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五步管教法

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

五步管教法

父母在养育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碰到一些让家长们头痛不已的问题。如:

“医生,我的孩子最近很爱讲脏话,怎样能改掉这个坏习惯呢”。

“医生,他现在从早到晚都在玩手机,晚上不睡觉,吃饭也不好好吃,怎么做能让他不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电子产品上”。

“医生,他最近经常偷拿同学的铅笔、橡皮,我已经教育他很多遍了,但是成效不好”。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怎么办?

试试五步管教法。

五步管教法

理解孩子的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能够持续存在,往往都是有功能的。

孩子的不良行为传递了哪些信息,我们要试图去理解他。

五步管教法

比如,孩子不去上学。

错误回应:你今天必须去上学,你的任务就是去上学。

正确回应:我知道你今天不想去学校,但并不知道为什么,在我不知道原因之前我也没有好的办法帮助你,我不能让你独自在家待一整天,因此你必须下床并穿好衣服,和我一起吃早饭,然后我们聊一聊是什么让你不想去学校。

五步管教法

搞清楚不良行为发生的过程

不良行为是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发生、被谁发现的。

这里面包含了很有用的讯息,可以提示我们做什么能够帮助其停下来。

五步管教法

比如,孩子尖叫。

厘清这个过程发现:孩子是在吃完晚饭后,在爸爸的书房,刚开始时叫爸爸陪伴玩耍,但爸爸因要工作拒绝了他,然后孩子开始尖叫,爸爸发现后,马上放下手里的工作,来陪孩子玩耍。自此以后,孩子尖叫的行为得到加强,每每想叫人陪伴,就拿出这个“杀手锏”。

五步管教法

不良行为后的沟通

当不良行为发生后,越早的沟通越好,因为任何时候延迟都会让孩子认为其不良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

当然是否要谈论不良行为,以及如何谈,这些取决于他到底做了什么,也取决于其发育阶段能让他接受何种程度的管教。

五步管教法

一些情况下是不适合沟通的,比如有其他人在场,当着老师、同学、亲属的面教育孩子会让他感觉羞耻;或者吃饭时经常谈论不良行为,会让孩子将吃饭与不良行为进行连接,严重时造成神经性厌食、贪食症。

五步管教法

回应孩子的反应

沟通时,孩子可能出现否认、失控、回避、若无其事、责怪他人、承认错误、懊悔等反应。

五步管教法

此时管教的目标在于:

a - 安抚与安慰,帮助他平静;

b - 设定界限,说清楚什么是被允许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

c - 处理羞耻感;

d - 避免权力斗争;

e - 激发孩子的希望和动力。

五步管教法

承担后果、弥补道歉与原谅

不良行为后马上跟进后果,承担后果不等于惩罚,而是为了帮助孩子理解他的行为与造成的影响之间的联系,并促使他改变其行为。

比如:孩子不停的把事物扔在地板上。

五步管教法

错误做法:家人捡起来。

正确做法:和孩子一起打扫干净。当他下次再用同样的方式时就会三思而行。

宽恕能让孩子全面看待自己的错误,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坚信至少有一个成年人对他是有信心的,无论发生了什么。

最后温馨提示,当您觉得这些方法无效时,建议您咨询当地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

参考书籍:《给孩子立规矩》

排版 | ADHD家长联盟

图片 | 图虫网

五步管教法
五步管教法
五步管教法
五步管教法
五步管教法
五步管教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