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陪伴毛主席5年的警卫调走,主席不舍落泪:怎么干了5年就不干了

作者:老狐百夜谈

前言

1968年2月初,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找到路来谦:“组织上决定派你到毛主席那里做内勤工作,主要任务负责丰泽园毛主席住处的卫生打扫、仓库管理、图书杂志管理工作,厨师韩阿富同志忙不过来时,你帮助买买菜,你还有什么意见吗?”

路来谦说:“我没有什么意见,保证圆满完成首长交给的任务。”

陪伴毛主席5年的警卫调走,主席不舍落泪:怎么干了5年就不干了

图丨毛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上

2月8日,路来谦就调到毛主席办公室工作,直到1973年8月才离开,度过了整整5个年头。

回忆这5个春秋的日日夜夜,他深深感到,毛主席不仅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也是廉洁自律的伟人。

为革命甘愿奉献一切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历尽了千辛万苦。

全国解放后,为了把大陆早日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毛主席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地日夜操劳着。路来谦说:

“经常看到,毛主席晚上开完会,或会见外宾深夜回到宿舍,总是继续工作。毛主席屋里的灯,常常一直亮到天明。冬天夜长,毛主席有时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白天照样外出开会。晚上看到毛主席休息了,我们警卫战士心里十分开心的。可是,两个小时的岗还没站完,毛主席屋里的灯又亮了。毛主席的知识非常渊博,但他老人家还是勤勤恳恳地看书学习。”

陪伴毛主席5年的警卫调走,主席不舍落泪:怎么干了5年就不干了

图丨毛主席在北京

毛主席的卧室四周都是书架,上面放满了各种书籍、报刊、文件、资料等。路来谦每到毛主席卧室打扫卫生时,总是看到书架上、床铺上、茶几上有十几或几十本书籍、报刊折叠着,这都是毛主席翻阅、研究的资料。

就连厕所的马桶旁椅子上也常常放着五六本书,不用问,毛主席上厕所蹲马桶时间也不放过,都是在看书。

即便是在晚年时期,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但他仍不管是在严寒的隆冬,还是酷热的盛夏,无论是在中南海,还是到外地视察,一直在工作,他们很少看到毛主席休息或参加什么娱乐活动。

1969 年春的一天,毛主席在外地,凌晨两点钟,跟随他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要找《孙子兵法》,说这是毛主席突然要的一本书。

路来谦接完电话,立即去毛主席书房找到这本书,连夜让人给毛主席送去。书送走以后,他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心想:我是被电话铃声叫醒的,而这时毛主席还在那里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陪伴毛主席5年的警卫调走,主席不舍落泪:怎么干了5年就不干了

图丨毛主席在庐山

有一次,毛主席病了,但仍然继续办公,批阅文件,最后伏在桌子上昏迷过去了,幸亏护士长吴旭君发现及时,进去做了急救。

事后,护士长吴旭君说,毛主席这次发高烧到摄氏40度。听到这个数字,路来谦惊住了:“40度啊!就是一个壮年人也受不了的,可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我们幸福的明天,早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了。”

对自己不搞一点特殊

毛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党和国家的伟大领袖,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但他老人家从不居功自傲,不搞一点特殊。与此相反,他的生活却非常简朴,处处珍惜国家财物。

哪怕是一针一线,一草一木,也注意节约。他讨厌那些豪华摆设,反对追求个人享受。

路来谦刚到毛主席办公室的第一天,就与前任公务员赵洪安办理了交接手续,在清点毛主席家的仓库时,他看到一双破得很不像样的拖鞋,就询问赵洪安:

“这双拖鞋已经这么破了,帮不像帮,底不像底的,为什么还不扔掉啊?”

陪伴毛主席5年的警卫调走,主席不舍落泪:怎么干了5年就不干了

图丨毛主席的皮拖鞋

赵洪安看了看路来谦,十分认真地说:“这可不能动,主席还要穿呢!”说着他就向路来谦讲述起了那段修拖鞋的故事:

一年夏天,毛主席外出去长沙,周福明把这双拖鞋带到了长沙。这双拖鞋坏了,周福明在长沙市接连找了四家修鞋铺,可是,修鞋匠接过拖鞋看了看,都是一句话:“换双新的吧,这鞋没法子修了。”

周福明心想:毛主席不愿意丢,坚持说还能穿,可是,修鞋师傅不能修,怎么办呢?再去找找,再去碰碰看。他顺着大街左转右转,找到一家,这家修鞋师傅是个老修鞋匠,他耐着烦,好说歹说,又帮修鞋匠打下手,又递烟,这才算把拖鞋修好了。

拿回去,毛主席穿上很满意。回到北京一段时间, 拖鞋又坏了,工作人员看拖鞋实在没法修了,就把这双拖鞋向旁边一扔,给毛主席换了双新的。

可是毛主席不穿新的,非要旧的不行。工作人员说:旧的没法穿了,鞋匠也不给补了。毛主席笑了笑说,那就麻烦麻烦你,给我缝一缝吧!于是工作人员想了很多个办法,最后用擦车的麂皮把那双拖鞋补好。

送给毛主席一看,他高兴得哈哈大笑起来,幽默地说:“这不是像买了一双新拖鞋吗?”打那以后,毛主席一直穿着它。

听完这个故事,路来谦觉得毛主席的形象更高大了。他非常仔细地收起了这双拖鞋。

1967年夏天,一中队副队长陈长江在划火柴给毛主席点烟时,

毛主席风趣地说:“自力更生么,我自己来。”

陪伴毛主席5年的警卫调走,主席不舍落泪:怎么干了5年就不干了

图丨毛主席的皮制拖鞋和皮带

陈长江见火柴盒中无火柴了,顺手将火柴盒扔在地下。毛主席看看火柴盒,又拣了起来,说:“盒还好好的,以后可以再用嘛。”

这件事,使他想起了毛主席的一段教导:“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

毛主席的一言一行,真正体现了这种精神。

毛主席除了接见外宾以外,一般都是穿着那件半旧的灰色制服。他的衣服旧了、破了,拆洗拆洗、缝缝补补再穿。毛主席还亲自规定,未经他批准,不许为他更换新衣物。

1972年盛夏的一天,毛主席到外地,他身边工作人员周福明从外地捎回一件毛主席的睡衣,并打电话对路来谦说,睡衣上有六个洞,请总后勤部的服装研究所给补一补。

路来谦安排补好睡衣上六个小洞后,立即给毛主席捎了回去,但周福明又打电话说,还有一个大洞未补好。这可能是在叠装睡衣时,不小心又弄了一个新洞。

由此可见,这件睡衣毛主席已经穿了多年,整件衣服都磨损得很厉害了。

陪伴毛主席5年的警卫调走,主席不舍落泪:怎么干了5年就不干了

按说,这件衣服其实早该换一件新的了,但毛主席坚持要补补再穿,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按照主席的吩咐去做。

路来谦说:“我在整理毛主席室内卫生时,常见他用的小手帕上有了多处窟窿。但他继续使用。五年中,毛主席仅添了一件新衣服,就是一件毛衣。这是我根据主席的体形,约计尺寸,到北京王府井大街让一家加工商店加工的。”

毛主席的饮食很节省,经常吃一些普通的杂粮,每顿饭四碟小菜,多数是青菜,如空心菜、苋菜、苦瓜、辣椒什么的,有时去供应科买,有时就吃他们在毛主席院子里种的庄户菜。毛主席一般是以吃大米为主,有时也啃一些鲜玉米棒子。

他很爱吃红烧肉,但不是每天都吃,隔几天吃一次,一次一小碗。至于山珍海味,高级补品什么的,他从来不吃。

毛主席经常教导他们,勤俭是中华民族的本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生活上勤俭了,思想上和劳动人民就接近了,人人都要发扬勤俭建国,勤俭一切事业的精神。

在生活方面,毛主席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他要求工作人员对他的生活作合理的规划,不能超支,对他的吃、穿、住、用都要按规定办事。

他老人家按时缴纳家具折旧费,宿舍、厕所使用费,水电费等等。每月缴纳120元,从他的月工资中扣除。

陪伴毛主席5年的警卫调走,主席不舍落泪:怎么干了5年就不干了

毛主席在20世纪60年代初主动将工资降为400元,所以仅这一项费用,就用去了他工资的30%。

毛主席到下边调查研究或视察工作时,总是带着自己的厨师、理发师,用自己的钱开支生活费,尽量不给基层增加麻烦。

毛主席拒收基层给他送的任何礼物。毛主席严肃告诫他们:一律拒收送给他的礼品。如果已经送来,就坚决退回去,不便于退的,交办公厅统一处理,并按价将款寄回去。

路来谦在主席办公室做公务员的五年间,未发现主席收过一件礼品。他的仓库内有一瓶人参酒,酒中的人参是战士在深山中挖到的。

可这瓶酒,从他到毛主席办公室工作就放在那里,直至他离开还放在那里原封未动。毛主席不爱喝酒,除了吸烟、喝茶外,没有什么别的嗜好。

毛主席自己在生活上很节俭,但如果听说哪个警卫战士或了解到社会上谁有特殊困难时,却尽量照顾,舍得花钱。

陪伴毛主席5年的警卫调走,主席不舍落泪:怎么干了5年就不干了

在那个特殊时期,福建教师李庆林生活困难,毛主席虽不认识此人,但他了解情况后,寄去200元,以解决其无米之炊。

一位年老的民主人士生活困难,毛主席寄去了1000元。这些钱都是他个人从工资中开支的。

对亲友处处从严要求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但是,毛主席对亲友从不特殊照顾,而是处处从严要求。

毛主席是很喜欢小女儿李讷的,但从不让她与自己一起吃饭,而是叫她到警卫局的食堂打饭吃。

中央警卫团是执行特殊任务的,路来谦所在的一中队是毛主席身边的警卫战士。

当时有些人认为,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的住房条件可能好一些,生活标准可能高一些。 但事实是他们和其他部队战士一样,每天生活费也是四角五分钱,除了能经常见到中央首长以外,别无一点特殊地方。

陪伴毛主席5年的警卫调走,主席不舍落泪:怎么干了5年就不干了

图丨毛主席与李讷

毛主席对他的亲友,在经济上不给特殊照顾,而在政治上也只有严格要求。

九大召开前夕,中央九大筹备委员会提名在主席身边工作多年的张耀祠等三位同志为中央委员候选人。

但是毛主席在审阅候选人名单时,把包括张耀祠在内的三位同志的名字划掉了,并且说,这些人工作经验还不丰富,离中央委员的条件还差一截子, 以后锻炼锻炼再说吧!

这些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人员,后来不管调到什么地方,都是平调,从不因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而特意提升。

毛主席的一个秘书到工厂当了党支部书记,卫士长李银桥到地方后当了相应的科长。路来谦在中央警卫团是副区队长,相当于副连长职务,所以调到昌潍军分区时还是连级干部。

毛主席派路来谦去当“娘家人”

1968年,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

陪伴毛主席5年的警卫调走,主席不舍落泪:怎么干了5年就不干了

图丨毛主席

即便当时李讷神经衰弱,精神状态很不好,但还是带头响应父亲的号召,穿上旧军装,愉快地踏上了去江西农村的列车。

两年后,李讷遇到了自己的喜欢的人,并写信给主席,汇报了自己的婚恋状态,并准备近期与男友结婚,请父亲定夺。

9月下旬,汪东兴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将路来谦叫到自己办公室,交给了他一项十分特殊的使命——那就是当李讷的“娘家人”,到江西中办“五七”干校,出席李讷的结婚典礼。

从汪东兴办公室出来,路来谦心里狂跳不已,毛主席亲自指定自己当李讷的“娘家人”,这是多么高的荣誉啊!

就这样,路来谦带着毛主席给李讷带的结婚礼物,来到了中办江西“五七”干校,李讷也从瑞金县的沙洲坝大队赶来了。

她一边热情地向路来谦致谢,一边拆开父亲写给自己的信,全神贯注地读了起来。

读着读着,她的脸上绽出了幸福的笑容。接着她又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个大包袱,路来谦也用好奇的目光紧紧盯着。

陪伴毛主席5年的警卫调走,主席不舍落泪:怎么干了5年就不干了

图丨五七干校

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毛主席为女儿陪送的“嫁妆”竟是一整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李讷的婚礼在“五七”干校举行,出席婚礼的只有十几个人。迎面墙上挂着毛主席的画像,婚礼由干校的校长曹全福主持,他简单致辞后,放了一挂鞭炮,让新郎新娘向毛主席像三鞠躬,然后就宣布婚礼完毕。

路来谦一直坐在“娘家人”的位子上,婚礼结束后,将新郎新娘送进了新房。

对战士处处关心爱护

毛主席对警卫战士非常关怀。他老人家多次对护士长吴旭君说,告诉一中队的同志,屋里屋外不用打扫得太干净了,让他们抽出点时间学习,青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最需要学习。

当护士长向他们传达毛主席的指示时,他们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路来谦是初中毕业参军的。他的高中课程,就是在中央警卫团学完并毕业的,毛主席就是这所学校的名誉校长。

毛主席经常教导他们,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艰苦奋斗、勤俭建国。

有一个时期,毛主席的院子里栽了一些花草,他发现后,叫人拔掉了,并且亲切地教导他们说,种菜比种花好,种菜可以吃。

警卫战士们知道毛主席喜欢吃虾和麻雀,就利用空余时间捞虾、抓麻雀,让毛主席改善改善生活。

陪伴毛主席5年的警卫调走,主席不舍落泪:怎么干了5年就不干了

图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毛主席与护士长吴旭君在一起

有一次,毛主席吃完虾问护士长吴旭君:虾是哪里买的?护士长说,是一中队的战士在中南海捞的。毛主席说:请你转告他们,谢谢一中队的同志了。

后来他们还在主席院子里种上了葡萄,秋后葡萄长得圆溜溜、紫红紫红的,又大又好看。他们找了一穗最大的,约五斤重,送给了毛主席,他见葡萄长得好,就问:你们这是用什么粪种的呀?他们回答后,主席幽默地说,你们的劳动成果可真不小啊!

1973年8月路来谦要调离毛主席身边时,主席将他叫到身边,眼眶湿润,有些不舍地说:“怎么干了五年就不干了?”

路来谦再也绷不住了,他的泪水止不住的流出来,他哽咽着说:“主席,我也不想离开,但你告诉过我们,要多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陪伴毛主席5年的警卫调走,主席不舍落泪:怎么干了5年就不干了

说到这,主席点点头,叹了口气说:“是的,我希望你们越来越好,年轻人,多学习一些文化知识,才是最关键的,多学习,多实践,你们才能得到成长。”

就这样,路来谦从毛主席身边离开了,但他的心里,永远牢记着主席对自己的谆谆教诲,工作中,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尽职尽责,没有辜负主席对他的教导。