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宇宙全接觸】打造車上VR生态,蘋果正在開發VR駕乘系統

更新時間:每周一至周六早8點元宇宙熱點新聞,周日元宇宙技術分享。

内容合作 & 文字版擷取,請關注 mia訂閱号(MIA-duomeiti),或添加上海市多媒體行業協會秘書處微信(mia-online)。

加入群聊 - XR未來科技世界

今天的主要内容為:

空間态勢感覺公司Slamcore完成1600萬美元A輪融資

打造車上VR生态,蘋果正在開發VR駕乘系統

Meta正通過先進機器學習技術打造“Codec Avatars 2.0”

旨在制造更優質AR頭顯,谷歌正式收購Micro LED廠商Raxium

空間态勢感覺公司Slamcore完成1600萬美元A輪融資

英國空間态勢感覺公司Slamcore完成了由Robo Global Ventures和Presidio Ventures領投,Samsung Ventures、Amadeus Capital、Global Brain、IP Group、MMC、Yamato Holdings、Octopus等參投的1600萬美元A輪融資。

市場預測,十年内,僅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市場規模就可達到220億美元,Slamcore認為,其基于人工智能的定位和地圖智能将在未來的自動導航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

而随着元宇宙(基于VR/AR頭顯通路)概念的興起,對于同時繪制和導航真實和虛拟世界的要求将越來越高——很明顯,Slamcore的未來将更加美好。

Slamcore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Owen Nicholson表示:“長期以來,機器人一直無法以我們所知的準确度和效率水準在實體空間導航,而随着未來幾年公司和消費者越來越采用機器智能技術,Slamcore決心開發基于優化算法的産品。”

在未映射或快速變化的環境中生成準确的位置感覺并非易事,尤其是在GPS效率較低的室内或建築區域,而這便是Slamcore着手解決的核心問題,通過優化機器映射和移動新環境——僅基于從機器本身收集的資料以實時建構環境地圖。

盡管Slamcore是一家軟體和人工智能公司,但該公司密切關注機器人及VR/AR技術,并聲稱已“針對一些最廣泛的傳感器和處理器組合”優化了算法,以使設計師和開發者能以最少配置開箱即用Slamcore。

打造車上VR生态,蘋果正在開發VR駕乘系統

美國專利商标局正式授權蘋果一項與VR駕乘系統相關的專利,該系統可以解決車輛行駛中可能導緻的乘客暈車問題。該VR系統面向沒有窗戶的自動駕駛汽車而設計,基于VR頭顯,駕駛員将能根據可視化道路視圖進行駕駛、甚至在車上召開虛拟會議以及享受VR遊戲、閱讀、聊天等車内服務。

為進一步打造VR車内體驗,蘋果推出了各種旨在使乘客放松的虛拟體驗場景,基于VR駕乘系統,乘客可以想象仿佛置身于船隻、滑翔機等場景,進而獲得别開生面的乘車體驗。

該VR駕乘系統支援乘客根據真實實體位置或虛拟城市或風景啟動虛拟體驗,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虛拟體驗兼具教育性和互動性,例如,可在乘客可視化體驗城市地圖過程中标記、注釋曆史古迹或地标建築等重點資訊,不僅如此,在喪屍末日場景裡,使用者駕車逃離時路遇紅綠燈,還可模拟真實交通路狀等互動情景。

在一些示例中,VR投影裝置720和/或VR控制器710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麥克風,用于接收來自乘客的語音輸入;例如,頭顯内置了可接收來自主要制乘客語音輸入的麥克風,該語音輸入可用于VR系統語音控制,或用于與其他乘客通信,或用于通過VR搖桿或駕乘系統進行電話呼叫和電話會議等外部通信。

此外,另一些示例中,VR投影裝置和/或VR搖桿可以包括或耦合到内部錄影機或其他傳感器,用于檢測乘客手、手臂或頭部姿勢、眼球運動、面部表情等姿态,一些示例顯示,檢測到的姿勢、動作或表情可以用作VR系統的輸入模式,以影響向各個乘客呈現和/或顯示虛拟内容。

▲蘋果專利圖1顯示了駕駛員佩戴VR頭顯操作VR駕乘系統的示例

▲蘋果專利圖2顯示了将VR内容投影到車輛窗戶以供乘客觀看的VR駕乘系統示例

Meta正通過先進機器學習技術打造“Codec Avatars 2.0”

Meta研究人員正通過先進的機器學習技術打造“Codec Avatars 2.0”。

Facebook(Meta)在2019年3月首次展示了“Codec Avatars”,其由多個神經網絡提供支援,基于171個攝像頭捕獲生成,生成之後,“Codec Avatars”将由一個配置了5個攝像頭的原型VR頭顯實時驅動(其中2個攝像頭用于内部觀察、3個攝像頭觀察外部),而随着版本疊代,研究人員陸續展示了該系統例如更逼真眼動追蹤以及支援麥克風的demo。

今年4月,在麻省理工學院“虛拟人與虛拟存在”研讨會上,Codec Avatars團隊負責人Yaser Sheikh展示了該項目最新版本demo——“Codec Avatars 2.0”。

Sheikh表示:“我認為,未來十年的一個重大挑戰是,我們是否可以實作沉浸式遠端互動?”

去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Sheikh團隊聲稱,Codec Avatars最新模型将更小、效率更高,神經網絡現在隻計算頭顯可見的像素,有了這一進展,Quest 2頭顯将能以每秒50幀的速度在空場景中渲染5個虛拟化身。

不過,要到逼真級别的保真度,Meta研發團隊還有段路要走,如今的虛拟化身呈現卡通形象,非常适配于「Horizon Worlds」等大型VR社交應用環境。

可以預見的是,Codec Avatars将會演變為可選選項,而不是最終的卡通化身形象,在接受Lex Fridman采訪時,紮克伯格描述了這樣一個未來:使用者可以在休閑遊戲中使用“表現主義”虛拟化身,而在工作會議中使用“現實主義”虛拟化身。

值得一提的是,研讨會期間,Sheikh指出,無法預測Codec Avatars最終形态的誕生預期,不過,Sheikh相信Codec Avatars是公司項目的“奇迹之光”。

旨在制造更優質AR頭顯,谷歌正式收購Micro LED廠商Raxium

谷歌證明,公司正式收購了Raxium,這是一家成立5年、以MicroLED技術著稱的初創公司,很顯然,谷歌收購Raxium,緻力于制造下一代VR/AR/MR頭顯。

這也進一步證明,谷歌将大舉進軍AR,此前,谷歌在2020年收購了眼鏡制造商North;另據報道,谷歌正在招聘工程師以建構AR生态作業系統,今年1月,Google Labs被指正在打造一款名為“Project Iris”的AR頭顯,其操作模式與去年在I/O活動中展示的“Project Starline”高分辨率視訊聊天示範相同。

上個月,The Information首報了谷歌收購Raxium的消息,并指出MicroLED技術有助于建構比其他解決方案更節能且顔色飽滿豐富的AR顯示器,另外,Raxium正在研究MicroLED“單片內建”技術,The Information稱,這意味着采用相同類型矽材料制造的批量處理器将可能降低價格。

除了Raxium,包括蘋果、Vuzix在内的公司也在緻力于MicroLED AR硬體的研究,AR市場方面,谷歌AR産品将要接受來自微軟HoloLens的強力競争,而蘋果、Meta、Snap和其他公司也在大力投資自研可将圖像和資訊呈現于現實世界的沉浸式硬體,未來,這一賽道的競争将愈演愈烈。

Raxium表示,使用者手機Super AMOLED螢幕的像素間距(一個像素的中心與另一個像素的中心之間的距離)約為50微米,而其MicroLED螢幕的像素間距約3.5微米,并擁有比目前在案記錄還快五倍以上的“前所未有的顯示效率”。

93913供稿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