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现场图来了!陆慕元和塘古窑遗址取得重要发现

5月7日,苏州日报头版报道

陆慕元和塘古窑遗址取得重要发现!

日前,陆慕元和塘古窑遗址发掘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历经前后两个阶段、近一年时间的深入挖掘

该处明代金砖窑址群已出土

明代金砖、宋代陶灯等文物70余件

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获悉

新近发现的“陆慕窑炉”、晾坯区、

大型沉淀池、沿河砖路等

独具江南特色

对探源苏州文明、研究江南文化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的考古发现

该处遗址系2020年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南京大学组织的考古勘探队伍,在对相城高新区元和塘两侧陆慕老街商住项目地块进行考古前置工作时发现。

遗址的总发掘面积达1618平方米,被划分为4个区域,其中,二区的埋藏最为丰富。第一阶段的田野发掘工作始于2021年4月,前后历时6个月,最终确认该处遗址为明代金砖窑址群,涵盖遗迹48个,其中窑址12座、灰坑12个、墙址9个、井7个、路7条、沟1个,以及明清金砖等文物50余件。

今年以来,市考古研究所又对遗址的二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一座被考古人员称为“陆慕窑炉”的罕见明代砖窑被发现。

“陆慕窑炉”内设两种窑床,系此次考古发掘中被发现的窑体体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结构最为复杂的砖窑,其窑体形制在考古史上较为罕见,系陆慕地区所特有,反映了苏州江南文明的独特风貌。

此外,作为砖窑配套设施的晾坯区、大型沉淀池,包括运送金砖等产品至码头的沿河砖路,也于近期被发现。

“这些新的考古发现,揭示了陆慕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对该处遗址的进一步发掘,有利于加强对明清时期金砖烧制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深入挖掘江南文化的历史深度,揭示苏州作为吴文化发祥地和江南文化核心城市的文化内涵。”市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负责该项目的领队刘芳芳表示。

下一阶段,刘芳芳及其团队将进一步摸清二区的文物埋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学科合作及实验室考古,希冀利用技术手段复原砖窑的原貌。

整体谋划与保护

接下来,相城将加强对元和塘古窑遗址—陆慕古镇—御窑金砖博物馆的整体谋划,积极规划元和塘御窑文化遗址整体保护,目前正在抓紧研究相关工作方案。

加强对明清时期金砖烧制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更加深入揭示金砖烧制对明清宫城研究的意义,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

御窑金砖博物馆

遗址附近,坐落着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便是以展陈“御窑金砖”为主题的博物馆,也是相城首个国家AAAA级景区。

在这里,可以见证一块金砖由土到金的修炼过程,也重现了六百多年前金砖进京之旅。在博物馆的主馆附近,“姐妹窑”至今还在烧制金砖,是一座“活文物”。

2006年,陆慕御窑址被公布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御窑金砖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城市记忆

一块块厚重的金砖里

蕴藏着文化的力量!

欢迎关注今日相城视频号

(进入视频点击账号头像加关注)

相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相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引力播

部分图片:徐思远

编辑:张露

监制:瞿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