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始皇千古一帝,却杀错了一人,否则秦朝可稳定延续百世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始于何人?自然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正是秦始皇的出现,中国古代社会从奴隶制时代步入了封建时代。

嬴政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号秦始皇。

秦始皇千古一帝,却杀错了一人,否则秦朝可稳定延续百世

如果说夏朝,是部族时代到奴隶制的跨越,那么秦始皇嬴政的出现,便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又一次飞跃。

嬴政,携秦国虎狼之势,东出函谷关,吞并六国,秦始皇可谓是功盖千古第一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为人称赞的帝王,却错杀一人。

也正是因为这一人,秦朝二世而亡,无以延续百世而亡,而这个人,便是被秦始皇无意杀害的韩非子,秦国丞相李斯的师弟。

师出荀子,兴灭苍生

韩非子,战国时期,韩国皇室子弟,属于贵族阶层,本来出身于贵族家庭,韩非应该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有着足够广阔的天地,供他实现自己理想的平台也是数不胜数。

然而彼时的韩国,却是战国之中的一个弱国,在韩国的周围,西有强秦,北有赵魏,并且韩国本身也是一个地域狭隘,人口较少的国家,并且韩国地处平原之地,毫无天险可守。

秦始皇千古一帝,却杀错了一人,否则秦朝可稳定延续百世

面对四方强敌,韩国只能归宿,即便申不害在韩国举行变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韩国的发展,壮大了实力,然而对于综合实力孱弱的韩国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短时间之内成效显著,长时间却陷入了泥潭之中,终究无法逃脱被灭亡的结果。

韩非出生的时候,韩国已经走向了下坡路,在韩非年少的时候,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一举拿下韩国五十座城池,韩国上党失联,归于魏国。

并且这次大败还导致了韩国统治阶层的分崩离析,内部矛盾无法调和,青年韩非,亲眼目睹韩国百姓流离失所,土地丧失,统治者却忙于内斗,痛心疾首,埋首苦读。

这一时期韩非并未参与到韩国的政治之中,主要做的便是读书,之后还前往了在楚国拜师担任兰陵令的荀子,在荀子门下学习,主学帝王之术。

秦始皇千古一帝,却杀错了一人,否则秦朝可稳定延续百世

荀子作为儒家和法家的集大成者,学问、学识、治国之能都是同一时期的佼佼者,因而拜师荀子的人众多,韩非,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

韩非跟随荀子学习的是帝王之术,以法家思想为主,之后的韩非更是将商鞅、申不害、慎到等法家先贤的思想集于一身,也就是著名的法术势思想。

韩非乃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于法家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学成归来,却遭打压

在荀子之处学习多年,韩非终于学成归来,想要回到韩国为国效力,然而此时的韩王却对韩非不屑一顾,根本没有想要启用韩非的意思。

怀才不遇,就是韩非此时最好的形容,一气之下,韩非选择了回家闭门立书。

秦始皇千古一帝,却杀错了一人,否则秦朝可稳定延续百世

韩国此时积贫积弱,法制混乱,贵族乱权,韩非多次上书都没有被采纳,最终韩非只得将这些思想全部付诸于笔端,先后写下了《孤愤》《五蠹》等法家著作。

这些著作正是法家法术的集合,是先秦时期法家理论的巅峰时期,然而这些理论,却被韩王忽视,从未认真对待,没有丝毫的认可。

反而是西方的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便推崇法家思想,举国上下,对于法家思想极为认可,秦王嬴政,在看到韩非的书后,也是赞叹不已。

因为此时韩非的理论,已经不是简单的用于奴隶制时代的思想理论,而是已经进步到了封建制时代。

这完全符合秦国此时的状态,秦王嬴政,对于人才的渴求,可谓是空前绝后,一直想要将韩非招揽到自己国家。

秦始皇千古一帝,却杀错了一人,否则秦朝可稳定延续百世

韩王此时也认识到了韩非的才能,开始任用韩非,并且命其出使秦国,为韩国未来谋划。

韩非一到秦国,便受到了秦王嬴政的喜爱,想要将其留下,但是这却触碰到了在秦国为官的李斯,李斯的才学相较于韩非有些许不及。

因而在荀子之处学习之时便有所不满,如今韩非成为了嬴政的座上宾,李斯更加不满,于是便开始想办法诬陷韩非。

李斯等人进谏秦王,说韩非才能出众,如果回到韩国,必定会成为秦国的敌人,不如想办法治罪于韩非,把他囚禁在秦国。

嬴政也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先囚禁韩非,等韩国灭亡之后,韩非自然也就成为了自己的下属。

然而李斯等人却暗中操作,名为囚禁,实则毒害,假借秦王名义杀死了韩非,嬴政得知,却也为时已晚。

秦始皇千古一帝,却杀错了一人,否则秦朝可稳定延续百世

法家柱梁、英年早逝

如果说商鞅、李悝、申不害等人是法家的先行者,那么韩非便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以及法家思想理论的升华者。

李斯和韩非,虽然同为荀子门下弟子,但是二人所学却不相同,李斯在法家理论上,更为保守,因而处事风格也更加保守。

从秦始皇去世,李斯被赵高威胁,就能够看出李斯此人性格较为保守,而韩非则更加激进,但处事方式却更加温和。

李斯是一个纯粹的法家人,而韩非则有着荀子的身影,是儒家和法家的结合,如果韩非能够得到秦王嬴政的重用,其在秦国的地位绝不会低于李斯。

到了秦国灭亡六国,建立秦朝之后,定然位列三公,相比于刑法苛刻的李斯,韩非更加温和,整个社会必然也会相较稳定。

秦始皇千古一帝,却杀错了一人,否则秦朝可稳定延续百世

那后期还会不会出现秦末各地造反呢?也许会,但规模将会有所削减,并且大部分都是六国贵族,而不至于各地百姓也参与到造反行列之中。

那个时候的秦朝,也不会二世而亡,因为各方面来说,秦国的政策都不会过于高压,相反总体环境会相较平稳。

如果始皇帝知道自己的无心之言,错杀了韩非,必然会为此而心痛。

总结

其实,秦朝二世而亡最大的原因,便是秦国统一天下速度过快,六国遗民对于秦国的认可度较低,因此逆反心理较为严重。

秦始皇千古一帝,却杀错了一人,否则秦朝可稳定延续百世

而秦国又没有很好地进行安抚,因此双方矛盾愈加深重,最终爆发了规模庞大的起义,将秦国推向了灭亡,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历经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