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芍药花,就是最美初夏诗词

可记得金庸创作的小说《碧血剑》中的何红药,一位痴情女子,五毒教主何铁手的姑姑。年轻时帮助心上人金蛇郎君夏雪宜盗取了五毒教宝物金蛇剑和金蛇锥,却被无情抛弃,并受到教内惩罚,毁了容貌。自此后神情大变,最后找到情郎夏雪宜的遗骨,但中了夏雪宜的机关,最终还是与之“同归于尽”。

何红药的名字,出自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红药就是芍药花。

芍药,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微寒,味苦酸,有调肝脾和营血功能,芍药是既能药用,又能供观赏的经济植物之一。别名红药、将离、离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黑牵夷等。

芍药和牡丹很像,花期略有不同,牡丹暮春开放,芍药初夏盛绽。

《解连环·怨怀无托》

宋代:周邦彦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楼前花圃根叶全已移载换过,往日全是,她亲手所种的红芍药香艳灼灼。此词以曲折细腻的笔触,婉转反复地抒写了词人对于昔日情人无限缱绻的相思之情。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清代:纳兰性德

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

因甚为他成僝僽?毕竟是春迤逗。

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

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夏天到了,伤春的时节已经过了,还在因什么烦恼?原来是伤春意绪仍在,春愁挑逗。

记当年在芍药花下牵你的手,那耳畔暖语更胜美酒。盼到了繁花似锦的时候,可如今孤独的人却更加憔悴、消瘦。

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词意来看乃伤春怀人之作,但具体所怀之人不详,从正文可以看出应为怀念宫中表妹之作。

《踏莎行·红药香残》

宋代:李淛

红药香残,绿筠粉嫩。春归何处寻春信。

绣鞍初上马啼轻,举头便觉长安近。

别酒无情,啼妆有恨。山城向晚斜阳褪。

清江极目带寒烟,锦鳞去後凭谁问。

《闰后入夏浃月犹见红药》

清代:全祖望

春梦尚当阶,不随馀分去。

此番花信风,难挽骊驹驻。

我唱无庸归,娇红且小住。

《卜算子·芍药打团红》

宋代:洪咨夔

芍药打团红,萱草成窝绿。

帘卷疏风燕子归,依旧卢仝屋。

贫放麹生疏,闲到青奴熟。

扫地焚香伴老仙,人胜连环玉。

卢仝:唐代诗人,号玉川子,代表作《月蚀》。相传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

麹:把麦子或白米蒸过,使之发酵后再晒干,称为“麴”。

红色的芍药聚成团,绿色的萱草长成一窝。帘卷细风,燕子从外面归来,我住的还是卢仝那样的破屋子。因贫困,麴都放得荒疏了,因为无事可做,只能躺在床上,床上的青奴好像都热熟了。可每日焚香伴着老仙,在这样的生活里,人比连环玉活的还精致些。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唐代:吕温

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这首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是时诗人中了进士,看到京城大旱,却有权贵之家带花移栽芍药,有感而作此诗。

四月,许多达官显要把从外面买来正在开花的芍药花移植到新扩充的花园中,真不知道他们之中还有谁以国计民生为念?

《侧犯·咏芍药》

宋代:姜夔

恨春易去,甚春却向扬州住。

微雨,正茧栗梢头弄诗句。

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

无语,渐半脱宫衣笑相顾。

金壶细叶,千朵围歌舞。

谁念我、鬓成丝,来此共尊俎。

后日西园,绿阴无数。

寂寞刘郎,自修花谱。

这是一首吟咏芍药风情,描写扬州景物的咏物词。芍药盛开,歌舞满城,词人置身于名花倾国之中,顿生迟暮之感。

《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

唐代:白居易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今日台阶前的红芍药,有几朵花要凋落,又有几朵要开放呢?开放的时候尚不领悟,还想要跟别的花比较谁更美。凋落的时候才知道此身只如幻相。像这样离悟道还有多远呢?我想要拿着残败的花朵请教高僧。

《芍药花开忆牡丹绝句》

宋代:王禹偁

风雨无情落牡丹,翻阶红药满朱栏。

明皇幸蜀杨妃死,纵有嫔嫱不喜看。

《芍药花二首 其一》

宋代:张镃

自古风流芍药花,花娇袍紫叶翻鸦。

诗成举向东风道,不愿旁人定等差。

《简袁仲诚觅芍药花》

宋代:张纲

老来百计不相关,诗句雕镌兴亦阑。

只有好花堪照眼,从君聊借一枝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