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已快被人忘记的极狐,借崔健《继续撒点野》演唱会,高达12亿+曝光量,着实秀了一把存在感后,趁热打铁发布了4月销量数据。

不期而至的销量,却又不“突然”。
极狐选择避开每月1号,造车新势力集中秀成绩单的大日子,而是在5月4日青年节这天,可谓是经过深思熟虑。
5月4日,有汽车行业媒体报道称,极狐汽车4月交付量达到1,140辆,环比增长54%,同比增长1,113%;1-4月累计交付3,186辆,同比增长750%。
极狐汽车同时表示,受疫情影响,5月生产交付短期虽面临一定挑战,但新签订单增长势头明显,业绩有望持续释放。
自2019年成立以来,极狐汽车对于销量一直讳莫如深,有据可查的官方发布销量数据,还要追溯到去年10月份。即便是官发销量,也从来不在官方渠道发布,而是以一张销量海报形式呈现,极其不正规和重视。
与造车新势力的行事风格,格格不入。而此次发布的销量,更是连一张海报都找不到,甚至有人怀疑销量的真实性。要知道,2021年全年,极狐销量还不到5000辆,月销量基本不过千,此次突然就达到1,140辆,实在是有点突兀。
4月交付量1,140辆,高吗放在造车新势力之中,也不算高,甚至连新生力量极氪也不如。但是,同比增长1,113%,环比增长54%,这样的高增长率却是很亮眼。
要知道,造车新势力在4月都是环比大幅下滑,极狐却是风光独好?再加上,刚刚在崔健演唱会上刷了一把存在感,据称演唱会吸引观众超过4600万名,点赞数突破1.1亿次,评论数超过200万条。
如此热捧程度,绝对是北汽极狐的最高光的时刻。但是,不少人感觉极狐的冷与演唱会的高热,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有猜测,此次演唱会赞助得六七百万,也是付之东流了。无疑,4月份销量无疑打了这一部分人一记耳光。
谁说赞助费白花了?销量就是最好的证明。一个月的销量,已经超过去年总销量的五分之一还多。所以,这突如其来的销量是恰到好处的。不管出自何处,官方并未制止其传播就是最好的默契。
崔健有句歌词是这么说的,我不管离开,我不愿存在,我不愿过分实实在在。或许,这才是极狐最大的收获吧。
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
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厂商,在新能源造车的路上都伴随着无数的质疑甚至是谩骂声。学会接受、应对并改正才是所有厂商都要学习的课程。现在流行的是“不怕被人骂,而怕没人骂。”
被人遗忘才是最大的悲哀。在崔健演唱会之前,极狐汽车其实已经快被人遗忘,在造车新势力这一舞台上,丝毫没有存在感。更多的时候,是拿来给赛力斯和华为AITO做背景,以及一再跳票的极狐阿尔法S HI版。
曾一度被认为是,华为联合打造子品牌(阿维塔、赛力斯、北汽)之一,如今风头已被问界、埃安、阿维塔所代替。如今,极狐的华为光环已是暗淡无光了。
据了解,北汽极狐与华为比金康赛力斯还早,毕竟北汽新能源可是曾经多年的新能源销冠。极狐在2021年上海车展迎来高光时刻,全球首款搭载华为HI全栈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和全球首款搭载鸿蒙OS的极狐阿尔法S HI版亮相。
在赛力斯SF5进入华为渠道大热之后,去年9月,北汽新能源与华为签署全面业务深化合作协议,计划于2021年底前实现极狐阿尔法S HI版的线上线下渠道销售合作。一切都是按部就班,但是极狐阿尔法S HI版的交付时间一再拖延。
至今,极狐阿尔法S HI版上市已有一年有余,至今也没有明确交付时间表,连展车都只有一台。北汽蓝谷最新回应称,公司正在与华为紧密配合对相关工作进行推进,同时5月上旬还将在北京举办HI Day活动。
这里不想去猜测,华为与北汽蓝谷是否有“间隙”,但是华为重心上的转移已是有目共睹,极狐阿尔法S HI版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场开始减弱。如手机行业一样,现在汽车行业也开始兴起了首发概念。
作为曾经的“首款搭载华为HI全栈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和全球首款搭载鸿蒙OS”车型,极狐阿尔法S HI版的光环已不再。“全球首款搭载鸿蒙OS”已被问界M5摘走,“华为HI全栈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花落阿维塔,极狐已被逼到了墙角。
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华为概念走不通,极狐开始打造新的流量密码,崔健演唱会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在产品层面,极狐的智慧座舱已成为哈曼,自动驾驶方案变为博世……
如何破局“极狐是谁”?
北汽新能源曾经辉煌无比,多年的新能源销冠,那是实打实的业绩。不过,过分专注于B端市场,在消费环境回到C端时,北汽新能源便是一败涂地。直到现在,也没有解决“极狐是谁”这个难题。
崔健《继续撒点野》的演唱会微信生态内曝光量12亿+,喝彩次数1.2亿+,直播间被分享270万次。冠名品牌极狐微信指数峰值时较活动前提升54倍,极狐定制礼物共送出104万次。
毋庸置疑,单纯从流量的获取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商业赞助。但是,这一切的背后却是观众对于极狐的“无视”,当被问及对极狐的感觉时,回答居然是“太不显眼了,别说记住了,连感觉都没感觉到。”
难道不该问一下“极狐是谁”?不想去苛责观众,也不能埋怨活动的策划,其实最根本的还是极狐自身的未解难题,极狐是谁?要做什么?消费者不会因为赞助崔健演唱会,就会购买极狐,再高的流量,不能触及观众的灵魂,也是只能成为演唱会的背景之一。
消费者不识极狐是谁?2019年便转向极狐,到现在居然没有存在感,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北汽蓝谷在2020年和2021年亏损分别为64.76亿和52.44亿元,付出这么多却还是无人识?
有人说,北汽极狐还是老一套,对于品牌宣传还是停留在传统意识里,而蔚小理已是上升到“饭圈”层面。甭管老一套还是新手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吉利极氪和东风岚图,不也是在传统赛道里突围而出吗?两者比极狐可都要更晚出道。
归根结底,还是产品不行。相对于蔚小理各款产品都有主攻方向,极狐旗下两款车型更多还是拿来主义,都不是本身研发和打磨,智能座舱来自哈曼,自动驾驶方案来自博世……极狐的供应商名单虽然金光闪闪,但是唯独本身的印记不足。
消费者是因为极狐,而选择这个品牌,而不是博世,也不是崔健。奉行拿来主义,在新能源赛道玩不转。如何讲好产品故事,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