他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兄弟,但为了他把更多人搭进去真的值得吗?

所以从头到尾看完电影,我对这个大兵瑞恩也都没有什么兴趣。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我看不上眼的大兵瑞恩,用希区柯克的的电影术语来说,就是这部片子的麦高芬(MacGuffin)。

(麦高芬)这是屏幕上的角色担心的事情,但观众并不在意。

——希区柯克

在现实生活中,麦高芬其实也是存在的,比如总是有人问,人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

这就属于很典型的本人(角色)很担心,但是别人(观众)不在意的事情。或者说,它是有时候本人很担心,大多数时候本人不在意的事情。

然而,像“人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这种问题,基本是一问就错的。

为啥?

分两点说。

第一,这个问题的重点常常搞错。

很多人觉得在这个问题里应该关注“意义”,其实是不对的,应该首先关注的是“活着”。毕竟对一个死人来说,谈“意义”真的是一点意义都没有。

那该怎么活?健康、财富、事业,这三个方向上尽自己所能去做得更好。有了这些,该享受的快乐、该尽的义务,你才能做得更好。

第二,这个问题的指向搞错。

问意义,是一种是非判断。提问的人,希望能找到一把尺子,可以衡量生活中的人和事——符合标准的,就是有意义,不符合的,就是没意义。

这么问问题,会让你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打转,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也变得模糊。于是就在“我自己–我的判断标尺–我要判断的事物”上反复缠绕,最终把生活过成一段死结。

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常说的“想不开”,或是“走不出来”。

2、怎么才能问对一个问题

那应该问啥?

很简单,问价值——套用上面的句式就是,“人活着到底有什么价值”?

因为谈价值就涉及到交易,一个完整的交易关系,会包括“我自己–有价值的物品(我提供的价值/对方提供的价值)–交易对方”这三个要素。

这时你的关注点,就会从封闭的内观体系转移到开放的社会体系中来。

进而,你会成为行动者,要么创造价值,要么交换价值。

反之,如果问意义,那么你就是评价者或被评价者,这意味着你交出了人生的行动权,坐了下来:要么是坐在评审席上评判别人,要么是坐到受审席上,被别人评判。

实际上,只要你做对社会/对他人有价值的事情,就能建立跟社会的稳定连接,在跟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互动的过程中,你将会体会到各种各样的意义和乐趣。

乐趣之外,也有实在的。

现在是商品社会,讲究价值交换。只要你输出价值,那么一定就能获得回报。这个回报嘛,大多数时候就是钱,或是社会地位。

而一旦有了这些,你大概率也就不会太追问“意义”的问题了。

这个过程,正是对佛学“性空用有”的最好注解:世界上是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或意义的,但是人依旧可以创造价值,活出乐趣。

人有生老病死,一切美好都留不住,甚至都求不来,但你每天依旧可以上班搬砖,劈柴喂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3、佛学其实是反对迷信的

在佛学的体系里,说到“性空”,自然离不开“缘起”。(前文已经聊过“性空”的话题,传送门)

缘起,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就是“依缘而起”,藉着条件发生。这也是《天幕红尘》里的叶子农反复说的“条件的可能”。

挺着挺玄乎的话,在实操上,其实就是我们耳朵都听出茧子的那两句话: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杂阿含经》说:

(缘起,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从要素构成上拆解,缘起论的核心就三点:

(1)事物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所以没有不依赖前提条件而存在的神或事物,因而没有绝对的真实和正确。

(2)构成事物的成分有多种——所以万事没有唯一的决定性条件,有时候你觉得走投无路,只是因为你没有找到隐藏的条件和成分。

(3)具体事物由不同的因缘(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所以各种成分和条件存在(因)的时候,事物(果)才存在;因发生变化时,果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了解了缘起论你就会立刻明白,佛家其实是反对迷信的:它希望你明白没有至高的神,也没有唯一不变的绝对正确。

说到底,就是实事求是,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如果你想做成某件事,那么就去创造条件的可能,让因缘具足,并接受这个条件所能带来的结果,这就是缘起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逻辑。

4、在职场上使用缘起论

这部分,我分享下缘起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心得。

基于(1)和(2),我们要搞清楚事物的依赖条件,基于(3),我们要搞清楚是哪些条件的变化带来结果的变化。

这个体系,一正一反,在职场上有大作用。

“正”的应用,主要在日常做事层面。

阿里的产品经理能力体系里,从P6到P9都有清晰的要求。P6着重看“点”、P7要能做好“线”、P8会看“面”,P9注重“体”。这套体系将来条件成熟可以讲讲。

其中从P7开始,就会要求在一条业务线上能够“一杆子插到底”:既要能够搞懂业务的基础条件,又要明白用户的需求场景和问题,还要能够设计业务流程和用户链路。

我在面试时,看一个产品经理是否称职,基本功是否到位,主要就是看他对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能够把所负责业务“线”上的关键条件说得清楚,是不是可以把逻辑理顺。

“反”的应用,主要是反应和应答,在于汇报逻辑的梳理和对挑战的回应。

简单来说,就是你对自己准备汇报的方案、关键数据、OKR设定,是不是可以多准备一层,甚至两层的支撑条件信息。

准备到位了,你就会成为那个很有说服力、很难被挑战倒的那个人。

比如,你正在负责XX业务,今天要做一个口头汇报,其中一项是这个业务阵地的DAU出现显著下降,你提出了几条优化策略,需要老板给你预算和技术资源的支持,

本来你已经觉得自己准备得很到位了:数据分析、优化方案、预计投入资源,方方面面都盘点好了。

结果,老板没按套路出牌,而是直接问你——

给业务阵地流量贡献比较大的渠道有哪几个?

这段时间阵地DAU下降,主要是因为哪几个渠道流量下滑?

最近阵地是否做过功能迭代,或是依赖的业务方最近是否有变化?

去年/上月同期是否也出现过类似的波动?

这时,你懵不懵?

但老板的逻辑确实没问题,阵地DAU下降只是现象,你怎么能确保提出的方案就能解决问题呢?——

往下多想一层:看用户端。你要去看阵地流量来源渠道的主要构成,以及各渠道的流量贡献变化

往下多想两层:看业务端。已经引入的用户,是否服务好了?会不会是依赖的业务方掉链子了?

除了这些,其实可梳理的条件还有很多,而且都需要日常工作中去留意和积累,而不是都放到一次汇报中来准备。

OK,这部分结束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缘起论的核心要点:

(1)事物是因缘和合而生的。

(2)构成事物的成分有多种。

(3)具体事物由不同的因缘(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

实际上,小到职场工作,大到对这个世界和人生的认知,这套体系都是非常有效的。

5、如果有个人生遥控器该多好

如果遇到难处了,大多数人都忍不住问以下问题中的一个或几个: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为什么偏偏是我?

我该怎么办?

问这种问题,其实你也知道,根本得不出任何有价值的答案。

并且那些你不喜欢的情况,大概还会基于持续挺长的时间:一家老小挤在小房子里、跟老板气场不合被反复打压、同龄人都已经有敲钟上市的了,自己却在为能不能保住工作而发愁…

有时可能真的会忍不住想,这糟糕的一切,如果能快进32倍速过去该多好呀。

之前看过一部美国电影,《人生遥控器》(CLICK),男主就是得到了这样一个遥控器,心心念念工作和晋升,在一切自己不喜欢的家庭生活场景都可以快进过去。

最后,他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可由于错过了太多所谓的琐碎家庭日常,妻子离开了他、儿子与他不亲、错过了父亲的最后一刻…

回想我自己,高中时希望快快结束紧张的备考进入大学、到大学了希望早点工作赚钱更自由、刚结婚希望收入能快速提升不至于借钱无门。

可现在偶尔想起,高中时再累,都还是和父母家人在一起的,不至于如今见个面都困难。

大学时虽然钱不多,但跟朋友们晃荡过的时光却是自己永远都回不去的青春。

刚结婚时虽然拮据,但也过得纯粹,骑个电瓶车回家半道没电了,我们就走一段滑行一段,唱着歌,跳着舞,漫天星光能洒满回家的路。

有时我会想,那些迫不及待要结束的状态,可能正是人生的常态;那些希望能够快进度过的艰难时刻,可能正是再也回不去的美丽人生吧。

6、相碍缘起:记住这个就够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说这么多忆苦思甜,跟我在上面说的“缘起”又有啥关系?

其实是有关系的。

之前看谈锡永的《四重缘起深般若》,他提到缘起的四重:业因缘起、相依缘起、相对缘起、相碍缘起。

藏传佛教的宁玛派,最为推崇相碍缘起。所谓的“碍”,就是条件和局限。

一切生命形态都要适应这个局限才能存在或显现

所以我们要去适应这些“碍”。这个适应在佛家有专有名词,叫“任运”。

“任”就是不定,“运”就是运作。

因此任运就是不定地运作。

不定就是为了适应,因此不能给它固定定义。比如蚯蚓没有眼睛,我们就不能定下来说我们靠眼睛看世界,如果这么定,蚯蚓就不能存在与显现了。人有人的任运,蚯蚓有蚯蚓的任运蚯蚓没有眼睛,但它也有它的运作。

一切生命都要适应它的相碍,能够适应这套就变成A,适应另一套就变成B。A可能与B完全不同,人就和蚯蚓完全不同了。

——谈锡永。

谈老师说的都是大白话,就不用我翻译了。

有关相碍缘起,结合前面拉拉杂杂的“忆苦思甜”,我最大的心得就是3句话——

(1)每个人活着,都要适应自己的条件和障碍,有什么条件做什么事。

就像一群人站在河边要舀水,大家条件各不相同:有人只有一双空手,有人有一只碗,甚至还有一个大钵、一个大水桶、一台抽水机的。

(2)尽可能创造条件,去把事情做好,然后日子就可能越过越好。

如果你开局只有一只碗,可以用已经舀到的一缸水,跟别人换大水桶一个小时的使用时间;也可以出卖劳动力,帮有抽水机的人抽水,解放对方劳动力,然后跟他分成…

(3)你身上最想逃避的部分,就是你这辈子最浓重的底色,是你在这个世界活过的独特印记。

也许每个人刚出生时,一生的潜能就像水,可以变成任何形状,有无限的可能。

如果你只有碗,那么你的形状就是碗;如果你有一个奥特曼形状的容器,那么你的形状就是奥特曼。

也许你会想,我不要做一只普通的碗,我要做奥特曼。

然而别忘了,如果没有这只碗,我们啥也不是,就只是一堆虚无缥缈的可能性而已。混混沌沌,只能毫无目的、毫无价值地流向远方。

这只碗是我们的障碍,但也正因为有了这只碗,才有了我们碗里的水。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挺好。

7、尾声

据说在《佛譬喻经》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我看了觉得挺好的,就用它来结束这个内在探索之旅的三篇吧——

悬崖上有一棵松树,松树上垂下来一根藤条。

有一个人,手抓藤条,悬在半空。

松树旁,趴着一只猛虎;悬崖下,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大海上,还有三条恶龙,张着血盆大口,就等他掉下来时把他一口吞掉。

这时,出现两只老鼠,在交替啃咬藤条的根部。这个人为了赶跑老鼠,就用力摇晃藤条。结果发现有蜂蜜滴落到自己的脸上和嘴里。

他定睛一看,原来藤条根部有一个蜂巢,随着晃动的动作,蜂蜜不断滴落下来。

于是,这个人舔着蜂蜜,陶醉其中,完全忘记了凶险万分的状况。

一下、一下、又一下,他不断地摇动救命的藤条,尽情地享受着美味的蜂蜜。

这段经文的本意,是用这个比喻的例子警示我们:世人往往在死到临头时,还执着于贪欲中无法自拔,这是我们作为人类的宿命,这也让我们无法逃脱六道轮回之苦。

对我来说,这个人的做法似乎也没啥问题。

人生就是一段单行的旅程,我有什么条件做什么事,依缘起看世界,做好自己“条件的可能”就好。

如果真有一天陷入这种无法逃脱的困境,那多喝几口蜂蜜,也未尝不可呢。

毕竟“性空用有”,吃到嘴里的蜜是甜的,那是“有”;掉到海里的那个躯体,说到底终究是“空”的,我们怎么想,其实对结果并没有什么影响。

你觉得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