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作者:漳州两三里信息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上周不是写了一趟出行吗,目的地荷兰大使馆在Foxton主办的Dutch day out ,也就是一年一度的新西兰境内的荷兰周的开幕式。这个Dutch day out去年西柚就想去,然后纽村突然自强不息lockdown了,没去成。今年整个四月就在张罗这事,看来他还挺荷兰心的。上周写了一大篇,没咋提正事,今天就补充一下关于荷兰周和周边的星星点点。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那天被西柚急吼吼催着提前一小时到了Foxton镇中心,大风车下面的小广场。

在纽村混了几年,基本对他们搞活动的阵仗没啥期待,想想奥运会开幕式吧,论这种需要全民爆发力高度配合的仪式感,没几个国家,PK得过中国。这些年我在纽村见过最大的轰趴,是几年前在惠灵顿的同性恋游行,游行队伍从色彩到扮相都镇住我了,那是特定群体天生的喜感和自由快乐表达,和规模阵仗无关。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然后就是大大小小的圣诞游行,圣诞歌会,都挺有气氛的,特点就是参与者和围着或者欢天喜地或者熟视无睹冷眼旁观都自洽。其他各种画展啦,开幕式啦,说起来是做了个派对,基本是悄没声地小来小去地就搞了,什么记者会,剪彩,宴会的,基本忽略不计,一般是一屋子人站着一人拎杯酒,嗡嗡嗡地瞎聊。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一些捅来捅去的木头桌面游戏

这次荷兰大使馆名头的活动,也类似。以大风车为中心的广场,没彩旗没锣鼓,有些木头做的荷兰传统玩具,传统运动项目场地,street food车,最热闹的地方,应该是广场旁边的橙色荷兰咖啡馆,室内室外满客,后来发现多数客人是等着参加活动的,先默默来杯咖啡。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就这么站着就算开会了

荷兰驻新西兰大使和新西兰荷兰裔的国会议员来了也有讲话,但都很短,说点段子谐音梗逗闷子那种,开会也没座位,大家站在那里儿,礼貌地听听,官员也必须礼貌地少讲几句,不占用太多时间。洋人自来疯,给搭个台子,他们自己就能嗨好,不需要锣鼓喧天,花团锦簇,大小领导长篇大论讲话那种氛围。

再短的会我也不爱开,短发大使一开始讲话,我就呲溜进大风车边的荷兰博物馆了。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这个荷兰博物馆西柚提过多次,因为他是博物馆的地毯供应商,我进去时候,西柚带着Tara站在外面冲我后背喊了句,别忘了看看地毯。真是很普通的地毯,深灰色,有不规则的赭红色粗线,而已。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西柚牌地毯

好好看了看展览。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荷兰移民航行了几个月抵达新西兰,都还挺齐整。

二战后,被德国轰炸和占领了三年的荷兰,是满目疮痍的伤心之地。当时大量需要移民的新西兰和荷兰政府签订了协议,为身心创伤希望离开伤心地生活翻篇儿的荷兰人提供免费船票,鼓励荷兰人移民新西兰。于是很多渴望忘记伤痛憧憬展开全新生活的荷兰人大包小包就上路了,海里航行几个月登陆南半球,政府让你去哪就得去哪儿,Foxton就是政府指派荷兰移民居住地之一,所以这里有风车和橙色的荷兰咖啡馆,是新西兰境内的小荷兰。新西兰这样的地方很多,比如基督城附近的阿卡罗阿(Akaroa)就是一个新西兰境内的小法国,建筑法式,法餐当道。这是移民国家的有趣之处,每个移民背后,都必定有家国情怀,为那个一代又一代来处,永恒的寄托和表达,族人集聚和生活复刻,就是方式之一。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这些家居饰物甚至家私,都是第一代移民带过来的。

回到荷兰博物馆,展览有第一代移民登陆新西兰的照片,旅途疲劳,但是人人衣着体面,表情快乐,新大陆新生活面前,憧憬一脸。还有第一代移民的家,一般都有家乡带来的以荷兰风景、街景为题材的画,那是对家乡的具象惦念。

荷兰人新来乍到,两手空空,什么艰苦工作都干,工资也不计较,他们不参加工会,不跟工会工友同呼吸共命运,作为廉价好用劳动力,活儿好价廉,大量抢了kiwi的饭碗,很是受到舒服惯了的当地人排挤,但是颇受雇主欢迎。这样的事情,是永远循环往返发生的,现在威胁到包括荷兰人在内的欧裔和kiwi的饭碗和就业机会的是亚太移民,所以新西兰这个严重依赖移民的国家,在移民政策上,经常今天初一明天十五,移民放进来多了,kiwi说抢了他们的机会和资源,移民一收紧,老师护士技工摘猕猴桃的工人全线告急。永远没个平衡的时候。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一路东拐西拐从Foxton旅行一周回来,周日晚上还赶上了Devonpor的荷兰周收官电影,《promise of Pisa 》。西柚在网上订了Devonport的维多利亚百年老电影院的票。在纽村基本没夜生活这一说,抽不冷子晚上出个门,怕Tara想不通,跟它作解释又安抚。爹娘出去吃饭,然后看个电影,你好好看家,睡一觉就回来啦。狗子趴地上眼泪汪汪看着我们,意思是甭说那么多没用的,反正你们是不打算带狗去,把狗扔家里呗。把我们给内疚的啊,实在是惯坏了,3岁大狗狗,相当于人类21岁的人了,怎么不能自己在家呆一晚上啊。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出门前,西柚问我想吃啥,我说吃韩国菜或者日料。人说好,过会儿说订好了,电影院对面的泰国馆子。给我气的,说你英文听力行不行啊,还是你眼里大东亚一体化啊。我对泰餐不咋感兴趣,觉得太甜。点餐时候专门跟老板说,别太甜了,来点辣的。结果把我给辣的啊,鼻涕一把眼泪一把。西柚幸灾乐祸,说我收到了来自泰餐的报复。

吃完饭溜达到电影院,大厅里人头汹涌,基本都是纽村荷兰人,到处是热烈拥抱,述说衷肠。西柚说,怎么他们好像互相全认识,我最看不惯移民只跟老乡混的做派,那移民有啥意义,还留在家里不就得了。移民就是要全新体验,全新氛围,全新朋友。我心说,你倒是不跟老乡混,你跟谁也不混啊,我就没见你有啥朋友,哪国的都算上。当然了,也就是心里唠叨下。平时有那么多刚需的架要吵,这些有的没的就不占用吵架份额了。这不还有公号呢嘛,可以免费吐槽。

新西兰荷兰周及其周边

因为是和荷兰周的闭幕式,荷兰驻新西兰的女大使又莅临了,放电影前还讲了讲话,说她自己马上卸任回国,谢谢这个谢谢那个的,希望这样美好的荷兰周能年年搞直到永远。西柚很不满意看电影前被讲话,一直在那儿很没教养地叨叨,just start the bloody movies。

我是好后悔看电影前吃了辣死老宝宝的饭,还自费买了两盒爆米花。从女大使讲话,到看电影过程中,穿着燕尾服的男服务生,一会儿传过来一个托盘芝士,一会传过来一托盘曲奇,一会传过来一托盘红酒啤酒,简直吃电影,嘴一直没闲着。在深圳每年都追看法国电影周,德国电影周,英国电影周,欧洲电影周……大使馆官员也会来,我还现场采访过法国副大使,就,从来没有边看边被投喂的待遇。尤其大晚上的吃喝无度,太祸国殃民了。

说说电影吧,《promise of Pisa 》——比萨的承诺。

电影看得从未有过的专注,因为荷兰台词,英文字幕,我得集中精神同时捕捉画面和字幕,好在剧情不复杂。

上世纪六十七年代,北非的摩洛哥人大量移民荷兰,类似土耳其人劳动力大量进入德国。随即引发各种种族矛盾治安等社会问题。这个电影就是讲的一对摩洛哥兄弟在荷兰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当下,2000年以后。

Sam是个有音乐天分的男孩子,哥哥是强盗团伙的。两兄弟感情很好,弟弟的乐器都是哥哥给偷来的,Sam考上荷兰顶尖音乐学院那天,哥哥因为抢劫入狱。

Sam是个小帅哥,跟音乐学院同学Annelies两情相悦。Annelies长得像野蛮活力版的Emma Watson,是个荷兰富家女,住在深宅大院,家里有佣人大花园大室内泳池。这片子想必国内引进不了,尺度太大了,荷兰人民真是身心自由。Annelies带着Sam回家,说游泳吗?然后噼里啪啦就脱光跳水里,在水中,青春的身体成为彼此的天堂。从此天堂成为他俩的暗号,一句我想念天堂了,没时没会儿。

双方家境差距巨大,误会误解是必然的,俩人一度分开,Sam跟班上男生口吃男生交了朋友,在跟自己父母闹翻,到口吃男生家求收留,受到礼遇,口吃男生的妈妈对Sam眉来眼去,还情难自禁动辄kiss,当然主要是为了让Sam保证能帮他儿子打小抄不挂科。Sam和女友分开,又有了一个炮友同学,Annelies神伤。Sam帮口吃男生考试过关,拿到了毕业文凭。Annelies终于在毕派对上,和Sam冰释前嫌,这时候口吃男生和Sam的炮友也加入进来,四人天堂,百无禁忌。

荷兰人处理这些起青春欲望表达来,很是心底无私天地宽,平静开放接纳,款款脱出,没有谴责和拍案惊奇。樊登讲话,20年后的中国社会,人群会相对平均分成三类,结婚的人,不结婚的人,开放婚姻的人。这三种状况,在荷兰早就不是需要解释的存在。他们和人类的欲望已经命运相处的方式,就是赤裸面对。

电影最后开放式结尾,Sam和口吃男生去纽约读研究生,也是口吃男生的妈妈给安排的。Annelies家长给她在阿姆斯特丹租了公寓。Annelies问Sam还回来吗,这个公寓永远有你的位置。Sam说,maybe。但是我爱你。没有伤感,没有离愁,没有承诺,只有爱。

片子近乎小鸡电影和文艺片之间,涉及了点社会问题,主要还是青春有你,恋曲2018。

就是感觉荷兰这个民族很有意思,开放包容,能掐会算,也能吃苦,不像南欧那几个国家,纯耽于享受,喝起大酒来容易误事儿。

后面的私货:

因为荷兰周,西柚最近常跟我念叨荷兰。他说荷兰因为有包括摩洛哥在内的非洲移民,种族问题一直蛮敏感。和美国的黑命事件类似,一度从种族歧视,走到过度敏感的神经病模式,敏感到不能提黑字,提了就是羞辱和涉嫌歧视。比如荷兰有种很好吃的巧克力奶油心的曲奇叫black kiss,因为black被要求停产。荷兰有一个比圣诞还热闹的传统节日,在11月15日,那一天,荷兰人民家人互相赠送礼物,吃节日大餐,那个节日是因为一个黑人侠客的传说。就因为黑字被取消了。后来因为左派走得太远,强调白人权益和白人优越的右派又开始有市场,类似美国出现特朗普,对移民分成三六九等,嫌贫爱富,驱赶低端移民,强调美国人利益高于一切。随后矛盾激化,战争,动荡,死亡和悲情似海。

人类历史从来都来回摇摆。就像黑格尔那句话,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是的,我和西柚除了吵无厘头的架,也常常抚往今来,替古人担忧,算是移民家庭标配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