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伴君如伴虎?困在“果链”里的中企

曾几何时,能挤进苹果供应链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意味着产品品质和技术的肯定,更代表着未来会有源源不断的订单随之而来,可如今困在“果链”里的中企似乎过得并不如人意。无论是欧菲光还是蓝思科技,这些昔日“果链”上的红人不仅风光不再,更要命的是过于依赖“大客户”后隐患频出,再次生动地诠释了“伴君如伴虎”五个字……

令京东方拥护者紧张的传言

据韩国电子媒体The Elec日前报道,自2月以来,京东方为iPhone生产的OLED面板数量急剧下降。该报道分析,可能是京东方调整了OLED面板的设计,比如扩大薄膜晶体管电路宽度,被苹果发现后予以叫停。

该报道称,眼下正是iPhone 13元器件厂商火热赶工出货的时候,然而京东方自2月份开始,为苹果供应的iPhone OLED面板产量出现大幅下滑,几乎为零。

而京东方是去年开始为iPhone 13系列的6.1英寸机型提供OLED面板的。早期下滑的最初原因是显示驱动IC的短缺,但消息人士称,仅此一点并不能解释京东方产量的急剧下降,可能的原因是京东方改变了OLED面板的设计,比如扩大了薄膜晶体管的电路宽度,这可能遭到警告。据称,苹果可能已经向京东方申明问题,后者应该会尽快解决。

据媒体报道,消息人士表示,对苹果来说,京东方不太可能被排除在OLED面板供应链之外,因为这有利于苹果向三星显示和LG Display压价。此外,尽管产量下降,但京东方位于四川的B11工厂仍在运营。

该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较大反响,但仔细阅读该新闻会发现,所谓的被踢出“果链”的结论无非是媒体根据厂商产能推测出来的结果,并非厂商官方声明。而在引起广泛关注后,苹果方面已对此回应称,不太可能将京东方剔除出OLED面板供应商。

而在这篇更像是“误会”的新闻背后,恐怕少不了AMOLED市场的明争暗斗。

AMOLED市场暗战

屏幕是苹果产业链的一个关键环节,从LCD到OLED材质的应用,无疑代表了面板行业的发展风向。在苹果的屏幕供应中,韩国企业三星一直占据优势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内面板行业的崛起,京东方开始进入苹果供应链体系。

打入果链后,京东方在苹果产品中越发活跃,iPad、MacBook,Apple Watch等产品中都闪现其身影,LCD、OLED屏幕兼有。

不过投资者最为期待的,还是京东方能早日进入苹果销售额最高、核心业务产品——iPhone系列智能手机的供应。iPhone手机每年出货上亿,以品控闻名,成为其供应商不仅意味着公司能获得可观的订单数,更是产品受业界认可的金字证明。

从iPhone屏幕材料应用看,2017年iPhone X首次运用OLED屏幕,之后的iPhone除了iPhone XR、11系列低端机型iPhone11使用传统LCD屏幕外,其他所有系列的机型均采用OLED屏。

这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转向,加快了OLED技术的应用。这也意味着,京东方谋求的正是OLED屏入选iPhone供应。

但京东方与iPhone的供应关系总给市场“雾里看花”的感觉。就在2020年11月,还有消息传出京东方未通过苹果iPhone 12系列的OLED面板检测。随后消息反转,据界面新闻报道,京东方在12月内开始向苹果供应iPhone 12的OLED屏幕面板。

至于京东方最早何时进入苹果手机供应链,难以找到权威消息印证。但有多个关联消息显示,至少在2021年,京东方为iPhone供应过OLED面板。

而在京东方积极谋求更多“果链”份额的同时,韩系供应链企业也在积极拓展。据国外媒体报道,从 iPhone 12 到 iPhone 13,韩国制造商供应的零部件比例从 27% 上升到 30%。此外,未来这一比例可能会继续增加。

据悉,最新的 iPhone 采用三星电子和 SK 海力士的芯片,三星电机的相机镜头和多层陶瓷电容器、LG Innotek 的相机模块,以及三星显示器和 LG 显示器的 OLED 面板。此外,预计三星显示器和 LG Display 将继续为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推出的 iPhone14 提供大部分 OLED 面板。

自从 LG 电子退出智能手机市场以来,LG 集团旗下子公司与苹果的合作愈发密切,苹果产品也已在线下 LG 电子商店开始销售。另外,由于对苹果的供应增加,今年第一季度,LG Innotek 的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增至 395.17 亿韩元。

显然,为了在“果链”中拿到更多市场份额、获得更高话语权,各厂商都卯足了劲儿在努力,但进入果链后,真有那么美好吗?

困在“果链”里的中企

能够进入苹果供应链固然是好的,但为进入“果链”品牌厂商付出的代价同样不小,无论是利润率还是产品品质、供应效率等等,苹果都会对供应量企业做出细致且严苛的要求,对于不少企业而言,同苹果重度合作,固然能分享到苹果生态成长的红利,可一旦被苹果踢出产业链或者苹果生态有任何战略调整,对于“押重注”在“果链”上的企业而言,都是难以承受的痛。

立讯精密、蓝思科技、歌尔股份曾被称为国内的“果链三巨头”。但现在,由于股价深幅下跌,“果链三巨头”已被戏称为“果链三傻”。有了上述欧菲光被踢出苹果供应链的前车之鉴,市场对于这几家公司高度依赖苹果的生产销售模式也产生了相当的疑虑。

自今年年初以来,这几家公司的股价都延续了去年以来的下跌趋势。从1月4日到4月25日,蓝思科技市值缩水约59%,歌尔股份市值缩水约51%。

这几家公司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的“第一名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非常高。

在蓝思科技4月23日公布的年报中,首次罕见地公布了第一名大客户的名称“Apple Inc.”。2021年蓝思科技对其销售额为300.98亿元,占到了销售总额比例的66.49%。而在蓝思科技2020年年报中,“第一名大客户”销售额为203.0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54.97%。同样,根据歌尔股份2021年年报,“第一名大客户”在去年该公司销售总额中占到了42.49%的比例。

根据相关年报或者业绩预告,上述几家公司去年的营收参差不齐。立讯精密的营业总收入为1541.06亿元,同比增加66.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72亿元,同比下降2.12%。蓝思科技营业收入452.68亿元,同比上升22.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0亿元,同比下降57.72%。歌尔股份营业收入782.21亿元,同比增长35.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75 亿元,同比增长50.09%。

同样的,在更早前的3月24日,针对市场“公司是否会像欧菲光一样被苹果公司取消合作”的质疑,蓝思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亦回应称:“公司与核心客户的战略及业务合作持续正常、有序开展,研发创新合作持续深化、稳步提升。请投资者不信谣、不传谣。”

尽管歌尔股份的利润增长相对较高,市场还是表现出了担忧。

在歌尔股份4月8日公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有投资者提出疑问:“根据公司年报,公司的客户结构相对集中,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达86.54%。请问公司与核心客户(如苹果公司)的合作关系能否长期稳定保持,公司在稳定核心客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对此,歌尔股份回应:“公司在设计、制造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核心客户高度认可,因而作为主要核心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公司拥有大客户关键项目的普遍的优势份额。公司将继续积极投资研发、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高标准高要求,跟随客户快速成长,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与客户深度绑定。”

事实上,人们对于“果链”企业的担心不无道理,在这之前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欧菲光了……

被踢出“果链”后,巨亏了26亿元

早些年前,中国光学龙头生产商欧菲光也是苹果供应链,作为国内领先的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制造商,欧菲光掌握着诸多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制造专利,并成为了苹果镜头模组的供应商。

在成为“果链”企业之后,欧菲光的营收持续增长,公司股价也不断提升,最高时曾在26元高位,市值也一度高达849亿元,但如今这家公司的市值已跌破200亿元。

欧菲光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变数,是因为2021被踢出了“果链”,根据欧菲光的公告称,公司收到了境外特定客户的通知,特定客户计划终止与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采购关系。

4月30日,欧菲光披露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财报显示,欧菲光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28.44亿元,同比下降52.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6.2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34.99%。

2022年一季度,欧菲光实现营业收入45.93亿元,同比下降37.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86亿元,上年同期为净利润7720.11万元,同比下降341.33%。

由此可以看出,被踢出“果链”后的欧菲光,确实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打入苹果供应链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成为“果链”企业是一件好事,可以极大地提升企业的营收和利润,但过度依赖苹果也会成为企业最大的弱点。而欧菲光的经历,让不少人唏嘘。

写在最后:围城

苹果作为全球最赚钱的科技公司,其市值规模已超过全球第六大经济体,苹果也关系着众多供应链企业的强大或衰落,甚至连台积电这样的企业,也对苹果有着很高的依赖度。十年前,如果哪家上市公司入围苹果供应商,必然会在年报里大书特书。即便是和苹果签署了保密协议,也会用“国际大客户”这类近乎明示的字样来彰显身份。

但现在,打开A股“果链”上市公司的年报,会发现尽可能的回避提到和苹果的关系,反而是一再声明又拓展了新的大客户,不存在过度依赖大客户的情况。

当下“果链”的情况更像是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或许唯有时间,才能给出破局之法。

编辑|张毅

审核|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