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刘姥姥是曹雪芹偏爱的一个老村妇,她是普通的庄稼人,但是,她又跟普通的农妇不一样,因为刘姥姥是智慧的老农妇。

原著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每一次出场,刘姥姥的表现都让人连连称赞,在她身上,永远有你想不到的惊喜,让人觉得又爱又喜。

一、有勇有谋

这个词语用在一位老妇身上,听起来不太合适,但是,刘姥姥配得上这4个字,她真的是胆大又心细。

刘姥姥跟着女婿一起生活,平时帮忙照顾着一对外孙,因为是住在女婿家,她很知趣,尽心尽力帮衬着。那一年冬天将至,家里过冬的一应物件还没置办,女婿心急喝闷酒。刘姥姥也知道他的难处,想好好劝慰一番。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没想到女婿狗儿满腹牢骚,认为刘姥姥是在说空话,只会动嘴,也没有好办法。

“这倒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只要有一丝机会,刘姥姥觉得就应该试一试。

刘姥姥灵机一动,她想到了金陵王家,现在二小姐已经成了荣国府贾政的夫人,可以从王夫人这里想点法子。狗儿想让刘姥姥先去一趟,试试风头。刘姥姥不肯,觉得自己这副穷酸样子,根本登不得那侯府大门。于是,狗儿给她出了主意,让刘姥姥带着板儿,找王夫人的陪嫁周瑞家的,让她引荐进府。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刘姥姥想了一下,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于是就答应了,她说:“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女儿女婿鼓动了几句,刘姥姥就下定决心去贾府走一趟,说明她根本就不害怕去。贾府是什么规格,放到现在,那就是一线城市中的四大首富之一,豪宅大院,下人都算得上是有钱人,刘姥姥只是见过一次王夫人,她就敢去试,不得不服。

刘姥姥只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村妇女,有时候家里还吃不上饭,为了家里日子好过一些,刘姥姥壮了胆子去了贾府。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所以,我说刘姥姥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她先是想到了有这门远房亲戚,又跟女儿女婿商议之后,从王夫人的陪嫁入手,并不是莽撞地上门求王夫人。先去找周瑞家的,可以探探口风,如果可以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如果没门,那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二、本分

周瑞家的还挺靠谱,虽然她也是为了在刘姥姥这个穷人面前装点面子,自己脸上能光彩些,她给刘姥姥引荐到了王熙凤那里,王熙凤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让他置办点物品,还给了点零钱雇车回家。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刘姥姥确实不是一般人,从王熙凤那里出来,她的做法太聪明了,原著中是这样写的:

“刘姥姥便要留下一块银子与周瑞家孩子们买果子吃,周瑞家的如何放在眼里,执意不肯。”

因为是周瑞家的帮忙,她才能见到了王熙凤。她原先找的是王夫人,以为是王夫人当家,说明她对贾府一点都不了解,王夫人早就不管这些家事了,如果没有周瑞家的,刘姥姥进了贾府,也会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还得被人赶出来。刘姥姥给周瑞家的一块银子,一是表示谢意,二是说明她本分,知道自己是借着周瑞家的光了。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为什么说她本分?看她第二次进荣国府就知道了。

很多人见了一次“大领导”,就认为自己攀上了“大领导”,下次可以直接找头儿,不用通过其他人,这样的做法是很不规矩的。刘姥姥不一样,她第二次来贾府表示谢意时,还是通过周瑞家的。

“忽见上回来打抽丰的那刘姥姥和板儿又来了,坐在那边屋里,还有张材家的周瑞家的陪着。”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刘姥姥上次也见了王熙凤,也认识了平儿,她完全可以跟看门的人说是来找平儿的,但是她没有这样做,她还是先去找了周瑞家的。这一点就能证明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做事有规矩,是个本分人。

三、自嘲

刘姥姥进大观园,真是开了眼了,在参观大观园的过程中,刘姥姥在贾府那些人的眼里,就是一个跳梁小丑。刘姥姥心知肚明,众人嘲笑取乐她,她也不生气,还故意自嘲逗乐大家。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王熙凤用花插满刘姥姥头上,刘姥姥却笑说:“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

刘姥姥后来把巧姐赎出来的时候,她一把抓下了巧姐头上戴着的粉色花朵,这个细节就证明刘姥姥知道戴花就是取乐别人的,自己就像只猴子一样被人耍玩。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在大观园里,刘姥姥明知道别人是看她笑话,她还尽力配合演出。她故意把“省亲别墅”读成“玉皇宝殿”,还夸惜春是仙女下凡,把大观园说成比年画还要美,在试吃茄子时,一个劲地说不是茄子味,刘姥姥一直在向贾府的人展示自己没见过世面,以此来奉承抬高贾府,让他们高兴,真是不得不佩服。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刘姥姥穷,她承认自己穷,不像有些人,明明穷,还善妒,看到有钱的亲戚,表面奉承,背地里说些嘲讽的话。刘姥姥一直承认别人的好,是真心地赞美,她也不觉得自己穷有多么丢人,因为这是事实,别人笑话自己几声,也没什么大不了。

四、察言观色

在跟贾母见面时,刘姥姥的察言观色能力真是一流,到了贾母屋里,在那么多夫人丫鬟小姐中,刘姥姥先找贾母。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只见一张榻上歪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一个丫鬟在那里捶腿,凤姐儿站着正说笑。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

刘姥姥一点都不怯场,头脑很清晰。王熙凤让她讲一讲村野趣事,刘姥姥先是推脱一番,又观察了一会,她决定编几个:

“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头一个贾母高兴,第二见这些哥儿姐儿们都爱听,便没了说的也编出些话来讲。”

刘姥姥先是编了一个关于下雪天柴堆的故事,没想到,马棚突然走水了,贾母胆小,最忌讳着火、发水这样的事,于是派人去拜拜“水神”。

“贾母唬的口内念佛,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贾母随口一句,刘姥姥记住了。

刘姥姥听到了这句话,她就猜到贾母信这些,于是又编了一个九十多岁老奶奶信佛得孙的事,讨贾母欢心。贾母一听,高兴极了,这个故事也甚合王夫人的心意。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不愧是刘姥姥,九十岁得孙子这个故事,奉承了贾母3次:一来是说贾母信那些东西是很有用的,贾母信得好;二是寓意贾母会长寿,也能活到九十多;三是说贾母会有儿孙福,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刘姥姥这察言观色能力,真非一般人能比,她会揣摩别人的心理,一猜一个准,好像在深宅大院待过的婆子一样。

五、说话

会说话的人,说出来的话,就是让人心里舒坦。刘姥姥虽然不识几个字,但是,她说话的技巧,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学会的。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在大观园中,凤姐和鸳鸯让她讨好贾母,事后也觉得有些过头了,她俩说让刘姥姥别生气,是闹着玩的。

刘姥姥说:“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刘姥姥这话一说,凤姐和鸳鸯心里就没了负担,她自己也给自己找回了面子,刚才扮丑、被捉弄的事,都是闹着玩的,自己只是在和你们玩儿。

穷人家没有什么好东西,刘姥姥第二次来贾府,是想表示谢意的,她带了很多自己家种的瓜果蔬菜,也想让别人觉得这些东西也是稀罕物。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原著中,刘姥姥是这样说的:“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

刘姥姥是示意这些东西都是家里最好的,是头茬,也就是说是刚成熟的瓜果,很新鲜。这些好东西原本该是拿去卖的,但她没有卖,先拿来给各位姑奶奶尝尝鲜,说明重视贾府。这样一说,这些东西倒是有钱也难买的,是自家种的,挑最好的送来的,刘姥姥这就是在换个方法夸自己的东西好,带这些东西是心意。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在大观园吃点心时,各式各样的点心,刘姥姥根本没见过,如果是一般人夸奖,会说“真漂亮”、“太好看”了,刘姥姥不是,她说:

“我们那里最巧的姐儿们,也不能铰出这么个纸的来。我又爱吃,又舍不得吃,包些家去给他们做花样子去倒好。”

她家那边手最巧的女人,用纸剪都剪不成这么漂亮,更别提是做成面果子了,意思也就是说,这些点心太精致了,手艺是最好的了。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刘姥姥会说话,为她自己也带来了好处,这一次回家时,带走了这些东西:108两银子,青纱、绸子数匹,各样内造点心,两斗御田粳米,各样干果,老太太的几件新衣服,一些药材,等等。这些好东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刘姥姥这次真是满载而归。

一说就说到别人心坎里去,没有人听着不舒服,刘姥姥真是把所有的人都夸了一遍。俗话说得好,会说话的人,走到哪都饿不着肚子。

六、感恩

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王熙凤给了她20两银子,这就够刘姥姥家花一年的了。刘姥姥一直记着贾府的恩情,第二次去贾府,她只是想送些东西,表达谢意,没想到回去的时候,又带走了那么多好东西,这也是因为她感恩带给她的福分。如果她拿了20两银子,不知足,不知道感恩,第二次空手去,还是去要钱,恐怕她连一个子也要不到。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这些瓜果蔬菜只是刘姥姥懂得感恩的体现之一,在巧姐的事情上,刘姥姥真的诠释了什么叫知恩图报。

“我们若不仗着姑奶奶,他的老子娘都要饿死了。如今虽说是庄家人苦,家里也挣了好几亩地,又打了一眼井,种些菜蔬瓜果,一年卖的钱也不少,尽够他们嚼吃的了。这两年姑奶奶还时常给些衣服布匹,在我们村里算过得的了。”

通过王熙凤的帮衬,刘姥姥一家人现在过得不错,在他们村里都算是好的了,她记着这份恩情。王熙凤出事以后,刘姥姥一听说,马上就进府看望。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在原著中,贾环想把巧姐卖给外藩做妾,贾琏不在家,王熙凤病危,没有人能帮助王熙凤。刘姥姥出了主意,让狗儿偷偷把巧姐接到她们那边,她当媒人,嫁给当地大财主,日子也会过得不错。王熙凤说听刘姥姥的,也就是把巧姐的后半生都托付给刘姥姥了。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在电视剧中,这里和原著不同,王熙凤入狱,刘姥姥过来探监,得知巧姐被卖到了南省瓜州,她说一定要把巧姐找回来,王熙凤这个时候把刘姥姥当成了恩人,还给她跪下了。没想到,王熙凤风光一世,最后能帮她的竟是刘姥姥,这一跪,为了她唯一的孩子巧姐,是应该的,刘姥姥也承受得起。

刘姥姥不负所托,找到巧姐,可是老妈子不放人,刘姥姥回家卖房卖地凑够了银子,才把巧姐赎了回来,最后嫁给了板儿,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再读《红楼梦》原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选择让周嫂子陪同,主意真绝

刘姥姥当初得了王熙凤的恩惠,王熙凤出事后,她没有躲远,还想着去帮忙,这样的刘姥姥很重情重义。

最后:

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形象,最接近普通大众,但是,她身上又多了一层智慧的光环,很多人达不到她那种境界。

她说的话里透着智慧,处世之道让人称赞,懂得感恩,用装傻卖呆去博贾母一笑,刘姥姥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作者:沐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