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家孩子早慧,怎么培养不耽误?

成为嘟嘟特别读者:

部分干货类文只挂三天哦,所以星标我,不容易漏看我写给铁粉的限时干货~

报名嘟嘟亲授的《相亲&交往》体验课

有女粉付费咨询这个问题。她闺女肉眼可见的聪明,她没经验,怕教不好。

然后我寻思这个我老早写过啊,就扒拉给她了,没收她钱。

已经长大了的早慧儿童路过。

严格来说我是我爸妈从备孕到胎教到早教全部流程不输给现在讲究度制造出来的孩子。

对,我倾向于用【制造】这个词。就像一个产品一样,精打细磨的。

可惜并不是天才,智商只有136,我妈很失望。

但是小时候的种种表现,看起来都非常早慧。

记忆力很好,逻辑思维很好,想象力很好,嘴很能说。

现在和一个智商140+的货结婚了,以后有孩子的话不管随谁的脑子,都可能也会是这么个早慧的类型,所以我们早早做好准备:万一孩子是这样,该怎么养。

就结合我们经历过的实际,分享一把。

我们也没孩子呢,只能告诉你我们小时候如果哪些地方做好,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结局。

我家孩子早慧,怎么培养不耽误?

让孩子远离不能理解这个现象的老师,这种老师如果心眼小会毁了她的。

我就是被毁的典型。不然现在应该是个程序媛or投行女吧233333

对我而言算塞翁失马啦……但是孩子被这么生生折断翅膀,会比较浪费,打击也很大。

不要过度表扬也不用刻意打击。

让她知道【我某些方面有特别的地方,但不是骄傲的资本,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特别的地方】,不要老是带着她去炫耀。

我妈带我炫耀太多了,导致我有段时间觉得同龄小朋友大部分是傻子。后期花了很大劲才拧回来。

到现在都有人说我优越感爆棚,瞧不起人。

我也很绝望啊。

后来她又矫枉过正,把我往死里贬损。

这不是欺负人吗?

多大的心脏才扛得住亲妈这么搞,跟过山车一样。

接下来,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这一块。

培养她自学的能力,早点识字,你就省事儿了。

我五六岁我妈就不怎么给我读故事书了,都是独立自由阅读字书,阅读量也很大。

而且好奇心有地方安放。想知道什么就自己去查。

不打击她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尊重她的成长进度,允许并鼓励她天马行空。

不要用你的期望值去给她压力。

我三岁多第一次少年宫去学简笔画,被我爸打了,说我没别的小朋友画得好画得认真。

可身边的小朋友全部比我年纪大,比我学得久。

至今耿耿于怀。

别让她太早上学。

早两年毕业没什么太重要的结果。我17岁上大学21岁毕业,经常被人当大专毕业……

而且觉得自己的心智和兴趣点和同学其实一直对不上。比如她们想谈恋爱,我只想挣钱买吃的。

但是思想上喜欢和比我大的孩子交流,大一就对大四毕业的学长学姐找什么工作感兴趣,对实习感兴趣。

如果她有感兴趣并擅长的东西,一定要盯着她打好基本功,不骄不躁。

没有任何技能的掌握是不枯燥的。大量的底子要打。

比如写作需要语感的积累,比如画画、乐器需要起码手不抖坐得住,比如下棋需要N盘输掉的棋来积累经验,比如舞蹈也需要大量的体能训练、基本舞步训练。

天赋浪费在坐不住上是非常可惜的。

因为小聪明因为天赋而失去了踏实的能力,本末倒置。

守护好她的天赋的种子,并引导天赋开花结果。

我算是什么都学一点,但是都不精,捡起来也都能捡起来。

只有写作算是被动技能,家庭氛围熏陶出来的。

现在看来花时间花精力多,且自己感兴趣的,才算是个能拿得出手的技能。

抓大放小,盯着她最有天赋最感兴趣的技能就好了。鼓励和引导为主,别强迫。

我老公钢琴弹得好,可完成了和我婆婆的约定后,他就再也不愿意碰钢琴了。这成了他的一个童年阴影。

过犹不及。

心智上让她学会和同龄的孩子好好相处,不要有优越感,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

以【对方善良,对我好】为识人基本,而不是【对方聪明】。

这一点我老公家的教育比我家的好。

在学习上他父母不给他压力,但是他自己也不怎么掉链子。

他爸超自信,说我一个高数满分的人亲生的娃,怎么会连个书都念不好。

而我妈超级焦虑。大概是因为我妈比他爸笨吧。

我们希望把孩子养成一个低调、晓得藏锋芒、擅长自娱自乐、有创造力和好奇心,同时能在广义上的学校生活里和同学相处很好、人缘很好的孩子。

大智若愚,自己的世界非常丰富多彩,别人不需要知道也不需要理解。

有逻辑自洽的世界观,并坚守信念。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学会和世界上的恶意抗衡。

其实很寂寞的。

早慧闹得人尽皆知,其实相当于把孩子放到了枪打出头鸟的处境。

高处不胜寒。

藏着点儿。

按部就班地好好培养就可以了。

最终,她会被和她一样的人吸引,成为灵魂伴侣。

再不济,她也能找到融入社会的平衡点,去接纳和理解值得相处的人,释然那些恶意。

去经历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善意和恶意,学会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我家孩子早慧,怎么培养不耽误?

所谓的伤仲永,其实伤的都是无法处理好个人发展和社会的矛盾,伤的是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己的自学能力、好奇心和创造力是很难被伤的。

诚然我和我老公混得就那么回事,都不是学术大牛,但是我们都和自己的童年创伤和解了。

依然是学一门新的技术非常快,有独特的见解,一点就透,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创造和改良。

在掌握新的谋生技巧和给自己找乐子的层面,我们还是挺有优势的。很容易就自娱自乐自给自足了。

我们也都很感激遇到了能读懂自己的人。

其实很多聪明的人,如果人格发展没有好好重视,他们可能会很寂寞,甚至进一步把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里。

所以智力有优势很好,但是别让它变成了人格发展的劣势,才是父母最该重视的问题。

有智商且有情商,才会在入世的生活里得到快乐。

别成为相亲时被剩下的那个【条件挺好的怪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