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元宇宙全接触】打造车上VR生态,苹果正在开发VR驾乘系统

更新时间:每周一至周六早8点元宇宙热点新闻,周日元宇宙技术分享。

内容合作 & 文字版获取,请关注 mia订阅号(MIA-duomeiti),或添加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秘书处微信(mia-online)。

加入群聊 - XR未来科技世界

今天的主要内容为:

空间态势感知公司Slamcore完成1600万美元A轮融资

打造车上VR生态,苹果正在开发VR驾乘系统

Meta正通过先进机器学习技术打造“Codec Avatars 2.0”

旨在制造更优质AR头显,谷歌正式收购Micro LED厂商Raxium

空间态势感知公司Slamcore完成1600万美元A轮融资

英国空间态势感知公司Slamcore完成了由Robo Global Ventures和Presidio Ventures领投,Samsung Ventures、Amadeus Capital、Global Brain、IP Group、MMC、Yamato Holdings、Octopus等参投的1600万美元A轮融资。

市场预测,十年内,仅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市场规模就可达到220亿美元,Slamcore认为,其基于人工智能的定位和地图智能将在未来的自动导航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随着元宇宙(基于VR/AR头显访问)概念的兴起,对于同时绘制和导航真实和虚拟世界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很明显,Slamcore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Slamcor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Owen Nicholson表示:“长期以来,机器人一直无法以我们所知的准确度和效率水平在物理空间导航,而随着未来几年公司和消费者越来越采用机器智能技术,Slamcore决心开发基于优化算法的产品。”

在未映射或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生成准确的位置感知并非易事,尤其是在GPS效率较低的室内或建筑区域,而这便是Slamcore着手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优化机器映射和移动新环境——仅基于从机器本身收集的数据以实时构建环境地图。

尽管Slamcore是一家软件和人工智能公司,但该公司密切关注机器人及VR/AR技术,并声称已“针对一些最广泛的传感器和处理器组合”优化了算法,以使设计师和开发者能以最少配置开箱即用Slamcore。

打造车上VR生态,苹果正在开发VR驾乘系统

美国专利商标局正式授权苹果一项与VR驾乘系统相关的专利,该系统可以解决车辆行驶中可能导致的乘客晕车问题。该VR系统面向没有窗户的自动驾驶汽车而设计,基于VR头显,驾驶员将能根据可视化道路视图进行驾驶、甚至在车上召开虚拟会议以及享受VR游戏、阅读、聊天等车内服务。

为进一步打造VR车内体验,苹果推出了各种旨在使乘客放松的虚拟体验场景,基于VR驾乘系统,乘客可以想象仿佛置身于船只、滑翔机等场景,从而获得别开生面的乘车体验。

该VR驾乘系统支持乘客根据真实物理位置或虚拟城市或风景启动虚拟体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虚拟体验兼具教育性和交互性,例如,可在乘客可视化体验城市地图过程中标记、注释历史古迹或地标建筑等重点信息,不仅如此,在丧尸末日场景里,用户驾车逃离时路遇红绿灯,还可模拟真实交通路状等交互情景。

在一些示例中,VR投影设备720和/或VR控制器7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麦克风,用于接收来自乘客的语音输入;例如,头显内置了可接收来自主控制乘客语音输入的麦克风,该语音输入可用于VR系统语音控制,或用于与其他乘客通信,或用于通过VR手柄或驾乘系统进行电话呼叫和电话会议等外部通信。

此外,另一些示例中,VR投影设备和/或VR手柄可以包括或耦合到内部摄像机或其他传感器,用于检测乘客手、手臂或头部姿势、眼球运动、面部表情等姿态,一些示例显示,检测到的姿势、动作或表情可以用作VR系统的输入模式,以影响向各个乘客呈现和/或显示虚拟内容。

▲苹果专利图1显示了驾驶员佩戴VR头显操作VR驾乘系统的示例

▲苹果专利图2显示了将VR内容投影到车辆窗户以供乘客观看的VR驾乘系统示例

Meta正通过先进机器学习技术打造“Codec Avatars 2.0”

Meta研究人员正通过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打造“Codec Avatars 2.0”。

Facebook(Meta)在2019年3月首次展示了“Codec Avatars”,其由多个神经网络提供支持,基于171个摄像头捕获生成,生成之后,“Codec Avatars”将由一个配置了5个摄像头的原型VR头显实时驱动(其中2个摄像头用于内部观察、3个摄像头观察外部),而随着版本迭代,研究人员陆续展示了该系统例如更逼真眼动追踪以及支持麦克风的demo。

今年4月,在麻省理工学院“虚拟人与虚拟存在”研讨会上,Codec Avatars团队负责人Yaser Sheikh展示了该项目最新版本demo——“Codec Avatars 2.0”。

Sheikh表示:“我认为,未来十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我们是否可以实现沉浸式远程互动?”

去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Sheikh团队声称,Codec Avatars最新模型将更小、效率更高,神经网络现在只计算头显可见的像素,有了这一进展,Quest 2头显将能以每秒50帧的速度在空场景中渲染5个虚拟化身。

不过,要到逼真级别的保真度,Meta研发团队还有段路要走,如今的虚拟化身呈现卡通形象,非常适配于「Horizon Worlds」等大型VR社交应用环境。

可以预见的是,Codec Avatars将会演变为可选选项,而不是最终的卡通化身形象,在接受Lex Fridman采访时,扎克伯格描述了这样一个未来:用户可以在休闲游戏中使用“表现主义”虚拟化身,而在工作会议中使用“现实主义”虚拟化身。

值得一提的是,研讨会期间,Sheikh指出,无法预测Codec Avatars最终形态的诞生预期,不过,Sheikh相信Codec Avatars是公司项目的“奇迹之光”。

旨在制造更优质AR头显,谷歌正式收购Micro LED厂商Raxium

谷歌证实,公司正式收购了Raxium,这是一家成立5年、以MicroLED技术著称的初创公司,很显然,谷歌收购Raxium,致力于制造下一代VR/AR/MR头显。

这也进一步证明,谷歌将大举进军AR,此前,谷歌在2020年收购了眼镜制造商North;另据报道,谷歌正在招聘工程师以构建AR生态操作系统,今年1月,Google Labs被指正在打造一款名为“Project Iris”的AR头显,其操作模式与去年在I/O活动中展示的“Project Starline”高分辨率视频聊天演示相同。

上个月,The Information首报了谷歌收购Raxium的消息,并指出MicroLED技术有助于构建比其他解决方案更节能且颜色饱满丰富的AR显示器,另外,Raxium正在研究MicroLED“单片集成”技术,The Information称,这意味着采用相同类型硅材料制造的批量处理器将可能降低价格。

除了Raxium,包括苹果、Vuzix在内的公司也在致力于MicroLED AR硬件的研究,AR市场方面,谷歌AR产品将要接受来自微软HoloLens的强力竞争,而苹果、Meta、Snap和其他公司也在大力投资自研可将图像和信息呈现于现实世界的沉浸式硬件,未来,这一赛道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Raxium表示,用户手机Super AMOLED屏幕的像素间距(一个像素的中心与另一个像素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约为50微米,而其MicroLED屏幕的像素间距约3.5微米,并拥有比当前在案记录还快五倍以上的“前所未有的显示效率”。

93913供稿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