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果树苗圃主要地下害虫及其防控技术

作者:青钱柳

果树苗圃主要地下害虫及其防控技术

_迟恩海

春秋两季,果树苗圃中的幼苗、根系或近地面部分常会遭受小地老虎、蛴螬(金龟子幼虫)、蝼蛄、蟋蟀、金针虫、线虫、白蚁等地下害虫危害, 轻者造成缺苗断垄, 重者造成苗木大量死亡。 尤其长年育苗的园地,地下害虫基数大,严重影响播种出苗率和移栽成活率,应加强防控。

1 主要地下害虫种类

1 ) 地老虎。鳞翅目,夜蛾科。地老虎又叫切根虫、夜盗虫,分不同种类,以小地老虎(图 1 )危害最重,是需要重点防控的苗圃地下害虫。小地老虎以幼虫蚕食苗木的幼嫩组织, 白天潜伏在地下,在靠近苗木根系部位危害根颈部,夜间出土疯狂取食苗木地上部分。 1 年发生多代,以早春第 1 代幼虫危害最重。

果树苗圃主要地下害虫及其防控技术

图 1 小地老虎

通常 3 龄前不入土,白天躲在 3~6 cm 土层中,晚上出来取食蔬菜叶片、杂草顶芽嫩尖或苗木幼嫩组织; 3 龄后昼伏土中,夜间出来咬食叶片或幼嫩根茎, 常将幼苗咬断拉入土中取食;5~6 龄进入暴食阶段,危害猖獗。

在多雨潮湿、河湖沿岸、雨水充足年份,以及灌溉条件好的黏质壤土园地、 杂草多的园地危害重。

成虫也有昼伏夜出习性, 具有极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嗜酸甜,迁飞能力强。

2 ) 蛴螬(图 2 )。 鞘翅目,金龟子科,是金龟子类幼虫的统称, 主要在土壤中危害苗木根颈部,造成苗木萎蔫,严重者根颈部皮层被吃光,苗木死亡。 生长史较长,春秋两季危害较重。 在土壤中表现出垂直分布和季节性移动规律。 4月中旬 10 cm 土温达到 15 ℃ , 开始上升为害,13~18 ℃ 为最适宜的土温;当土温升高到 23 ℃以上,则往深处移动;秋季土温下降时,又向上移动为害。

果树苗圃主要地下害虫及其防控技术

图 2 蛴螬

多发生于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在碱性或盐碱土中很少发生; 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容易造成蛴螬大发生,尤其阴雨连绵天气危害严重。成虫(金龟子)多在夜间出土取食,危害地上部叶片,有趋光性和假死性。

3 ) 蝼蛄(图 3 )。 直翅目,蝼蛄科。 又叫土狗子,拉拉蛄,北方危害较重的主要是华北蝼蛄。地下地上均可造成危害。在土壤中活动性强,常挖掘大量隧道,受害苗木根部与土壤分离,因失去水分和养分供给而枯死。 该虫还会出土咬食苗木幼嫩组织, 造成苗木死亡。 刚播下的种子也容易受害。 4 — 5 月危害最重。

果树苗圃主要地下害虫及其防控技术

图 3 蝼蛄

多发生在轻盐碱地、 黏沙壤, 湿润、 松软而多腐殖质的土壤, 以及河渠附近。 园地中如果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 容易造成蝼蛄大发生。

4 )蟋蟀(图 4 )。 直翅目,蟋蟀科。 其成虫会咬食苗木的幼嫩组织。

果树苗圃主要地下害虫及其防控技术

图 4 蟋蟀

5 )金针虫(图 5 )。 鞘翅目,叩甲科幼虫,又叫叩头虫、磕头虫。 其幼虫细长,头部和身体末节坚硬,主要蛀食种子、苗木的根和地下块茎。其蛀孔细小,能够蛀入作物深处为害。 其幼虫上升至表土为害的时间,与春玉米播种至幼苗期相吻合。 通常旱地春季、秋季发生较重。

果树苗圃主要地下害虫及其防控技术

图 5 金针虫

2 综合防控措施

苗圃地下害虫种类多,食性杂,分布广,单纯依靠药剂处理很难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 尤其是长年育苗的园地,地下害虫基数大,必须从生产各环节管理上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1 )秋冬季机械翻耕。 苗圃地普遍地下害虫密度大, 可以利用微耕机等机械于秋末冬初深耕土壤,耕深达到 30 cm ,破坏其生存环境,杀灭部分地下害虫。

2 )合理施用有机肥。 未经腐熟的农家肥是很多地下害虫喜欢的生活环境, 其本身也会含有活体卵或幼虫, 故而苗圃地秋季施肥一定要选择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必要时可以腐熟后添加一些化学药剂, 彻底杀灭地下害虫的虫卵和幼虫。

3 )加强苗圃地肥水管理。 一是加强肥水土壤管理,促使苗木健壮生长,根系发达,增强抗虫性。二是早春清除苗圃周边和园地中的杂草,并带出园外处理, 减少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产卵场所和幼虫寄生食源,也能减少一部分幼虫。三是加强幼苗喷药保护, 避免小地老虎低龄幼虫等地下害虫为害。 四是利用生长期大水漫灌或土壤封冻前冬灌等方法杀灭地下害虫的卵和幼虫,破坏其越冬场所。比如秋季 1 龄幼虫期大水漫灌,可以降低蛴螬的虫口密度。

4 )人工捕杀地下害虫。 利用地下害虫成虫的假死性,于其盛发期集中捕杀。

5 )诱杀地下害虫。 部分地下害虫成虫期( 5 — 9 月份),可利用其趋光性或趋化性,于每天傍晚用黑光灯(主要针对金龟子、蝼蛄、地老虎等的成虫) 或加入适量敌百虫等胃毒性药剂的糖醋液(主要针对金龟子、地老虎,配比为糖3 份、醋 4 份、酒 1 份、水 2 份、药剂 1 份)诱杀。

还可以施毒饵杀灭地下害虫, 比如用 90%敌百虫 50 g , 拌入 5 kg 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麦麸、豆饼、谷子,撒到苗木根部,诱杀地老虎、蝼蛄,每亩 3~5 kg ;将老菜叶切碎后制成毒饵,也可以诱杀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针对金针虫对杂草的趋性, 在田间堆放鲜草堆, 在草堆下撒5% 敌百虫粉剂诱杀。

有经验表明, 春季在苗圃中撒播少量苋菜种子,可以吸引小地老虎在苋菜上为害,从而减轻其对苗木的危害;蝼蛄发生严重的苗圃,可以在园地内挖坑放入鲜马粪诱杀; 种植蓖麻也可以诱杀地下害虫。

6 )做好播种前种子处理。 可以用生物制剂(比如金龟子绿僵菌等)、辛硫磷、喹硫磷等拌种,防治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如果用药粉拌种,药剂量占到种子质量的 0.3% 左右就可以。

7 )老苗圃适当轮作。 多年育苗地需要适当轮作,尽量避免重茬。 如果地下害虫发生严重,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重茬障碍, 可考虑施用棉隆等土壤熏蒸剂处理土壤。

8 )尽量保护好天敌。 不同的地下害虫有不同的天敌生物,比如地老虎就有 120 多种天敌,广腹螳螂、中华虎甲,一些寄生蜂、寄生蝇;青蛙是金龟子的天敌, 蛴螬最怕一种叫臀沟土蜂的寄生蜂;蝼蛄是一些鸟类和食肉昆虫的美食;螳螂、蜈蚣、蜘蛛等则是蟋蟀的死敌。 应根据苗圃地的地下害虫发生情况,充分利用和保护天敌,发挥其自然控害作用。

9 )做好化学防控。害虫猖獗时,可采用药剂防控法。地下害虫发生期,可采取在苗木根部灌施 50% 辛硫磷 800 倍液、 48% 毒死蜱 500~600倍液、 25% 乙酰甲胺磷 800 倍液等, 每 10~15天 1 次, 连续 3 次; 或喷施 90% 晶体敌百虫600~800 倍液、 2.5% 溴氰菊酯 1 000 倍液等防控措施。

注意适期用药。比如,地老虎药剂防治适期在 1~2 龄幼虫期, 可选择溴氰菊酯乳油 2 000倍液, 或氰戊菊酯乳油 2 000~3 000 倍液,或50% 辛硫磷乳油 1 000 倍液地面喷雾, 也可地面撒施 2.5% 敌百虫粉。 同样,蛴螬孵化盛期和低龄幼虫期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可用 5% 毒死蜱颗粒剂与沙土混匀,撒施于苗木根部;成虫盛发期产卵前可在苗木上喷施 40% 毒死蜱乳油600~800 倍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