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本芬芳,奈何你却不懂欣赏——《我本芬芳》03

我本芬芳,奈何你却不懂欣赏——《我本芬芳》03

这个月的主题都被疫情所霸占,以至于忽略了《我本芬芳》这本书的介绍。封控伊始,我便开始阅读杨本芬写的三部曲:《秋园》、《浮木》和《我本芬芳》。一个是作者写她的母亲,一个写她身边人,一个则是以自己的婚姻为蓝本记录自己的一生。

当时还挺应景,和书中人物的经历一样,都是吃不上喝不上。然后只能在阅读中获得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越,以及培养自己对未来的向往。

4月将尽,也该收尾了。

和大多数人的阅读体验并不一样,《我本芬芳》中真正触动我的不是惠才,而是她的丈夫——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对外人很好,近乎于谄媚。对孙子们也很疼爱,甚至慈祥可爱。唯独对自己的妻子冷漠无情,甚至残忍。他不做家务,不对妻子表现出任何柔情,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坚硬如铁。

是不是有些熟悉?像是谁家的父亲,或是爷爷、姥爷……是的,吕就像是某一特定时期制造出来的特定男人。

此外,吕身上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他不喝酒,不抽烟,不打老婆和孩子,更不和其他女人搞暧昧。就是对家人缺少体贴和爱护。夫妻二人每次争吵都毫无结果,而当惠才哭着说“想不到你会对我不好”的时候,吕二话不说拔腿就走。就算惠才哭死,他也不会回头多看她一眼。

惠才生下第一个女儿后,因身体虚弱,希望丈夫可以睡在自己身边,这样夜间好帮忙照顾女儿。可就是这样的要求也被吕直接拒绝,理由是:“我怕血腥味。不睡在你身边。再说也不能搞得你娇生惯养”。

《我本芬芳》这个书名,在我看来就是惠才对自己所谓的60年钻石婚的一次赤裸裸地揭露和控诉。我本芬芳,奈何你却不懂欣赏。她要用文字去对抗这个荒诞的世界和荒诞的人生。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作者在书中隐隐给出了些线索。

吕在两岁多的时候,被送给了有些田产的养父母。解放以后,因打土豪分田地斗地主,养父母被整,直至双双跳进村里的池塘自杀。而此时在同村的穷亲身父母因为害怕受牵连,拒绝接纳吕,只给了吕一缸子的米。

我以前不太懂这些个历史,但亲身经历孟买疫情以及防控后,开始明白社会运行过程中为何会产生悲剧,以及这些悲剧究竟是如何败坏人、扭曲人、重塑人。尤其当一些悲剧是人祸引起时,你就愈感到恶心和反胃。

而吕就是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被锻造出来的一批人类。《我本芬芳》这本书并没有继续往下深挖,作者只停留在记录上面。

很显然,吕早年的成长经历,使得他过早地关闭了情感通道。以至于他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去过家庭生活,如何向他人去表达感情。虽然人活着,可是心却是封闭的,扭曲的。

书中有一处细节,我读来甚觉震撼。

惠才后来结扎,母亲赶过来照顾她。一日,惠才请吕帮忙把鸡给杀了。没想到吕当即发作,将衣袖往上一捋,指着闻声赶来的母亲大声说道:“你不会做人,你不会做大人!前两天她已吃了一只鸡,你都没叫我吃一点,假心假意都没有,你就是这么偏心!”

之所以被这段对话给冲击到了,是因为在吕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人被生活蹂躏的体无完肤后,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你会觉得这样一个男人好可怜,同时看着他你又会觉得非常无助。既不能骂,又不能怪,还不能说,只想彻底逃离,逃离这个肮脏的世界。

人生悲剧,以此为甚。

当然,《我本芬芳》这本书读起来还是充满希望的,因为你会在惠才身上看到一种救赎,看到希望。

起初我认为那是她身上的一股灵气。后来发现不是,而是她对生活始终抱有的期待和憧憬,以及为此而不断做出的种种尝试。可能越是在困顿时,就越是需要细心呵护心中的火苗。书本和知识,在此时此地就是个好东西。就像晚年,她还在文字中寻找某种希望,甚至在用文字对抗世界的荒诞与虚无。

希望那些芬芳的人,能被这个世界欣赏。

好了,今天就到这吧~

Ps:请相信,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往期文章:

1、《团长收尾 | 疫情中的私人生活记录与反思13》

2、《分寸感 | 疫情中的私人生活记录与反思12》

3、《反馈 | 疫情中的私人生活记录与反思11》

4、《观念的围城 | 婚姻中困住我们的究竟是什么——《我本芬芳》02》

5、《无题 | 疫情中的私人生活记录》

6、《蝶恋花 | 醒来的女性——《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番外12》

7、《清明随笔 | 一个人何以芬芳?——《我本芬芳》01》

8、《一波三折的三月——3月总结【2022】》

9、《观念的力量 | 性、爱情与婚姻的前世今生——《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45》(完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