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作者:一寸虫奇闻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刚果金爆发第14轮埃博拉疫情

4月23日,刚果金卫生部在该国姆班达卡发现一例埃博拉确诊病例后,世卫组织随即宣布刚果金爆发第14轮埃博拉疫情,截止至4月26日,共找到233密切接触者,出现两例死亡病例。

埃博拉病毒为何如此凶恶?以至于被称为全球最可怕的病毒之一,使得科学家不得不动用宇航服级别的防护服去研究埃博拉病毒。下面就来看看埃博拉病毒的前世今生,以飨读者。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发现埃博拉

46年前,刚果金(扎伊尔)一位叫做马巴洛的人因为连续高烧,来到当地医疗站求助,医护人员简单检查后,认定马巴洛得了当地感染率非常高的疟疾,护士对其注射奎宁后,就让马巴洛回家休养了。

当时由于医疗物资匮乏,医疗设备简陋,护士又使用马巴洛注射过的针头给多名患者注射了药物。

30天后,马巴洛的症状没有好转,最后医治无效死亡,参加其葬礼的18位亲属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相继去世。而在马巴洛就诊的医疗救助站内,则满是与马巴洛同样症状的患者。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埃博拉病毒致死率可达90%

医疗援助的科学家调查了刚果金、苏丹两国同时爆发的疫情,意识到人类可能又发现了一种前所未闻的新型致病病毒,并为其命名:埃博拉病毒。

最终,刚果金首次爆发的埃博拉疫情中,共发现358名病毒感染者,其中326人死亡,死亡率达到了91%;而苏丹的284名感染者中,共有151人死亡,死亡率超过了50%。

如今,我们早已知道了埃博拉病毒的危险性,它也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可怕的病毒之一,自发现埃博拉病毒的近半个世纪内,疫情已经先后爆发了几十次,其中大部分疫情发生在非洲。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埃博拉症状

埃博拉病毒从来没有想过要放过人类,并且还在不断地侵袭着人类的正常生活。9年前的一轮埃博拉疫情,将埃博拉病毒从非洲中部传播到了非洲西部的偏远地区,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让人瞠目结舌。

埃博拉病毒来势汹汹,感染者在出现症状后的一个礼拜内就会死亡,且无药可医,而且症状让患者生不如死,痛苦不堪。其中就包括高烧不退、便血、呕吐、晕厥、体内外出血症状等。

埃博拉病毒的可怕之处在于,科学家对它的了解依然不够全面,虽然人类已经大致了解埃博拉病毒是如何传播的、源于何处、如何预防,但在控制埃博拉病毒时,人类依旧束手无策。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埃博拉病毒家族:五个成员加一个近亲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伪装成线虫模样,肆意侵犯生物体内细胞的致病病毒,和天花病毒一样,埃博拉病毒也分为多种,包括五种病毒和一种近亲病毒(马尔堡病毒)。

线状病毒从形状上来看十分相像,在其尖端处长有“弯钩”一样的结构,和人类DNA得到的基因材料截然不同,线状病毒是从RNA中得到基因材料的。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和人类DNA相比,线状病毒的RNA较为“单纯”,人类DNA中含有30亿对碱基,而线状病毒的RAN的分子数只有不到20000个。

埃博拉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后,便会进入潜伏期,大约会持续4~20天左右,直至感染者出现初期症状:发烧、头痛、肌肉痛、关节痛、昏迷等,这时候很容易被人误诊为感冒或疟疾。接下来症状会突然加重,出现体内外出血,直至死亡。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埃博拉病毒每隔几年就会重创非洲一次

埃博拉病毒家族中的五个成员中,属扎伊尔病毒株最为致命,致死率可达到90%左右,其次是苏丹病毒株,致死率可达70%左右。

另外两个成员分别为象牙海岸病毒株、邦迪布乔病毒株,目前只发现过三次,致死率也相对较低,最后一个成员为雷斯顿病毒株,它只在非人类的灵长类之间互相传播,对人类没有影响。

科学家发现每隔几年,埃博拉病毒就会重创一次非洲等国,这些国家大多位于赤道中部,例如刚果金、加蓬等国。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埃博拉的传播渠道成谜

部分科学家认为埃博拉病毒可能由蝙蝠或其他候鸟传播而来,气候变暖后,可能影响了蝙蝠和候鸟的迁移路线,所以导致了埃博拉病毒的扩散。

十几年前,随着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了解日益加深,科学家已经开始着手研制治疗埃博拉的药物和疫苗。但研究这种危险程度极高的病毒仍然颇具挑战性:

致病微生物按照危险程度可分为四个生物安全等级,其中一级对人类影响较小,四级则最为恐怖,可引起致命疾病,也可能通过各种渠道传播,而埃博拉病毒就属于四级病毒。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科学家需要穿戴宇航服级别的防护服研究埃博拉

为了应对和研究这种病毒,科学家必须身穿宇航服级别的防护服,戴着呼吸面罩并接受消毒处理后,才可以进入和离开安全等级四级的生物实验室,即使是实验条件较为发达的美国也仅有十个实验室可以研究埃博拉病毒。

研究埃博拉病毒的另外一个难度就是病毒的采集难度,除非出现一轮埃博拉疫情,否则科学家也不知道该去哪寻找和采集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平时隐匿于何处?如今依旧成谜。

科学家分析,可能有一种动物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病毒在其体内可以长时间休眠,而休眠周期一过,就会发生埃博拉疫情,这种动物可能是一直未被发现的稀有物种。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漫长的疫苗研发之路

2014年以前,虽然埃博拉病毒致死率极高,但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相对于其他疾病患者来说,数量实在太少,并且疫情经常发生在经济落后且疫苗最难接种的非洲偏远地区,所以埃博拉疫苗的研发工作十分缓慢。

但许多国家担心埃博拉病毒可能被用于其他生化袭击手段,所以也开始加紧研制埃博拉疫苗。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最后

2014年11月,美国卫生研究院宣布,首个埃博拉疫苗已通过临床试验,在志愿者体内产生了抗体,两年后,世卫组织宣布,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研发的埃博拉疫苗可实现高效防护埃博拉病毒。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人类终将战胜埃博拉病毒。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刚果金现第14轮埃博拉疫情,致死率达90%的病毒,到底有多么凶恶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