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银行人很刻板?不,他们的才艺很不一般!

文│王世昌

三十多年前的储蓄对群众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当时叫爱国储蓄。市区二级政府由副市长、副区长挂帅成立储蓄推进委员会,辖区的街道、大型工厂、重点企业负责人都是委员。各个区办的储蓄科都用尽浑身解数深入街道、里弄宣传爱国储蓄,推动集零储蓄的发展。储蓄外勤更是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以文艺表演、漫画、连环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到机关、工厂宣传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生活理念。

银行人很刻板?不,他们的才艺很不一般!

作者绘制的古代勤俭持家故事连环画

一到盛夏,就是储蓄外勤大显身手的时刻。当时的区办、分理处(现在的一级支行、二级支行)外勤人员组成一支支文艺小分队走街串巷,举办储蓄宣传纳凉晚会,独角戏、上海说唱、越剧、沪剧、评单,应有尽有。晚会现场那可是彩旗飘扬、人山人海。保留节目有江南丝竹《高山流水》、上海说唱《储蓄塔》《五分钱》及当时的流行歌曲。印象特深的是,一次老西门分理处外勤演唱当时最红的《祝酒歌》,在台上忘记了如何收尾,唱至结尾不知哪能弄的又回到第一段,手风琴也无奈地只能跟着一遍又一遍地拉,最后连唱三遍才找到结束的调子,全场笑得人仰马翻。又有一次,一位高度近视的老外勤上台表演评弹弹唱,不小心将拨片掉在了台上,他全身上下摸索了很长时间也找不到,边场人员提醒他“台上、台上”,最终他是满头大汗趴在地上才寻到。表演独脚戏的两位外勤急忙上台救场,表扬他“爱岗敬业,对观众的热爱是五体投地”,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银行人很刻板?不,他们的才艺很不一般!

银行美工手绘的巨幅人民币黑板报

秋季则是深入机关、大中型企业宣传集体储蓄的好时光,爱国储蓄的黑板报、墙报设计比赛连轴举办,时间长达二十天左右。可惜那些优秀的粉笔画作品现在再也无福欣赏到了。我们到过上钢三厂、港机厂、耀华玻璃厂等,这些大厂宣传部的专职美工水平很是了得,我们这些美术爱好者借此机会也互相交流学习。当时的企业职工又特别青睐漫画、连环画,为此区办组织我们这些比较热爱绘画的职工到企业深人生活,自己编写内容,画成连环画,印刷成册后发给大家。这些作品的内容有现实的、古代的,都起到了很实在的储蓄宣传效果。

为提高画画水平,我参加过青年宫、工人文化宫举办的连环画培训班,我们崇拜的连环画大家刘旦宅、戴郭邦、施大畏等名家有时候也会给我们做辅导,使我获益匪浅。

银行人很刻板?不,他们的才艺很不一般!

全国储蓄书画展开幕式上,

周谷城在刘海粟的画作上题词

记忆最深的是1984年总行举办全国储蓄书画作品展。外勤人员本事实在太大了,据说仅用几条毛巾就邀请到了刘海粟、周谷成、王个簃、唐云、张乐平等大画家给我行捧场,在黄陂北路原上海美术馆现场作画以表支持。海粟老已近90高龄,但举手投足依然是一派大师风范。海粟老作画时我在旁边配合摄像举着小太阳灯,心情又兴奋又紧张,也充分领略了大师的高超艺术造诣。当时海粟老的视力已非常差,毛笔需要蘸的颜色还要靠助手引导才能蘸到,颤微微的双手依次将浓彩淡墨尽情在画面上泼洒,整幅作品完全是靠意念、用生命在大师的脑海中成形,再在纸面上神奇展现,整幅黄山泼墨图,但见怪石崚峋、虬枝盘旋、云霞蒸腾、气势非凡。什么叫出神入化?这就是!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老在画上亲笔题跋。据说当场有人愿出10万收购。当时,一户人家有1000元存款是不得了的事,刘旦宅的《金陵十二钗》古玩商店挂牌每幅400元,我都感觉买不起。可见海粟老这幅作品的珍贵。

前几年,黄浦支行举办职工书画摄影展,我翻出已发黄的连环画原稿参加展览,想不到却激起了层层涟漪。回忆三十多年前的往事仍然是历历就在眼前,胡乱成文让同龄者也能再回首当年的激情岁月。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