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散文| 许锦涛:大黄牛的晚餐

大黄牛的晚餐

文/许锦涛

散文| 许锦涛:大黄牛的晚餐

(网络图片)

80年代初期,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开始实行了,我家分得了田地,还分得了一头大黄牛。那个时候,大黄牛可是一家人的宝贝。印象中这头黄牛是生产队分给我们胡同中的两家人的,后来她生了一头小牛,小牛给了另一家,我们就留下来这头大黄牛。

大黄牛来我家后,在爷爷奶奶的精心呵护下,长得十分健壮,一身油亮,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就像会说话一样。听爷爷说,这头牛是个急性子,干活快。爷爷也非常喜欢这头大黄牛,从此,它勤勤恳恳的为我们家服务,大黄牛无所不能,耕地,运肥,赶集,走亲戚等等,为我们家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都说慢牵牛,但是我们的大黄牛可是一个急性子,走起路来,都能晃起膀子,能比其它家的牛快一倍。当然,耕地也是这样,从不偷懒。其它人家的牛耕地,一旦累了,总是停下来不走了,可是我们家的大黄牛即使累的浑身冒汗,膀子被拉得深深的凹陷进去,也总是拼命的向前走,直到主人喊停。爷爷总是不让它太受累,偶尔抽袋烟,总给它一些休息的时间,俨然,大黄牛已经是我们家的一员了。

爷爷奶奶每次下地回来之前,总是紧着时间也要给大黄牛割上一些嫩草,带回家,认真的铡短,拌上麦麸或者玉米面,犒赏劳累了一天的大黄牛,爷爷奶奶觉得不让辛苦的大黄牛吃点好的,就对不住大黄牛辛辛苦苦的一天。

就这样,大黄牛勤勤恳恳,日复一日的为我家服务着。

每到冬闲的时候,爷爷就让牛拉着他赶集卖农家产品,大枣,红薯,黄豆,绿豆等。当然,过年时候,大黄牛也会带着我们去走亲戚。无论多远,无论去何处,大黄牛都是脚下生风,来来回回中大黄牛已经是我们家的一员了。

大黄牛几乎每年都生一个小牛,因为,在那个少有机械和脚力的年代,我们一家对大黄牛有非常深的感情。爷爷总是坚持着小牛长大舍不得卖。有好一段时间,我们家里有三头牛同时在喂养,再有就是送给了亲戚家去养。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同时附近的亲戚邻居家有过5头牛都是大黄牛的孩子。有时候大黄牛能在偶然的机会遇到或者看到他的孩子,还会低沉的叫几声,如果没急事的话,爷爷总让他们在一起待一会,大黄牛和孩子的亲昵的这种举动让人为之动情。

我也非常喜欢我们家温顺的大黄牛,每次放学回家,如果遇到大人在地里赶牛车回来,我总是喜欢在街上牵牛回家。

大黄牛也有休息的时间,我记得是一个暑假的下午,一家人都去地里干活了,留我在家看家写作业。他们临走时告诉我,如果大人回来晚了就让我喂牛。我说知道了,我见过大人喂牛的样子。

那个时候我们家门外的大河里天天有河水,无非就是把切好的草泡湿润了,去除一些灰尘,之后倒进牛槽里,加上麸子玉米面什么的拌匀了就行。我看到过大黄牛非常爱吃带麸子或者玉米面的草,她大口大口吃草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都非常感慨,大黄牛这么累,干这么重的体力活,回家就吃草,加上点麸子就高兴的了不得了。为我们家付出太多了。

太阳落山了,大人们还没有回来,我想我应该喂牛了,他肯定很饿了吧,于是我学着大人的喂牛的顺序挑着两包草,到河边洗干净,回来倒进了牛槽里。我想今天我要犒劳一下大黄牛,多给他放点好吃的麸子,我转身就去麸子缸里去舀麸子,突然我发现在靠着墙边放着几袋子锯末(那个时候我们家锯木头留的锯末用来烧火取暖用,)突然我脑子里冒出来一个鬼点子,我想,牛又不是人,锯末和麸子看起来差不多,牛也不认识,我把锯末拌在草里不是可以省下来麸子了吗,大人或许还会夸我呢。就这样,我舀了好多锯末,均匀的和草参合在了一起,看着一牛槽的锯末粘在了绿绿的草上,我觉得自己成功了,于是,我洋洋得意的去房后栓牛的场地上把牛牵到了牛槽边。

或许牛早就饿了,他大口吃起来,我也成功感十足,开心的去屋里写作业了,我想等吃完了,大人回来了,我也不说,让他们猜猜,我的新发明。

天黑的时候爷爷奶奶回来了,他们一进门就喊,二小,喂牛了吗,我应声而答,早就吃完了,

接着我又听到爷爷一句,怎么一点也没吃啊,这是什么,草里怎么有锯末?我想坏了,牛怎么也能认出来吗?我吓坏了,担心事情败露,我会被打。赶紧出来根奶奶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奶奶苦笑着说,孩子,牛也通人性,也知道什么好吃,骗不过的。接着他跟爷爷说,把草都扔了吧,再重新换新的。我呆呆的站在那里直等到爷爷把剩余的草在水里淘洗干净拌上麦麸,给牛喂好了,大黄牛大口的吃着香喷喷的青草,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我,好像大黄牛并没有生我的气….万物有灵性,牛也通人性,不能欺骗她,我心里默默的念叨着,向我的房间走去。

后来,大黄牛老了,不能干活了,爷爷也舍不得卖掉总是说给家里没少出力,可是大黄牛毕竟有自己的最终归宿,即便老黄牛被父亲卖掉的当天,弟弟哭着把它牵到了远处,藏了起来,但是还是最终没有摆脱宿命的安排。临走那天,老黄牛瞪着一双流泪的眼睛,像是在告别,像是在哀告,像是在不舍,低沉的吼着被车拉走了………。

至今,难忘大黄牛的那顿晚餐,更难忘奶奶的那句话,万物有灵性,牛也通人性,不能骗她。宽泛的来讲,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做人的一个准则。

散文| 许锦涛:大黄牛的晚餐

【作者简介】许锦涛,男,1976年生,聊城市东昌府区人,从事外贸工作20余年,业余时间经营自家无花果农场,热爱家乡土地,热爱劳动,喜好农村纪实文学,常以笔书文,记录时代的生活,求学经历,工作等美好点滴,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