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数千的古代历史中,有两个比较有名的军事政治集团,一个是鲜卑的关陇集团,另一个是突厥的沙陀集团。
在隋唐前后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那么有何异同,是如何影响后世历史的?
关陇集团
北魏末年,经过140多年的汉化改革,胡人汉化,向汉人学习,北魏朝廷走到历史的尽头,军阀尔朱荣和高欢利用晋阳军事集团,架空了北魏中央王朝。

公元533年,为对抗晋阳军事集团,贺拔岳、宇文泰于关陇地区(陕西关中、甘肃陇山)组建了门阀军事集团,特点是胡汉杂糅,以鲜卑骑兵为主、文武合一。
宇文泰是西魏的实权人物,关陇集团得以迅速崛起。开创了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设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实行军政合一,士兵平时务农,战时为兵。
北周、隋、唐均继承了西魏的府兵制,从西魏到北周、隋、唐,这几个时代的皇室后族大多都出自八柱国、十二大将军组成的关陇集团二十大家族。
宇文泰为西魏权臣,其子孙为北周皇族,李虎子孙为唐朝皇族,大将军杨忠子孙为隋朝皇族;北周历代皇后多在这些家族中产生,隋文帝的皇后与唐高祖李渊之母都出自八柱国里的独孤信。
唐朝从建立到中期,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削弱关陇集团势力,关陇贵族不在地方割据,均田制瓦解,募兵制代替府兵制,关陇集团退出历史舞台。
华夏文明从秦汉经两晋到南陈,为古典华夏文明阶段;那么,从北魏经隋唐到南宋,为重建华夏文明。而新华夏呢,是五胡融入华夏后,重生的华夏文明。
隋唐的开创者,均来自关陇集团。虽有鲜卑血统,但不看成是异族政权,原因基于他们对华夏文明的认同,以及华夏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沙陀集团
唐末,李克用为代表的沙陀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组成人员分成两部分:
来源一,沙陀人。西突厥别部,分布于今新疆当时名为“沙陀”的沙漠一带,故名沙陀突厥。
来源二,粟特人。分布于中亚、新疆地区,昭武九国。安䘵山、史思明就是粟物人。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唐朝中央军队有限。此时,沙陀人不堪吐蕃迫害,于是来投奔唐朝,在唐朝中央的支持下,有效的打击了藩镇割据。沙陀首领,李克用被封为河东节度史,河东集团也就是沙陀集团出现了。
唐末,883年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加封为晋王。从此,沙陀人登上历史舞台。
五代十国中的五代,梁、唐、晋,汉,周,除朱温后梁外,均出沙陀军事集团。
朱温代唐建梁后,某种程度上是黄巢起义军的继续,沙陀集团对抗朱温集团,最终在李存勖时,灭朱温的后梁,建立后唐政权。
之后,便是沙陀集团内部斗争,后晋、后汉均出自沙陀集团。郭威、柴荣的后周,他们是沙陀集团后汉开创者刘知远的部将,所不同是他们是汉人。
北宋太祖赵匡胤同样出自这一集团,自后梁以来侍卫亲军到后周掌管中央禁军,有了最强军事武装,藩镇割据得以解决。于公元960年,建立北宋。
沙陀之于大宋,犹如鲜卑之于隋唐。这也是宋朝为何将梁、唐、晋,汉、周,奉为正统的原因。就如唐朝把南北朝,同时出史书,奉为正统一样。
对于两大集团总结如下:
一、两个集团都是北方游牧民族,被中原王朝击败后或主动归附后,遗留下来的后裔。关陇是鲜卑汉化后,是鲜卑人;沙陀是突厥别部,主动依附帮助中原王朝。
二、对中国历史影响远的两个军事政治集团。关陇后有隋唐盛世;沙陀后建立的大宋,经济文化繁荣。
三、作为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北魏末年,为对抗东魏、北齐而组成的;沙陀为唐朝解决藩镇割据而引入的雇佣军,结果尾大不掉。
四、显赫一时,之后融入华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